##高速#合同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章 工程概况
1、 编制依据
1、 江苏省高速公路施工指导意见汇编
2、 江苏省高速公路工程施工招标文件
3、 淮安至盐城高速公路施工图设计(#合同)
4、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001-97)
5、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J013-95)
6、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J033-95)
7、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8、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071-98)
2、 工程概况
(一)工程概况
淮盐高速公路是国家重点公路天津至汕尾公路的支线,是江苏省规划的“四纵四横四联”高速公路主骨架中徐州—盐城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连接了淮安、盐城两个省辖市,直接沟通沂淮江、宁靖盐和连盐通三条纵向高速公路,是横穿苏北腹地的一条重要的东西向交通要道。淮盐高速公路的建设对于完善路网结构,实现南北交通合理分流;加强苏北省辖市之间的联系,促进区域经济共同发展;加快“海上苏东”战略的实施,推动海洋经济发展,均具有重要的意义。淮盐高速公路西起淮安市楚州区,与在建的宿淮高速公路相接,经建湖县,东止于盐城市以南,与在建盐通高速公路交叉。路线全长104.011km。
淮安四合同起点位于楚州区流均镇前哨村以西、西横河以东,起点桩号为K##+###,终点桩号K##+###,全长7.35公里。
(二)自然条件
1.地形、地貌
本项目区域为苏北平原的一部分,自西向东分属于黄泛冲积平原区、里下河古泻湖平原区和海积平原区,东部濒临黄海地区。整个区域地势低平,海拔高程从4.0米向2.5米过渡,其中射阳湖荡洼地标高0.5米至1.0米。本合同内湖荡密布,河道纵横,圩田连片,具有河网平原和河网圩田平原的特点。
本合同段经过地区为里下河古泻湖平原区。
2、气象
项目区域气候以苏北灌溉总渠为界,以北属南温带气候。年平均气温13.6℃~14.7℃之间。其中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0℃~1℃之间,最热月平均气温26.7~27.5℃。气温分布特征为南高北低,西高东低。
年降水量淮安地区为887~997mm,南部多于北部,夏季降水充沛,东部地区受梅雨及台风影响,占全年降水量的54%~56%,冬季雨量较少。区域内主导风,冬季以北风为主,夏季以东南风为主,年平均风速2.9~3.9m/s。
区域内地处淮河中下游水系和里下河地区的中北部,暴雨、洪涝等灾害性天气频繁,盐城东部地区受海洋性气候影响,台风、龙卷风、冰雹等灾害性天气每年有2-3次,对工程实施有一定影响。
3、河流水系
该公路经过水域属淮河水系里下河地区的中北部,通榆运河以西为里下河腹部圩区,东部为沿海恳区。区内水系均为里下河排涝入海的天然或人工河道构成,合同内主要穿越河流为东横河。
4、地震基本烈度
拟建公路通过地区为华北地震区长江中下游南黄海地震带盐城潜在地震区。拟建项目场址以射阳-兴化为界,分处两个烈度区,以西为6度,以东为7度地震区。本合同段地震烈度为6度。
5、工程地质
(1) 里下河古泻湖平原区
位于路线里程K15-K101,该区全新统上部地层主要为软塑状-流塑状粘土,厚度5-8米;中部为灰色、灰黑色流塑-软塑状淤泥及淤泥质土为主,厚度变化较大,为0.8-20.5米不等,该土质含水量较大(局部地段可达80%以上),孔隙比大,具高压缩性;下部为灰色软塑-流塑状亚粘土、粘土,土质较均匀。该区为路线跨越的主要工程地质区,地层岩性较为复杂,土的物理、力学性质较差,综合评价,该区属于工程地质稳定较差区。
(2) 本合同段不良地质分布
本合同段位于里下河古泻湖平原B5-B11亚区,该路段内分成的不良地质体主要为软土及膨胀土地基。
软土为本合同段最为普通的不良地质土体,具有天然含水量高、孔隙大、压缩性高、抗剪强度低等特点,工程性质差劣,尤其在地震作用及振动荷载的作用下,易产生侧向滑移、不均匀沉降及蠕变,以对路基、构筑物的稳定性影响较大。该路基段存在的软土主要为淤泥,土质较均匀,局部夹少量淤泥质土层,流塑。软土层顶板埋深0.00-2.20m,厚度2.00-20.00m ,分布连续,平均天然含水量为73.8%,天然孔隙比2.096,液性指数为1.39,压缩系数2.3Mpa-1,快剪内聚力c为11Kpa,内摩擦角为0.1o,无侧限抗压强度18.0Kpa。
勘察区内Q3老粘土层具有一定的膨胀潜势,因长期处于地下水位以下,且埋深度为20-25米,不具备胀缩条件,对路基、桥基稳定性影响不大。
6、水
路线经过东横河,河内水质清澈无污染,无色无味,ph=6.4-7.0,对砼无腐蚀性,可以满足公路工程用水的质量标准及要求。施工工点亦可打水井,以解决生活用水和工程用水。
7、取土场
本合同段共设取土坑13处,占地面积共计1251.8亩,可取数量(天然方)133.45万m3。土质一般为高液限粘土。本合同段路基取土平均运距7.9km。取土坑位于K17+400-K21+500。
8、设计标准
本标段为双向4车道,全封闭全立交,设计行车速度120km/h。全段均采用整体式路基,路基宽度28m。其中中央分隔带宽3.0m,平曲线一般最小半径1000m,不设超高最小半径5500m,最大纵坡3%,停车视距210m。凸曲线最小半径17000m,凹曲线一般最小半径6000m。设计荷载汽车超-20,挂车-120。
9、工程规模及主要技术指标
(1)路基
本段全线总长度为7350m。路基总填方978.628千立方,其中素土186682m3, 5%石灰土330410m3,6%石灰土71819m3,8%石灰土163352m3;粉煤灰路基226365m3。
(2)特殊地基处理
本合同段路基均为特殊路基处理,特殊路基约5.9889km。其中预压段处理路基326.7m,加上结构物桥头需预压的路基长度为1.4375km;粉喷桩处理路段4546.7m,设计粉喷桩数量为798030延米;水泥深层搅拌桩处理路段1115.5m,设计水泥搅拌桩共计389983.5延米。沉降预压土方43251m3,砂垫层总方量5166m3,土工隔栅12916m2。预压段路基预压期为270天。
(3)桥涵工程
本段共有特大桥1座,大桥1座,总长度1189.8m,上部构造25m部分预应力连续箱梁,共计376片,基础为钻孔灌注桩,基中?1.5m桩径共计188棵,?1.2m桩径共计16棵。中桥6座,基础为砼灌注桩,肋式或柱式桥台,柱式桥墩,上部结构为先张法预应力空心板梁,跨径分别为10m、13m、16m。小桥共有6座,结构形式为砼灌注桩基础,下部结构为薄壁墩台,上部结构为8m、10m、13m空心板梁,其中10m、13m板梁为先张法预应力空心板梁。涵洞共有9座。均为钢筋砼箱型结构,其中有4座,为明涵。
全线共有?1500桩基11660m,?1200桩基9012m,下部构造混凝土8430.6m3,上部现浇混凝土2454.2m3,上部预制混凝土13239m3,附属设施混凝土3679.5m3,预应力钢筋446.372T,Ⅰ钢筋1116.41T,Ⅱ钢筋4182.383T。
(4) 路面底基层
本合同段主线底基层为20cm厚石灰粉煤灰稳定土,共计153851m2,底基层设计强度为0.6Mpa。
(5)防护排水工程
本合同段路基防护为拱型骨架植草防护、砌浆片石护坡以及预制混凝土块护坡。路基两侧均为C20预制混凝土边沟。
10、分项、分部及单位工程划分
根据本工程的规模,将本合同段划分为路基、路面、大中桥共计10个单位工程,划分情况详见附表
11、合同工期:20个月
12、质量目标:优良
第二章 施工准备
一、组织机构
为确保本合同工程顺利实施,总公司选派了有丰富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和工程管理人员,将原承担徐宿高速公路睢宁三合同的原班人员组建了淮盐高速淮安四合同项目经理部。
项目经理部设项目经理1人,副经理2人,项目总工程师1人,项目副总工3人。项目部下设办公室、财务处、物资处、生产计划处、机务处、协调办、试验室和土方工区、结构物工区、预制场十个职能部门和生产管理部门,下设22个施工队。项目部的组织机构框图为:
项目经理
项目副经理
项目总工
经理助理
项目副总工
协调办
试验室
办公室
财务处
生产计划处
机务处
物资处
土方工区
预制场
结构物工区
施工队
二、项目部职责分工
1、 项目经理
项目经理作为派驻工程现场的全权代表,代表总公司履行本公司与业主的合同,全面负责项目部的工作,负责协调与业主及外部相关单位之间的工作,并分管项目部物资、人事、财务等项工作。
2、 项目副经理
项目副经理对项目经理负责,分管设备及和地方关系协调等工作,保证工程总体进度按计划实施。
3、 项目总工
项目总工对项目经理负责,全面负责工程的技术、质量管理及生产进度管理工作,通过生产计划处和试验室编制落实施工进度计划及对工程施工的作业层和施工工序进行技术管理和质量监控。
4、 生产计划处
(1) (1)根据图纸和合同做好计量支付工作。
(2) (2)负责工程变更工作和工程量复核工作。
(3) (3)编制工程预算,负责已完工程结算工作。
(4) (4)协助经理进行成本分析,掌握市场人工、材料变化资料。
(5) (5)编制工程月、季度生产计划并负责生产计划的监督、落实。
(6) (6)编制工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和工序质量保证措施,并负责监督实施。
(7) (7)拟制分项工程开工报告,负责技术交底工作。
(8) (8)负责监督、检查各种材料、产品的进货检验和试验。
(9) (9)审核工程质量记录,并负责竣工资料归档、保管。
(10) 负责工程质量质检工作,进行日常和月度质量检查,确保工程按“三检制”程序顺利进行。
(11) 参与业主或其代表检查工程质量,并做好记录,纠正出现的一般质量问题。对出现的严重不合格品及时向上级报告,认真组织实施纠正和预防措施。
5、 试验室
(1) 负责原材料、砼等项目检验,确保检验频次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杜绝不合格材料入场。
(2)&#
本站所有资源由用户上传,仅供学习和交流之用;未经授权,禁止商用,否则产生的一切后果将由您自己承担!素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