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景海苑方案设计说明
●建筑设计
深圳已步入了发展的第三个阶段,社会进入良性发展,文化建设有了内在需求,建筑风格中的浮华造作受到摒弃,简洁、纯净受到推崇。市场更加理性,人们逐渐不再为花哨浅薄的东西所迷惑,追求的是自然、平实与真正的品味。基于这一分析,住宅设计应当从东歪西扭的手法中醒悟过来,认真审视住宅本身所固有的东西。
本设计从住宅最终目的—“住”—出发,以最简单直接的方式满足这一要求,然后一步步地深入,最终营造出一种崭新的品味。平实无华,并通过环境、细部等处理使其蕴含丰富的内涵。
本项目地理位置优越,地处新市中心西南侧深圳湾海边,前临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对岸为香港天水围大型屋村,饱览永无遮挡天然海景,周围生活设施优越,道路四通八达,是一个紧靠市中心并可以看海的理想居住生活用地。
针对以上特点,我们在设计中采取以下应对措施:
a. 点、线、面结合布置,通风、采光、视线等要求最好地得到满足,同时兼顾小区内外空间环境。
b. 注重朝向,争取尽可能多的南向户。
c. 强调住宅楼栋与栋间的错落布置,争取最大可能的海景。
d. 低密度,南低北高的形体布局,为庭院留有充足的空间,为形成高档社区创造先决条件。
环境设计是本方案的点睛之笔,以水为环境的主题,结合建筑的造型以泳池为中心,与绿地小山和亭台一起形成了极具动感的内部庭院空间。泳池与园中小径形成的主线上贯穿着若干景观节点,特定的场景唤起人们记忆中特定情节,获得对情节空间的认同,建筑、人、环境从而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使得空间更加生动清晰。
在建筑的底层架空作回廊、门厅等处理,削弱高层建筑的体量作为空间界面的感觉,形成亲切、自由的环境界面与空间界定,再加上树木的掩映,使环境与建筑更好融合,加强了环境效应,拉近了人与环境的心理距离。
在立面处理上摒弃了繁复的装饰,而采用简洁的虚实对比和纵横交错的构成手法,形成清新、富于节奏感的整体形象。以崭新的、鲜明的建筑形象形成视觉上的冲击,打破传统的住宅形式存在于人们脑海中的思维定式。
户型设计厅房方正,客餐厅错位,家家都有穿堂风,通透明亮,充分利用海景和小区庭院景观,户户均有卖点。
车流由小区周边与各道路附近进入地下车库,人流由新洲路和小区路进入各位住宅大堂,彻底实现人车分流。车库为半地下车库,且结合庭院设计在园中留有采光通风口,解决车库的自然通风问题。同时利用周边道路和小区道路形成消防环路,并利用小区路解决登高面问题。
经济技术指标
总用地面积 41768.8m2
总建筑面积 206538 m2
计容积率建筑面积 180940 m2 (架空层6174)
规定建筑面积 174766 m2
其中
住宅建筑面积 168966 m2
商业建筑面积 3000 m2
幼儿园建筑面积 2800 m2
地下车库建筑面积 25598 m2
容积率 4.18
覆盖率 17.3%
停车数量 808辆
地下 708 辆 地上100辆
总户数 1612户
其中
编号
| 户型
| 面积(M2)
| 套数
| 总面积
|
A1 | 三房两厅两卫
| 109
| 172
| 18748
|
A2 | 三房两厅两卫
| 129
| 344
| 443736
|
B1 | 两房两厅一卫
| 68
| 216
| 14688
|
B2
| 四房两厅两卫
| 129.5
| 108
| 13986
|
B3
| 四房两厅两卫
| 148.5
| 216
| 32076
|
B4
| 三房两厅两卫
| 123
| 108
| 13284
|
C1
| 两房两厅一卫
| 69
| 104
| 7176
|
C2
| 两房两厅一卫
| 67
| 104
| 6968
|
C3
| 两房两厅一卫
| 60
| 104
| 6240
|
C4 | 一房一厅一卫
| 44
| 104
| 4576
|
A1
| 五房三厅四卫
| 209
| 8
| 1672
|
A2
| 五房三厅四卫
| 210
| 16
| 3360
|
B2
| 五房三厅四卫
| 227
| 8
| 1816
|
000
|
|
| 1612
| 168966
|
●结构设计
本工程为地下一层,地上21—29层的高层建筑,共10个塔楼。
结构型式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支一剪力墙结构;建筑底层为架空层,二层楼面设计为结构转换层,采用梁式转换;转换层以下为框架一剪力墙结构体系,转换层以上为全剪力墙结构体系;转换层抗震等级为一级。
楼盖体系设计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楼面;为减小板跨节约投资,设计采用增设次梁的方法。
深圳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7°。
深圳地区基本风压为0.7KN/M2。
经初步估算,本工程结构体系在地震作用及风荷载作用下的顶点位移,层间位移,基底剪力以及结构基本自振周期、上下层刚度比、高宽比、长宽比等各项技术指标均为合理范图,结构安全可靠,经济可行。
基础型式根据地质报告最后确定,方案设计中暂定为桩基。
●给排水设计
1. 生活给水:
用水量估算:本工程最高日用水量为2000m3/D,最大小时用水量为16m3/h。
水源:由市政给水管网供水。
给水方式:地下室至地上2层由市政给水管网直接供水,三层以上采用变频调速水泵供水。
2. 消火栓给水系统:
消防用水量:室外30L/s、室内为40 L/s火灾延续时间2小时。
消火栓系统:由给水加压泵、屋顶水箱、水泵接合器及管网组成,管网为水平及垂直布置成环,在每层适当位置设消火栓。
贮水装置:在地下一层设水泵房及生活和消防水池,水池有效容积约为1000m3,屋顶水箱容积为18m3
3.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用水量为30 L/s火灾延续时间为1小时。
喷洒系统:由喷洒给水加压泵,湿式报警阀、水流指示器、水泵接合器及管网组成。
危险等级:按中危险级设计,喷头设于地下车库和商场。
4. 气体消防:
发电机房等不能用水灭火的部位设FM200气体灭火装置。
五.排水系统:
排水体制:采用分流制系统,污、雨水分系统排出,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后排入市政污水干管,雨水直接排入市政雨水干管。
地下室排水用污水泵提升后再排到室外。
3.雨水系统:采用内排水系统。
●空调通风设计:
1. 设计依据:
1.甲方对本工程的设计要求。
2.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
3.采暖通风及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19-87)。
2. 设计范围:
1.地下车库、值班室及设备用房的通风防排烟设计。
2.住宅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前室或合用前室的正压送风。
3.住宅选用分体空调,建筑预留电量,其凝结水集中排放。
3. 通风系统:
地下车库通风系统与排烟系统合用,平时通风换气,火灾时兼排烟。地下室按防火分区分别设置机械送排风系统,地下室停车库换气次数为6次/小时,补风量按排风量的70%设计。卫生间换气15次/小时,变电室换气10次/小时,配电室换气6次/小时,其它设备用房的换气次数根据用途不同按6-10次/小时考虑或通过计算确定。
4. 防排烟系统:
1.地下层车库的排风系统兼做排烟系统。火灾时,送风系统的送风量为排烟量的60%。
2.地下一层变配电间的排风系统兼做排烟系统,当灭火时,各房间送风管上的防火阀自动关闭,火灾后自动或手动开启阀门,排除烟雾。
3.所有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防烟楼梯间和消防电梯的合用前室凡不具备自然条件的均设正压送风系统。
●电气设计
一、设计依据
1.<<<>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FT/T 16-92。
2.<<<>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二、设计范围
照明、电力、空凋供配电、防雷接地,消防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有线电视系统、电话电讯系统、保安对讲系统。
三、供电设计
1.本工程为综合民用建筑,总建筑面积206538m2,其中住宅1612套, 商业面积3000 m2。其消防用电按一级负荷供电。
2. 用电指标:住宅每户6KW计,商业80W/ m2设备容量Pe=10412KW,计算容量为4147 KW。
要求电业供给一路独立的10KV电源,在地下车库设备房设置4×1250KVA变电所一座。
3.另设置一台800KW柴油发电机作为消防应急备用电源。
4.供配电系统:
(1)变配电所由高压配电室(采用高压环网开关柜),低压配电室、值班室、柴油发电机房等组成。一路10KV 电源先进入环网室供电。
(2)低压系统:变电所每两台变压器母线分段运行,手动联络。由柴油机供电的事故母线平时与市电不作联络,仅在各消防用电未端作双电源切换。 在市电断电时, 柴油机能在15S内自动起动,保证消防设备的用电。
(3)本工程采用低压计量, 计量表及专用电流互感器设置在进线柜专用小室内,计量仪表的型号、等级安装要求按照供电局要求执行,住宅为每户一块10A(4)电度表,各层建筑所有电度表均安装于是首层电度表箱内。
(4) 每台变压器低压母线上均装设无功补偿电容柜260kvar进行补偿,保证功率因数达0.9以上。
四、配电设计
1.低压配电系统:
a )由低压配电室至各用电点的配电方式根据不同情况分别以放射式或树干配电至各负荷点。各住宅从变电所以放射式(采用 VV电缆)供电至首层电表箱,再由各电表箱向住宅用户供电。
b) 对重要设备如消防泵、喷淋泵、消防电梯、排烟风机、消防报警及保安用电,均采用双电源供电并在未端配电箱自切,其中对消防用设备的电源线路选用耐火型。
c) 除注明外,所有照明、动力、空调等线路采用By-500y 型塑料绝缘线穿金属管暗敷,地下室沿地坪敷设的必须采用sc管。其余未注明的,一般可使用PVC管。
d) 泵房、变电所、电梯厅及前室、消防保安总控室地下车库等处均设置事故照明,疏散口设带诱导标志的应急诱导照明。
五、防雷接地及安全措施
1.本工程按二类防雷设计:
a) 本工程以避雷带(25*4镀锌扁钢)作为防雷接闪器,屋面上各种金属物均应和避雷带焊接连通,高层建筑超过30米以上设防侧击雷。
b) 引下线利用柱子主钢筋二根(不小于Φ16),上部和屋面避雷带接通成为一整体的接地装置。
c) 30M及以上部分应采取防侧击雷措施, 可利用和引下线有可靠连接的横向钢筋作均压环,30M及以上部分外墙上的栏杆、 金属门窗等较大金属物均应与防雷装置连通。
2.本工程保安接地采用TN-S系统、自变电所配出线始、N线和 Pe线严格分开,所有金属电管、配电设备金属外壳,安全插座接地极等均和Pe线可靠连接。
3.本工程采用联合接地系统,各类接地系统共用同一接地体即大楼基础钢筋,接地点均予埋钢板。再和钢筋焊接连通直至基础钢筋要求接地电阻不大于1欧。
六、有线电视系统
1.有线电视信号源:有线电视信号源取自“城市有线电视网”,由市政网中采用射频同轴电缆引入。
2.有线电视用户端:每户住宅设2个有线电视终端,终端电平为75DBMV。
七、电话通讯系统
1.本工程设直线电话3500门。各建筑物首层设电话交接箱,电话电缆通过弱电井道引至每层电话插座。
2.电话用户接线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