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山区政府办公区域海绵城市建设工程 雨水施工图设计说明
1 施工图设计依据文件
1、船山区政府办公区域海绵城市建设工程委托书
2、船山区政府办公区域海绵城市建设工程地形图及测量资料
遂宁市勘察测绘院
3、船山区政府办公区域海绵城市建设工程现状排水管网普查文件
4、交通部和建设部现行的有关市政道路、公路的勘测、设计、施工技术规程、规范、地质勘察等相关行业的有关规程、规范。
2 采用的施工规范、规程和工程验收标准
本项目是依据住建部《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为编制依据。采用的规范标准有:
2.1 国家规范、标准、规程
1、《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
2、《城镇给水排水技术规范》 (GB50788)
3、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2014版) (GB50014)
4、 《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2014版) (GB50318)
5、《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5)
6、《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技术规范》 (GB50400)
7、《屋面工程技术规范》 (GB50345)
8、《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42)
9、《蓄滞洪区设计规范》 (GB50773)
10、《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 (GB/T 50805)
11、《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T 50378)
12、《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技术规范》 (GB/T 50596)
13、《城市园林绿化评价标准》 (GB/T 50563)
14、《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 (CJJ37)
15、《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 (CJJ194)
16、《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技术规程》 (CJJ/T135)
17、《透水沥青路面技术规程》 (CJJ/T190)
18、《透水砖路面技术规程》 (CJJ/T188)
19、《城市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 (CJJ1)
20、《公园设计规范》 (CJJ48)
21、《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CJJ82)
22、《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 (HJ2005)
23、《种植屋面工程技术规程》 (JGJ155)
24、《雨水控制与利用工程设计规范》 (DB11685)
25、《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给水排水》
26、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市建设部分)
2.2 地方性文件
1、遂宁市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实施方案文本,2015
2、四川省遂宁市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实施计划,2015
2.3 相关的国家标准图集
1、《雨水综合利用》 (10SS705)
2、《市政排水管道工程及附属设施》 (06MS201)
3、《城市道路——人行道铺砌》 (05MR203)
3 设计概要
3.1 工程概况
3.1.1 概述
船山区政府办公区域总规划用地面积25559m2,建筑占地面积4442m2,规划区内绿化率达26%。根据现场踏勘结果,船山区政府已建成,结合现状开展海绵城市设计工作。
本次海绵城市建设工程主要改变传统雨水排水方式,新建植草碎石沟、雨水花园、蓄水模块、透水铺装等雨水收集、存储设施,新建净化系统、蓄水桶、屋面树池、雨水花坛等雨水净化系统,同时也利用传统雨水系统进行雨水的溢流排放和错峰排放。
3.1.2 工程规模
船山区政府办公区域位于遂宁船山区,总规划用地面积25559 m2。
本项目设了碎石沟、雨水花园、蓄水模块、透水铺装等雨水收集、存储设施等。
3.1.3 工程范围及主要工程内容
船山区政府办公区域范围内。
根据委托书要求,项目设计内容包括:雨水工程设计、结构工程设计、景观工程设计。
3.1.4 主要技术标准
(1)遂宁市属于5类区域中的第Ⅲ区,结合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范围为75%≤α≤85%。综合考虑遂宁市降雨特征、试点区现状建设情况、既有项目改造实施难度及投入产出效率,结合《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相关要求,确定试点区内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不低于75%,相对应的设计降雨量不小于25.7mm。由于船山区属旧城区,改造难度较大,本次设计年径径流控制率采用60%,对应的设计降雨里不小于14.2mm。
(2)本次海绵城市建设未改变地块原排水防涝和城市防洪标准。
3.1.5 施工标段划分
根据建设计划安排,本项目只划分1个施工标段。
3.2 雨水系统设计
3.2.1 低影响开发(海绵城市建设技术)单项设施工程
低影响开发指在场地开发过程中采用源头、分散式措施维持场地开发前的水文特征,也称为低影响设计或低影响城市设计和开发。其核心是维持场地开发前后水文特征不变,要实现维持场地开发前后水文特征不变的海绵城市构建,其途径和措施主要包括:在建筑小区、城市道路、绿地与广场、水系的规划建设中,采用源头削减、中途转输、末端调蓄,通过渗、滞、蓄、净、用、排等技术手段,实现城市良性水文循环。
3.2.2 建设目标
设计范围内采用碎石沟、雨水花园、雨水花坛及透水铺装等作为海绵设施,建设目标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达到60%,对应降雨量为14.2mm。
区政府分八个排水小分区,通过小分区内汇水面积分别设置海绵设施,以达到滞蓄的效果,区政府总面积为25559m2,综合外排径流系数为0.65,按遂宁市65%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计算,则需设置体积为311.1m3的调蓄设施,海绵设施调蓄容积为331.70m3,满足65%的雨水年外排控制率要求。
3.2.3 设计工艺
船山区政府办公区域的海绵城市建设以示范、展示为主,注重设施的展示及说明,本次设计分区域采用多样化的设施,检验及反映不同的设施对雨水的处理效果。
(1)建筑屋顶雨水
主要设计工艺:
1)屋面排水立管→雨水花坛→建筑边沟→沉砂井→碎石沟→雨水花园→市政雨水管道
2)屋面排水立管→蓄水桶→建筑边沟→碎石沟→雨水花园→市政雨水管道
3)屋面排水立管→建筑边沟→缝隙式线性地沟→碎石沟→透水铺装碎石层→市政雨水管道
4)屋面排水立管→净化树池→碎石沟→雨水花园→市政雨水管道
(2)道路雨水
1)根据现状道路的雨水口位置,针对雨水口外侧人行道(绿地)进行改造,废除原雨水口,在相对应位置设置路缘石开口,同时设置雨水净化入渗一体化设施。
2)在沿线道路低点外侧是人行道(绿地)的路缘石改为开孔路缘石,同时设置雨水净化入渗一体化设施。
3)现状路面加铺两层透水沥青路面,同时沿线路缘石更换。
主要工艺:路面雨水→开孔路缘石→雨水净化入渗一体设施→碎石沟→停车场碎石层→市政雨水管道;
(3)停车位
(1)船山区政府内停车场:采用透水铺装,雨水渗透为主,暴雨时可通过溢流口溢流至管网系统。
主要工艺:停车场雨水→透水砖入渗→市政雨水管道。
(2)区政府东南侧停车场:由于现状设施相对破旧,本次采用统一规划改造,停车场采用透水沥青混凝土路面与透水铺装进行改造,同时通过线性沟进行雨水收集,由旱溪与人工湿地进行处理后,作为补充景观水池水源。同时在水池设置溢流口,暴雨水时可通过溢流口排走。
主要工艺:停车场雨水下渗→线性沟→旋流沉砂井→旱溪与人工湿地→景观水池→市政雨水管道。
(4)人行道
采用透水砖铺装,暴雨时可通过溢流口溢流至管网系统。
主要工艺:人行道雨水→透水砖入渗→碎石沟→市政雨水管道。
(5)雨水回收系统
(1)雨水蓄水池
在大门东侧的绿化带下埋设雨水蓄水池,对控制范围内雨水进行调控,并设置设备间,经过过滤和消毒后回用。
主要工艺:雨水→旋流沉砂设施→雨水蓄水池→水泵→雨水净化一体化设备(过滤、消毒)→配水管道→绿化浇灌;
(2)景观水池水应用
在景观水池西北侧的设置取水管及集水井,并设置设备间,经过过滤和消毒后用作洗车之用。
主要工艺:水池水→取水管→阀门井→集水井→水泵→雨水净化一体化设备(过滤、消毒)→配水管道→洗车场取水口;
3.2.4 系统措施
(1) 树池净化系统
本次设计尽量保持现有的种植物,根据现状的屋面排水立管位置,设置树池净化系统。
树池净化系统尺寸:0.9m×0.9m×0.95m,内部结构为: 40cm种植土层+30cm砾石层(内设DN150穿孔管)。同时设置溢流口,可以溢流入碎石沟,通过溢流井进入市政雨水管道。
\Aspose.Words.c30b282e-903a-43e0-85ea-1610fdbc0b2b.001.png)
树池净化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