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成洞景区详细规划设计说明
     
    一、现状概况
        仙岩化成洞景区位于浙江省南部温州瑞安市东北,地理位置处东经120°41′15″--120°45′,北纬27°51′15″--27°53′43″,是省级风景名胜区仙岩风景区的一个组成部分。
     早在东晋,仙岩已是佛教及风景游览胜地,唐朝杜光庭所撰《洞天福地记》中,誉仙岩为“天下第二十六福地”。而化成洞景区内有多处先人遗迹,最早可追溯至唐朝。清初旅游家、金石家、诗人潘耒(次耕)曾作有“十景诗”和游记。历史变迁至今,化成洞景区已无昨日之盛,急待开发修整。
    化成洞景区所在地大罗山地质地貌奇特,山石嶙峋,多陡岩峭壁,构成气势雄健的花岗岩山地。由于花岗岩次生节理相当发育,低山风化与表流冲刷形成各种奇形怪石,姿态万千。此外有很多由花岗石山体崩塌形成的岩洞,如:化成洞、罗隐洞等。洞穿行于巨石之间,或深邃、或清幽,空间形态丰富多变,趣味天成。
    “山得水而活,水得山而媚”。化成洞景区多姿多彩的水景使整个景区大气中不失灵秀。金河水库曲折蜿蜓,势如游龙,加之山谷石涧中的明流暗涌,构成难得的山水风景。
     
    二、设计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1985年6月7日《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
    2、国家建设部,1987年8月《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实施办法》。
    3、浙江省人大常委会,1996年7月《浙江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
    4、1986年8月《仙岩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
     
    三、风景区性质与形象策划
        本风景名胜区景点组合匹配较好,各景点互为呼应,尤以千变万化的花岗岩巨石为最。在其雄浑的自然景观上亦蕴含丰富的文化遗存。因此,本风景区的开发必须同时打出“人文景观”与“风景名胜”的组合牌,充分发掘各种有形、无形的自然资源潜力,开发独具个性的旅游胜地。
    (一)性质
    以奇石巨岩,幽洞深谷,千年古茶为特色,以观石探洞、登高问奇、森林沐浴、野趣山居、寻古觅踪为主要功能的山林型省级重点风景名胜区。
    随着二十一世纪钟声的敲响,人类又跨入了新的千年,作为二十一世纪朝阳产业的旅游业迎来新的发展契机,人们开始崇尚自然,希望远离城市。因此,旅游业的发展越来越趋向于自然化,消费者注重目标的自然性、人文性和文化性,以及蕴含之中的娱乐性、参与性。而化成洞景区作为一个临近城郊的风景名胜,基本具备这些条件。在原有如仙岩等景区面临单一老化的形势下,适时进行整治开发,完全有能力成为仙岩省级风景名胜区又一个旅游增长点。
    (二)形象策划
    理念基础:奇石幽洞、陡岩绝壁、千年古茶、化成十景,罗隐仙踪。
        视觉形象:奇石、陡岩、云端化成、化成远眺。
    听觉形象:灵谷传声、幽谷听泉、化成晚钟。
     
    四、规划原则与设计指导思想
        根据国家关于风景名胜区保护开发的基本方针,结合本风景区具体情况,确定规划的指导思想是保护与旅游业开发结合,从旅游市场定位来再认识风景资源,并以资源为基础开发旅游市场,同时,旅游业的繁荣促进资源保护,形成一种良性循环机制,建设一个重视生态环境质量和古迹保护,具有充足旅游价值的风景名胜区。
    1、贯彻风景名胜区资源保护与旅游业持续发展相结合的原则。
    2、旅游开发既要面向瑞安市及邻县和整个浙江省包括上海市(特别是沪杭一带),也要进一步面向闵赣皖苏、港澳台和海外华人等层次的客源市场。
    3、新世纪的旅游市场对风景区的要求,使景区开发必须具备前瞻性。
    4、景区的设计充分体现地域性,充分挖掘原有的人文景观及自然景观。
     
    五、风景区结构与规划内容
    通过对景区数十个景点进行详细考察,初步确定六大功能分区,连同旅游服务设施与各级道路系统,共同构成风景点体系。
    (一)划分原则
    景点的空间分布特征和景观完整性是划定分区的主要依据,同时考虑管理的方便以及各景点之间的相互关联。
    (二)功能分区
    在整个风景区范围内,基于人文景源和自然景源及旅游资源的开发,整个化成洞景区由七大部分组成:攀岩游湖区、空谷问幽区、寻古觅踪区、森林游乐区、农居山村区。
    (三)规划内容与景观设想
    1、攀岩游湖区:
    攀岩游湖区由入口小广场、游人中心兼售票处、游船码头、观景亭、攀岩区组成,该处景观大气、气势磅礴,能形成个性鲜明的入口环境。入口小广场及游人中心位于金河水库末端山坡地上,前望巨岩景观石焰流霞,俯瞰山谷流溪亦称灵谷传声,上可远眺化成全景、极目金河,下可临涧观景、攀岩戏水,位置极其优越,且拟建中的公路将通至坝下,因此,入口广场实际可作停车之用。除了深谷巨岩,入口建筑设计同样强调标志性,造型取山石之意,内设售票处、办公室、接待室等,其中建设有一游客休息厅,近期可辟为茶室、休息室,并可视具体情况提供餐饮服务。由于水坝巨大石坡面在整个环境中显得极不和谐,因此在坝上凿出“云端化成”四个大字,作为一大手笔的人工景观,其尺度与周围环境协调,暗示整个景区的悠远景深与磅礴气势。
    2、空谷问幽区
    穿过大坝,峰回路转,路侧横一巨石,上书“空谷悬书”,巨石后面有一深谷,对面巨石嶙峋,古洞隐约其中……
    进入空谷问幽景区的路上横一巨石,断面平齐,上书“空谷悬书”四字,在这一区域内有一由花岗石坍塌形成的岩洞,称为长春洞,洞不大,环境却很清幽,上覆巨石,下临深谷,茂林修竹,山路与长春洞对望似乎近在咫尺,但要穿过山谷上到洞中却颇不易。长春洞的整治应以恢复原始地貌为主,去除原堵塞洞口的粗陋建筑,仅设山石围栏,虽出自人作,仍求宛若天开。在洞口上方的石壁上作摩岩石刻。“空谷悬书”这一景观立意由此而出。在空谷问幽区末端有一山寺,寺前有约百米蹬道,侧进式,建筑全部采用附近花岗石构筑,建筑朴素,细部尺度宜人,是当地民间石构建筑的代表作,宜保留,同时对周围环境进行整理,去除画蛇添足之作。寺院二层与一巨岩相连,岩面宽大,近有茂林,远望景致优美,可稍作围护,叠石为台,是游客饮茶观景的好地方。
    3、化成石景区
    化成石景区有数处风化或冲刷形成的巨石景观,如“神龟探海”,“仙猴窃语”等,“神龟探海”惟妙惟肖不可多得。类似巨石景观在化成洞景区还有很多,是化成洞景区的一大特色,这些象形巨石均系花岗石风化而成,造型雄浑有力,应管理维护好。化成石景区有一人工栽培的杨梅林非常茂盛,杨梅林内布置木石制造的休息凳、石桌椅,在杨梅林外的高地上建一凉亭称十景亭,内置石碑,刻有“化成十景”之列十景:石门锁翠、南屏冬日、北峰春秀、东谷夏阴、西崖秋爽、中岩夜月、石焰流霞、青莲花瓣、灵谷传声、云端化成。
    4、寻古觅踪区
         化成洞与罗隐洞是化成洞景区历史悠久, 景观独特的两个景点。 化成洞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唐朝, 洞内有一古茶树,据考证,这株山茶树是唐朝时候种植的,已有一千多年花龄了,而化成洞为康熙年间天目禅师所辟,本设计方案对化成洞景点重点进行改造,去除原简陋的化成寺,营建新寺,        并对环境进行整治,降低高耸石制围墙,使景观畅通,新的寺庙近山谷而建,对景群山,因此,建筑风格不照搬古制,而是在唐宋建筑风格的基础进行创新,求大气、庄重,并采用当地石材营造,寺外建一经幢,在寺庙右侧建一公厕,以方便游人。
    罗隐洞位于许爷岩山上,洞属花岗岩错叠而成,高低大小不一分四室,空间变幻神秘幽静,洞内有清泉一泓,相传唐状元刘冲隐居于此,自号罗隐秀才,罗隐洞不远有罗大师塔墓,墓前有石制墓塔,经考证为唐代遗物,塔四周竹林茂密,甚是幽静。
    从大处看,整个环境自然天成,原罗隐洞入口的粗陋建筑予以去除,恢复天然风貌,洞内外进行环境整治,尽可能去掉与自然景观相冲突的民间构筑,寻求原始质朴的审美情趣,洞内设石桌椅,切不可用水泥粗制滥造,泉水围积采用石料为主,混凝土只作粘接,力求天然而成,洞外的历史遗        构进行翻修,与大石壁下新增的草亭及竹林中的罗大师塔墓形成一组充满野趣,浑然一体的风景。
    5、森林游乐区
    森林游乐区是和野餐烧烤区有着相似性质的旅游点,位于大罗山脚,地势较平坦,并有曲水石涧。从罗隐洞下山经过一小石桥便到,所处位置夹于两山之间,金河水库源头。河谷中巨石成群,景观优良,游乐园中建有曲水茶室、小木桥、野营区、水上乐园、水车坊、自划船码头等设施,提供森林浴、游泳、幽谷小居(野营)、康乐棋牌、品茶观景、踩水车等综合性、参与性的山野游乐项目。
    山林野趣,与城市中的游乐园绝不相同,此外山岩雄健、松竹青秀、水涧逶迤,森林游乐园的审美体验应是这三者的融合。
    6、农居山村
    农居山村由原派岩村改造而成,村外果树成林,树内植被也非常茂盛,品种丰富,村内建筑改造为供远地游客租用的农居,建筑格局保持原貌不变,重点对建筑的室内外环境进行整治,针对不同的游客设计不同类别的出租农居,分为院落型、别墅型和旅游服务型三种。
    所有建筑结构及风貌基本维持原貌,但对建筑内部重新进行平面布局规划,并对内装进行翻新,利于接待游客。
    普通院落型农居由数幢建筑组成一个组群,统一管理,主要针对一般的团体游客和普通散客。室内布置较简易,以多人客房为主。每幢农居视开间数量及面积多寡视一至二个卫生间,配套设施配置见后表。
    高级别墅型农居主要针对家庭型游客户及一些高级游客设立,内装较完善高级,客房以单人、双人为主。每套客房均带有卫生间及基本洗浴设备。室外多围有院落,烘托高级别墅农居的雅致气氛。
    原派岩村中心区一幢9开间的民间建筑改造成为整个农居山村的旅游管理中心,用以管理农居的租用及日常运作。使用功能包括办公、接待、会议、餐饮及工作人员的住宿。
    设计中对于农居山村的理解是这个村庄本身存着内在的运营机制和生态关系。这种营运机制及生态关系是农居山村区别于一般旅馆的特别之处。因此,在处理原派岩村的环境时,除了改进原杂乱无章的环境景观外,增加了一处苗圃一处菜园,保留原有的果树林,并在中心服务区的露天茶座旁开辟了一处果木园。这些苗圃及菜园主要满足农居山村及整个景区日常需要,同时,体现独特的农家特色。
    从提高农家趣味性的角度出发,在村中利用一幢民俗作坊,用以介绍农业生产,陈设农具,让游客参与制作。同时,在服务中心的入口旁补建一造型别致的茶楼,茶楼不大,空间通透,适于游客小憩。
    山村设计力求体现地道的农家特色,环境布置以古朴为基调,室内可设现代设施,但不可完全现代,以免失山林居宿的意义。
     
    六、特色景观规划
    (一)化成洞史上曾留“化成十景”之说,通过现场的考察体验,这十景确有真实来源。
    十景中有明确视觉形象及景观感受的如:石门锁翠(金湖水库坝前)石焰流霞(游人中心对面),灵谷传声,游线设计力求体现这些独特的自然景观。在重要位置应特别竖牌指示游客体验这些大罗山的独特景观。
    (二)大罗山山势平缓,因低山风化和表流冲刷的作用,且岩石裸露,因此其化岗岩的剥离,坍塌形成千姿百态的巨岩景观。且多集中在200m-350m高程上,但分布较散乱。因此,在对各类不同形态的巨岩景观进行分析后,提出了以石景为主题的特色旅游规划。
    (1)      石、望景
    旅游内容以欣赏各种形态的巨石景观为主,强调有一定视距的景观效果。
    游程主要集中在岩头禅寺至罗隐洞之间,及曲水茶室至派岩之间,游程长度约3公里,游线上分布有“神龟探海”,“仙猴窃语”,“大头鲸”,“子母龟”,“驼背峰”,“斗罗汉”等多处象形石景。
    此类主题的旅游对象主要为短期的半日游及一日游,散客和集体游客,以登高,观景为主。
    (2)攀石
    化成景区石像万千,错叠穿插,形成多处或险峻、或平缓的可攀石景。此类旅游内容重参与性、冒险性。通过亲身感受获得身心的放松,体验巨石的险峻之美。
    攀石分难度较高的巨岩攀登(运动项目称攀岩)和普通巨岩的攀爬嬉玩。前者带有相当的冒险性、专业性,对安全措施要求高,适宜展开这项活动的地点仅入口游人中心的大片险峻的陡岩上(石焰流霞)。在陡岩顶处建一处安全保护点,由保护点拉钢索保护攀登的游客。山脚应提供救护点。并在展开攀岩时,在游客攀爬点下设充气装置。
    普通攀爬岩石及登高活动的游客适应面较广。且此类景点在化成洞景区分布较多。如化成石景区,化成寺背后山石上,“幽谷听泉”处皆有。遇险峻处则以钢筋或石质护拦加以围护,保护游客,以免受伤,特别险峻处不仅加以围护,同时适当铺上石砌台阶石或凿蹬步,方便游客攀爬。但是不可过度围护,降低难度,以免破坏自然景观,降低可游性。
    此类旅

评星:
  • 0
  • 0

作品评论(0)

登录 后参与讨论
相关推荐:
本站所有资源由用户上传,仅供学习和交流之用;未经授权,禁止商用,否则产生的一切后果将由您自己承担!素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浏览:506 次数:3
下载:免费下载 收藏:0
等级:
编号:96341 6
文件格式:word文档
文件大小:85KB
投稿:zzz 进入
上传时间:2016/1/27 19:24:36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您可能在找这些:

网站首页 典尚平台 建筑素材 三维模型 室内装修 视频素材网 上传教程 帮助中心 热门搜索 版权申明 关于我们 联系典尚

Copyright © 2000-2020 www.jzsc.net.粤ICP备07047611号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QQ:609470690 客服电话:0755-83549300 深圳市典尚风设计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16典尚平台 JZSC.NET

网站推荐使用腾讯、Chrome浏览器浏览,不推荐360,很卡

粤公网安备 44030302000908号

QQ咨询
推广分享
×
复制本页url网址

推广详情

如您已登录,分享网址将自动加载您的推广编号,您将获得2元/注册用户的奖励。

推广记录  积分记录

网站首页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