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当前位置:全部素材 > 建筑方案设计

《温州市杨府山·七都岛片区分区规划》(草案)规划说明书

序    言

    改革开放近二十年来,温州人自主改革,自担风险,自求发展,自强不息,大胆探索,不断突破。以机制创新为动力,经过十五年的第一次创业,又经过五年的第二次创业,温州的社会经济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按照市委、市政府二次创业的总体部署,温州市开展了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工作,城市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一批现代化的城市基础设施相继竣工一批优雅别致的城市住宅小区先后建成,一批布局合理的城市配套工程陆续落成整个城市形象已经大为改观,现代化都市气息日益浓厚。
    今年8月,根据国务院批复,温州市对全市实施了新一轮的辖区行政区划。鹿城区新的行政区划将七都镇等若干乡、镇、居委会并入,使之拥有了更大的空间和社会经济基础。鹿城区新的行政辖区面积294.0平方公里,是温州市发展最早、建成度最高的地区,是温州市多年来城市建设在探索中飞速发展的缩影。随着该区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人口迅速膨胀,不断突破规划的控制规模,土地过度开发、道路拥挤、公共设施短缺、市政设施不堪负荷,已给城市的正常运转造成负面影响。在新世纪到来之际,温州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建设辐射浙南、闽北的区域中心城市的现代化新温州的战略目标,城市建设的指导方针转向新区的集约开发及已建成区的整理工作。与此同时,新一轮的温州市总体规划又将中心城区的建设提上了日程,对杨府山·七都岛片区今后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和发展方向。这些新的情况,使杨府山·七都岛片区在全市的功能定位将发生重大变化。为了适应新的发展形势,解决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迫切需要编制杨府山·七都岛片区分区规划,需要尽快在分区规划这样一个中观层面上对杨府山·七都岛片区的整体发展提出相应的调整对策,确定未来发展的方向,控制总量、疏解人口、缓解交通、完善配套,提高整体环境质量水平,以适应二十一世纪温州城市发展的需求,并有效地指导下层次控制性规划的编制工作。
    为此,温州市规划局于2001年9月下旬委托我院与温州市规划院合作编制杨府山·七都岛片区分区规划。分区规划要依据城市总体规划的框架要求,在对片区发展进行定位的基础上,明确片区的发展方向及策略,落实并完善总体规划所确立的发展目标,提出整体的城市空间架构,为编制下层次奠定良好的基础,以指导杨府山·七都岛片区的进一步发展。
     
     

第一章、现状基本情况分析

一.鹿城区现状概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鹿城区是温州市目前的行政文化、金融中心、商贸中心,集中了一批商务机构、金融机构和酒店旅馆业设施,各种金融证券网点、商业零售网点和生活服务网点遍布全区。经过近20年的艰苦创业,全区经济社会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鹿城区商贸金融中心地位得到加强,辖区的经济规模和经济活动总量不断扩大,至2000年底,种类工商企业7468家,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10亿元。全市较大的商场、星级酒店、资金融机构全部集中在鹿城区,国内各大商业银行的分行也大都设在鹿城区。
                   鹿城区现状人口为62.03万,全区平均人口密度2110人/平方公里。
        鹿城区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口的持续增长与旧城建设用地不足存在严重的矛盾
    改革开放以来,鹿城区总人口年平均增长速度偏高,不断突破历次规划确定的控制规模。而城市建设又主要集中在旧城地区,致使旧城区人口密度和建设强度过高,建设用地已没有增加余地,因此,人口和城市用地矛盾极为显著。全区人口平均密度为2110人/平方公里,建成区人口平均密度为4943人/平方公里,旧城地区的人口密度更高。由于旧城区内建设用地不可能大幅增长,开发强度也已趋于饱和,容积率过高导致区内环境质量下降。因此,旧城东拓变得十分迫切,温州行政文化中心和杨府山·七都岛片区发展是鹿城区未来发展的关键。
     
    (二)鹿城区职能地位的改变使进一步的发展面临抉择
    根据《温州市总体规划(2000-2020)纲要》,鹿城区今后发展的主要职能是以生活、公共活动为主的城市中心的一个组成部分;旧城区内工业企业已经出现外迁现象,这一趋势还将继续加强。这种种新情况的出现,使鹿城区未来发展取向面临新的抉择,鹿城区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旧城区交通供应与交通需求严重失衡
    全区道路系统零乱,城市道路网络不健全,东西向主次干道多,南北向少,交通组织不便;主要道路和路口交通量饱和,堵塞严重;主次干道不足 。支路不成系统;停车场地严重不足,占道泊车现象严重;公共交通滞后。
    
(四)公共设施和市政配套设施不足
        中学、文化、环卫、消防、体育等公共设施和市政配套设施不足,地区差异大,分布不均衡。区级和街道级的文化设施不足,环卫等方面设施亦存在不足,体育设施严重短缺,市政设施压力过大。旧城区已是一个完全的建成区,这些设施的建设在土地的获得方式、时间等方面都存在操作问题,有待政策的解决。
     
    (五)环境问题急需有效的治理
        鹿城区内的环境污染问题:水系污染是第一大问题,以工业污水和城镇生活污水为主要污染源的有机污染类型,兼带重金属污染。二是以燃煤为主要污染源,以及日益严重的城市机动车辆尾气造成的大气污染。三是固体废弃物的处理日趋沉重。四是噪声污染居高不下。五是植被锐减,水土流失,土地退化和沙化。而市政设施的不足则是河道水网环境的重大隐患。长期粗放式的开发和建设对区内环境造成了巨大冲击,区内原有生态绿地多被破坏。河流治污、空气污染的治理、城市绿地的建设等将成为鹿城区环境建设的重点。

二.杨府山·七都岛片区现状概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      杨府山片区
    杨府山片由鹿城区的黎明街道(全部)、洪殿、蒲鞋市街道(绝大部分)及龙湾区的蒲州镇(极少部分)组成。规划区范围为,西起车站大道,东至锦绣路与瓯江交汇出,南临欧江,北临锦绣路,总用地面积为14.05平方公里,现状人口17.76万人。
    1.城市CBD职能与产业布局矛盾。
    本片区由于前二轮总体规划功能分区为杨府山工业区,原有城镇住宅隔杂在工业区之中,旧居住区内又办了不少家庭作坊。现有工业规模偏小,分布零散,基本上是工、商、住三合一作坊,缺乏集聚和规模效益。近年旧城拆建,迁移了不少工厂(用地达208公顷)到杨府山东部地区,同时又建了不少住宅区(用地达371公顷),造成工业与生活居住混杂的局面此,本次规划在城市CBD用地布局将面临诸多工业用地调整问题。那么如何处理它们相互之间,特别是与中心城区之间的关系就显十分重要。这个关系不仅体现在空间拓展的层次,基础设施的联建共享上,更体现在道路交通的衔接、用地布局的协调和环境生态的维持等方面,使它们之间不造成相互影响,而能相互促进,确保杨府山片区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保持可持续的良好态势。所以在规划用地布局时,不仅应与地区经济发展相适应,为城市CBD建设提供充足的拓展空间,更应注重城市中地区用地布局的协调,做到既有利于城市环境的改善,又能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
    2.道路交通西堵、东缺。
    尽管杨府山片区的城市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有了长足发展,并已初步构成了方格网型的城市道路框架。市政道路网密度为2.80公里/平方公里。从这个框架本身而言,道路宽度并不低。但一方面由于杨府山西部地区临近旧城,经济交往比较活跃,造成机动车拥有率较高,城区交通量大,而目前城区又比较缺乏相应的停车场所。这样就迫使机动车沿路停放现象严重,造成道路交通拥挤。引起交通矛盾的第二方面,还与城市的总体布局有关。功能分区不明确,整个旧城内部基本为一个商住混合区,这样就导致每条道路的性质均为综合性,在道路断面设置上就难以有针对性地进行组织,车行、人行及非机动车均要兼顾。这种道路功能的混杂,是造成杨府山西部地区交通压力过大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所以在进一步编制的城市规划中,还应有目的地分解旧城区的部分功能,拓展人们活动的城市空间范围,降低单位面积的人、车密度,真正解决当前交通矛盾突出这一问题。而东部地区虽然近年修建了江滨路、学院东路等城市主次干道,但支路建设未跟上,尚有不少断头路,未形成道路系统,影响道路的运行效率。
        3.公共配套设施欠缺。
    本片区公共服务设施十分欠缺,尤其在杨府山、蒲州一带造成生活居住不便。本片区的市政公用设施尚未配套,带来对局部地块开发建设的相当难度。
        4.环境污染,景观缺乏特色。
    杨府山片区经过这几年的努力建设,城市面貌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城市特色仍不够鲜明,公共绿地严重短缺,建筑形式杂乱,基本没有成规摸的居住小区和农民新村,整个城镇景观缺乏特色,城市品味还有待提高。特别是作为滨江城市地区,今后的城市建设更应注重环境品牌与特色的树立。如何利用瓯江、杨府山生态公园和纵横的水网等自然生态资源,突出环境特色来塑造片区良好的城市形象,建立鲜明的城市特性,提高城市建设品味就越显重要。
    本片区东端有全市性的垃圾填埋场,沼气化粪池,污水处理厂,造成对周围环境的严重污染。
    5.土地划拨零散,开发模式落后。
    近年来,随着鹿城区旧城建设的日趋饱和以及城市中心东移,杨府山地区成为新的的开发热点地区。但土地划拨零散,随意性较强,开发不成规模,影响城市土地的效益。
     
    (二)七都岛片区
    七都岛是瓯江下游近入海口的冲积岛屿,成陆年代不到2000年,平均海拔2.7m,岛屿岸线长18公里,总用地面积12.7km2。七都岛原属永嘉县的建制镇,今年行政区划调整后属鹿城区所辖。2000年,现状人口9747人,6个行政村,17个自然村,150个村民小组。
    由于交通等原因,七都岛目前主要呈现田园风光的形态,尚处在城市化初期的发展阶段,各类城市基础设施均未完善。主要自然灾害是台风与潮水、洪涝灾害最为突出。岛内地面标高主要在2.4米至5米之间,而历史最高潮位达7.35米,从长远发展考虑,需建百年一遇防洪堤。
     

第二章、宏观发展策略

一.温州市总体规划框架及要求

    (一)温州市功能定位: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商贸、工业、港口城市,浙江省南部的中心城市。
    (二)城市发展方向以旧城区为依托,东沿瓯江两岸发展,同时向西向南扩展。
    (三)城市布局结构:依照自然地形、生态保护的要求,以及经济发展的需求,将城市分成六,即鹿城片、瓯海片、龙湾-永强片、瓯北片、七里片、洞头片。各片区自成一体又相互联系,形成沿瓯江两岸相对独立、有机联系的组合型较大城市构架。。六个片区之间用自然山体、水体和规划绿楔等生态廊道分割。
    城市结构:双中心格局,即现中心城形成极核中心,在龙湾-永强建设付中心。在瓯海、瓯北、七里、洞头形成再次一级中心。
    (四)中心城区的主要职能:中心城区是全市的政治、商业、金融、文化科技中心、交通枢纽和高新技术扩散中心,突出发展以高新技术产业为重点的第二产业,用高新技术武装传统产业;加快发展以金融保险、现代商业、交通运输、房地产、旅游和信息服务为重点的第三产业,发展成为我国大区域物流、信息流的重要集散基地之一;加强科研机构、高教机构的研究与开发,鼓励企业内部的科技创新,强占若干技术制高点,形成自己的技术和创新扩散源,带动新兴产业的发展,形成温州大都市区内部的创新扩散中心;构筑温州信息港,并以此为中心建立骨干信息高速公路,各专业网为局域网与骨干网相连,实现大都市区内部的电信现代化,成为辐射浙西南、闽东北的区域中心城市。
    (五)建设重点:注重强化中心城市功能,进一步突出温州在省域城镇体系中的龙头地位。按照特大城市的要求,全面实施东移西扩、北联南接的发展战略,进一步拓展中心城市发展空间。到2005年基本完成城市新中心区建设,使其成为辐射功能强、现代气息浓、人居环境优,具有国内一流水准的新区。
    (六)规划目标:

  1. 形成现代化大城市的经济结构和综合实力,到规划期末国内生产总值和三次产业的结构比例接近国内一流大城市的相应水平。

  2. 形成具有现代化水平的温州中心城镇密集区雏形,到规划期末温州的城市化、工业化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确立影响全国、辐射浙南闽北的中心城市地位。

  3. 形成高水平全方位对外开发的经济体系,经济外向度明显提高。

  4. 形成比较成熟的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到规划期末,形成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分配制度、社会保

评星:
  • 0
  • 0

作品评论(0)

登录 后参与讨论
相关推荐:
本站所有资源由用户上传,仅供学习和交流之用;未经授权,禁止商用,否则产生的一切后果将由您自己承担!素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浏览:236 次数:0
下载:0.10 收藏:0
等级:
编号:128941 0
文件格式:word文档
文件大小:500KB
投稿:YYY 进入
上传时间:2016/8/24 15:05:50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您可能在找这些:

网站首页 典尚平台 建筑素材 三维模型 室内装修 视频素材网 上传教程 帮助中心 热门搜索 版权申明 关于我们 联系典尚

Copyright © 2000-2020 www.jzsc.net.粤ICP备07047611号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QQ:609470690 客服电话:0755-83549300 深圳市典尚风设计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16典尚平台 JZSC.NET

网站推荐使用腾讯、Chrome浏览器浏览,不推荐360,很卡

粤公网安备 44030302000908号

QQ咨询
推广分享
×
复制本页url网址

推广详情

如您已登录,分享网址将自动加载您的推广编号,您将获得2元/注册用户的奖励。

推广记录  积分记录

网站首页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