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北峰片区潘山小学方案设计说明
    建筑部分
     
    一.设计依据:
     设计任务书。 
     设计任务书补充文件。 
     泉州市北峰组团北峰片区G11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
    《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 50001—2001)
    《总图制图标准》(GBJ 103—87)
    《建筑制图标准》(GBJ 103—87)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GBJ 99—86)
    《城市道路和建筑无障碍设计规范》(JGJ 50—2001)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
     国家现行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
    业主相关《规划设计要求》
    二.工程概况:
    基地位于泉州市北峰片区G11地块内。用地东侧为北低渠,北侧为24M规划道路,基地西侧、南侧为万科城二期项目,基地内有一需进行保护的将军墓。本项目总用地面积25565.68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8396.09平方米,容积率0.7,拟建设一座36班的现代化实验小学以满足周边教育资源需求。
    三.规划设计:
    1、设计理念  
    本项目是泉州市丰泽区潘山片区内的重要市政配套设施,周边历史人文景观资源丰富,设计中充分发掘用地周边的景观资源,以办成有影响力一流的学校为目标,设计要求有非常超前眼光和意识,要高于国家标准,突出特色,体现文化氛围,留有足够的绿地空间。立面造型上注重地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对当地特有的嘉庚建筑风格元素进行提炼和升华,设计出既有当地传统特色,又富有时代气息的建筑形象。 
    校园的设计在空间组织上各个功能分区明确,布局合理,动静分离。
        每个功能区建筑群空间内外交融,过度自然形成一气哈成的建筑空间体系,营造出丰富多彩的校园趣味空间。
    校园规划具有科学性、文艺性,打造具有校园人文特点的生态教育环境。在充分保证一般重复性教学建筑应有的建筑质量基础上,加强校园区标志性建筑的表达。
    2、功能分区
    校园的整体规划分为三个部分:办公区、教学区、运动区,各部分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学校主入口设置于用地北侧,主入口设置人流集散广场及停车场,便于家长接送学生,西侧面向保留林荫道路设置学校应急出入口。用地自北向南依次设置办公区、教学区及体育活动区。体育场与教学区间距约大于25M,保证动静互不干扰。三个区域均通过风雨连廊进行联系,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基地中将拟保留的将军墓与校区景观有机融合,使之成为学校景观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3、建筑功能
    建筑功能设置上,采取前瞻性的设计,生均占地面积14.60平米,生均建筑面积10.26平方米,均大于相关规范规定的指标要求。除36班的班级教室外,音乐教室、美术教室、书法教室、微机教室等专业功能性教室一应俱全,足以满足现代化素质教育的需求
    4、消防设计
    沿路的车行出入口兼作消防车出入口,并设置消防紧急出入口。校园内部设置4米宽的消防车道,保证紧急特殊情况下消防车可到达每个单元出入口。
    本地块建筑为多层建筑,消防通过沿建筑西边布置4米宽消防车道结合东侧的隐形消防车道来形成环行消防车道,可到达每栋楼。校园内建筑物之间及与周围建筑之间消防间距均满足规范要求。
     
     
     
    四.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 泉州市北峰片区潘山小学总经济技术指标 
 | 
 | 
 | 
| 类型 
 | 数量 
 | 单位 
 | 
| 1.用地面积 
 | 25565.68 
 | ㎡ 
 | 
| 2.净用地面积 
 | 23656.41 
 | ㎡ 
 | 
| 3.总建筑面积 
 | 18396.09 
 | ㎡ 
 | 
| 4.计容建筑面积 
 | 16621.00 
 | ㎡ 
 | 
| 5.不计容建筑面积 
 | 1775.09 
 | ㎡ 
 | 
| 6.建筑基底面积 
 | 7096.91 
 | ㎡ 
 | 
| 7.班级数 
 | 36 
 | 个 
 | 
| 8.学生人数 
 | 1620 
 | 位 
 | 
| 9.生均占地面积 
 | 14.60 
 | ㎡ 
 | 
| 10.生均建筑面积 
 | 10.26 
 | ㎡ 
 | 
| 11.容积率 
 | 0.70 
 | 
 | 
| 12.建筑密度 
 | 30 
 | % 
 | 
| 13.绿地率 
 | 35.10 
 | % 
 | 
| 14.应建机动停车位 
 | 16 
 | 个 
 | 
| 15.实建机动停车位 
 | 16 
 | 个 
 | 
| 16.应建非机动车位 
 | 324 
 | 个 
 | 
| 17.实建非机动车位 
 | 324 
 | 个 
 | 
     
    五.节能设计
    设计依据
    1、《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2、《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
    3、《建筑外窗气密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GB/T7107-2002)。
    4、《建筑幕墙物理性能分级》(GB/T15225)
    5、《福建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实施细则》(DBJ13-62-2004)。
    6、《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75-2012)
    建筑概况:
     
    城市:泉州属于夏热冬暖地区
    建筑名称:泉州市北峰片区潘山小学
    节能措施:
    本项目建筑的窗面积不应过大,各朝向的窗墙面积比,北向不应大于0.45,东西向不应大于0.30,南向不应大于0.5。居住建筑外窗的可开启面积不应小于外窗所在房间地面面积的10%或外窗面积的45%,建筑的外窗气密性1-9层不低于国家标准GB/T7107-2000的第3级要求。
    本工程采用对比评定法进行节能设计初步计算,我方拟采用以下节能措施:
    建筑屋面保温隔热材料采用25mm厚挤塑板,导热系数入k≤0.03w/(m·k),蓄热系数Sk≥0.36w/(m2·k),容重30kg/m3,抗压≥250KPa;外窗保温措施类型采用普通铝合金门窗热反射镀膜玻璃,自身遮阳系数0.5,传热系数6.0 W/m2.K ;外墙保温措施采用180厚蒸压加气砼砌块。
     
    结构部分
    1、      设计依据:
    (1)《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
    (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6)《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
    (7)《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8)《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  
       (9)《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
     
    2、      设计荷载
    (1) 恒载及活载
    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取值。考虑附加恒载取1.5kN/m2,幕墙荷载取1.5 kN/ m2。楼面及梁柱等结构自重程序自动计算,混凝土容重取26kN/m3。楼面活载按规范取值,轻质隔墙取等代面荷载1.5kN/ m2。
    (2)地震作用:
    ?      本工程的设计基准期为50年,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为二级。
    ?      本工程为丙类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三组。
    (3)风荷载:
    ?      根据国家规范《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控制位移时取50年一遇的基本设计风压0.70KN/m2;配筋计算按基本风压的1.1倍取值。地面粗糙度为B类。
    ?      体型系数和风振系数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确定取值。
    3、      主要材料
    (1)混凝土
    结构构件混凝土梁板主要采用C30,柱墙采用C30~C50。钢筋混凝土容重取26 kN/m3,素混凝土、面层混凝土等容重按20 kN/m3。
    (2)钢筋
    钢筋选用HPB300、HRB335及HRB400,具体选用等级根据构件受力特征确定,容重取78.5 kN/m3。
    (3)钢材
    钢材选用Q345,容重取78.5 kN/m3。
    4、      结构体系
    4.1.      建筑构成
    本项目为多层小学,总建筑面积:18396.09m2;高度10~19米之间;校园的整体规划分为三个部分:办公区、教学区、运动区,各区域之间结构连接薄弱处拟设结构缝脱开,以消除抗震不利部位。
    其中运动区室内篮球场上方跨度较大,设计时此处结构构件按提高一级考虑其抗震措施。
     
    4.2.      结构构成
    4.2.1抗侧力体系
     
    综合建筑的功能和结构受力需求,均采用普通框架结构。
     
    4.2.2楼板体系
     
    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体系。
     
    4.2.3结构基础设计
     
    拟采用桩基础,最终基础形式待地勘报告结果出来后确定
     
    5、      结构分析软件
    采用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编制的多高层建筑结构空间有限元分析程序SATWE 2010(2012.5.25)进行结构计算、分析和比较。
    表 1 软件及应用情况
| 分析软件及版本 
 | 主要应用 
 | 
| SATWE 
 | 结构整体分析、内力组合及配筋 
 | 
     
    6、      结论
    综合前面各个方面的论述,结构方案主要具有如下优点:
    ?      安全、有效,体现了建筑与结构平立面的高度统一;
    ?      使用舒适,应建筑功能的需要,均采用框架结构。
    ?      结构材料运用充分考虑成本效益。
     
     
     
    给排水部分
     
    1、设计依据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8版》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9年版)
    《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GBJ 99—86)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1年版)
    《城镇给排水设计规范》GB50788-2012
    其它相关的国家及当地现行规范、标准。
    2、工程概况:
    本工程坐落在福建省泉州市江滨路东侧,307省道西侧。用地东侧为北低渠,北侧为24M规划道路,基地北侧、西侧分别为万科城一、二期项目。项目由一栋四层的教学楼、三层的活动用房、五层的办公及一栋二层的食堂组成。
    3、设计范围:
    用地红线内的室内外给排水及消防设计。
     
    4、给水:
    1)      水源:由小区周边市政道路引入两条DN100的给水管,在区内布置成环网,供应本项目所需生活及消防用水。市政给水管网压力为0.34Mpa。
    2)      生活用水量:本项目最高日生活用水量:18.43m3/d,最大时用水量:15.36m3/h
    3)利用市政水压直接供给。
    4)本项目设置一块总水表。
                   
    5、污水、雨水:
    本工程污水排放量同给水量。采用雨、污分流的排水体制,生活污水先经化粪池处理后,再排入市政污水管。
    按重现期2年,计算暴雨强度1742.815(1+0.585lgT) /(t+6.065)0.668,雨水经雨水斗、室外雨水口、室外雨水管网排入市政雨水管。
     
     
    消防专篇
    1、设计依据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
     
    2、概况:
    本工程坐落在福建省泉州市江滨路东侧,307省道西侧。用地东侧为北低渠,北侧为24M规划道路,基地北侧、西侧分别为万科城一、二期项目。项目由一栋四层的教学楼、三层的活动用房、五层的办公及一栋二层的食堂组成。
     
    3、系统选用及设置部位:
    1)      室外消火栓给水系统沿建筑物周边布置。
    2)      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设于教学楼、办公楼、活动用房及食堂各层。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