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当前位置:全部素材 > 建筑方案设计

温州市永强片次区域规划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02.6

第一章  规划前提

(一)规划背景

    《温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02020)》中确定,温州城市未来的主导发展方向为向东拓展,永强片是城市今后的主要发展建设用地、温州的城市次中心、现代化的沿海新城和工业发展的主战场
    受温州市人民政府委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温州市永强片片规划》,以期进一步细化城市总体规划中对永强片提出的基本思路与格局,指导城市新区的发展建设。

(二)规划期限

    本规划基准年为2000年,近期规划至2005年,远期规划至2020年。

(三)规划范围

    本规划的规划范围为西起茅竹岭和大罗山、北含灵昆岛、东抵海岸边、南至梅头镇,陆域面积约160平方公里左右。

(四)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2)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3)国标《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
    4)《温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02020)》
    5)温州市有关经济发展计划和相关规划

(五)规划原则

    1)贯彻和细化温州市城市总体规划提出的基本思路与格局,对各项用地和设施做进一步的统筹安排和设计。
    2)疏解老城职能建设城市新区,节约土地资源。
    3)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质量,保护自然景观资源,抑制有危害性的开发活动。
    4)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形成良好的投资环境。
    5)协调和安排开发建设的时序,增加实施的可行性和适用性。


第二章  区域基本情况

(一)地理位置

    永强片位于温州城区东部、龙湾区境内,西起茅竹岭和大罗山东缘,北含灵昆岛、与乐清市为界,东抵海岸边,南至梅头镇、与瑞安市为邻。面积约160平方公里左右。包括永中镇、龙湾镇、瑶溪镇、龙水镇、天河镇、沙城镇、灵昆镇和梅头镇。

(二)历史沿革

    温州市始建于东晋太守元年(公元323年),至今有1600多年的历史,素旷东瓯名镇,人才辈出,名胜古迹众多,现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永强片宋置盐场称永嘉场,永强之名由永场演变而来。明、清时,除今灵昆镇属玉环厅南乡二十都外,其余均属永嘉县华盖乡一、二、三、四都及膺符乡五都部分区域。民国前期为永嘉县第二区,民国34年(1945年)改为永强区。1949年5月解放后,仍为永强区,属温州市。1950年7月改属永嘉县。1992年,瓯海县并入温州市,改名为瓯海区,永强区改名为瓯海区永强片。2000年,温州行政区划调整后,永强片划归为龙湾区管辖。
    永强片有永昌堡(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张璁宗祠等著名的名胜古迹,是温州(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自然条件

1.气候

    永强片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
    1)风象:常年主导风向夏季为东南偏东风,冬季为西北风,年平均风速1.9米/秒,夏秋之交时受台风侵袭。
    2)气温:年平均气温17.9,无霜期272天。最冷月(1月)均温7'C,最热月(7月)均温27
    3)日照:年平均日照率42%,日照时数1860小时/年,太阳总辐射量110千卡/平方厘米.冬春日照弱。
    4)降水:年平均降水1695毫米,最大日降雨量355.9毫米(1981年)。早春常有低温阴雨天气,春寒倒春寒机率较高,春夏间多梅雨,夏天常有伏旱,夏秋间常有台风暴雨。

2.地质、地貌

    永强片陆域地势西高东低,大罗山位于片区西部,区内海拔大多在400米以下。
    永强北部属瓯江冲积兼海涨平原,海岸线长,海涂辽阔。地势平坦,河道纵横,黄海标高平均在3.0-4.0米,一般坡度为0.1%。片区东部滩涂因泥沙淤积而逐年向外延伸,其中北部瓯江口滩涂涂质较好,无机养盐丰富,往南则为开放性海涂,波浪急、泥沙位移大、滩涂向外发展快。

3.水文、水系

    永强片陆域主要河流为区域北部的瓯江和贯穿全境的永强塘河。
    瓯江是浙江省第二大河,干流总长388公里。
    永强塘河河道总长350公里,始于永强片南部天河镇与梅头镇交界处,向北至永中镇,分二支于蓝田陡门和龙湾陡门注入瓯江。河道平均宽度20米,水面面积452万平方米。
    永强片陆域全区河道皆源自大罗山,西南至东北流向,纵横交错,自成系统,形成永强塘河水系。大罗山山涧源短流急,平原地带河狭流急,蓄洪能力较差,倘逢台风暴雨,则水流漫溢,造成洪涝。如缺雨,便致断流,形成干旱。50年代开始在大罗山建造水库多处,以蓄水兴利。

4.地震

    根据地震历史资料和国家建委颁布的有关文件,永强片地震烈度属六度地区,历史上未发生过大的地震。

(四)资源状况

1.矿产资源

    水强片陆域发现的矿产资源有花岗石和高岭土。其中花岗岩储量较大,大多分布于大罗山区,如白水一带。近期可供开发的有50亿立方米。片区内的高岭土资源为当地陶瓷、电瓷工业发展奠定了基础。片区内其它建筑材料,如石子、黄沙等十分充足,蛎壳取之不尽。此外,黄石山在解放后有关部门曾经初测蕴藏稀有金属矿藏,贫富如何有待继续勘探。

2.能源

    永强片陆域能源资源相对贫乏,区内有一定的水力资源,现有天河、白水,双岙、青山、后坑、峰台、天柱、山门坑等十多座中小型水库,其中天河、白水、青山三处电站所组成的永强电站,是全片小水电骨干电站,但仅能作为片区能源的补充。其次,永强片具有相当的风能、潮汐能资源,但近期开发前途不大。

3,生物资源

    永强片沿海有广阔的滩涂,可大力发展青蟹、蛏子、文蛤、鳗鱼等水产养殖业,大罗山区又可发展经济林业,形成开发山海之利,大兴多种经营的发展格局,可为轻工业、食品加工业主产提供相应的物质基础。

4.文物及风景旅游资源

    永强片依山傍海、背山面水、山环水绕。有19公里长的人造海堤.以大罗山为背景,形成秀美壮阔的山水滨海景观。
    瓯海区自然景观总体结构是六山一水三分田,自然风景优美。北有灵昆岛和浙江省第二大河瓯江;西有大罗山城市郊园,其中有茶山和天柱山等大小山峰30多座,还有天柱寺、香山寺等众多名胜古迹;东有永强片滨海岸线,有19公里长的人造海堤,构成永强片得天独厚的滨海景观带。
    永强片人文景观主要包括名胜古迹,寺庙、革命纪念地,城镇景观、民俗风情等。其中永昌堡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城为长方形,有四个谯楼,环以护城河,用于抗击倭寇。张璁宗祠砖木结构,五进两间,祠前有照壁、牌坊。

(五)城市建设发展

    永强片现有永中镇、龙湾镇、瑶溪镇、龙水镇、天河镇、沙城镇、灵昆镇和梅头镇等八个城镇。
    根据温州市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报告,2000年11月1日,永强片范围内的人口总数为34.98万人,人口密度为2186人/km2
    由于永强片过去一直都是温州城市的郊区,因此区内村镇建设用地比例极高,占现状建设总用地的59.31%。放眼望去,大部分地区基本上都是村庄,建筑陈旧,结构老化,档次较低。且基础设施十分落后,道路体系尚未形成。各种建设沿路呈带状发展,布局混乱。如商业服务设施基本沿小街小巷呈带状分布,多为底层商业铺面,普遍规模较小;现有的农贸市场一般设在路、街、河道两侧或空地上,见缝插针影响居住环境;现有工业更是零乱分布,与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交错混杂,使得区内的环境质量较差,已经面临着比较突出的矛盾。


第三章  发展建设条件评价

(一)发展优势

1.经济殷实,民间资本雄厚

    改革开放以后,温州率先卷起了汹涌澎湃的市场经济大潮,成为中国市场经济的发源地之一。敢为人先、开拓进取的温州人,用自己的勤劳双手和智慧,创造了举世瞩目、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的温州模式,创造了经济活跃、民资殷实的物质文明。20余年间,温州市GDP总量增长了二十多倍。全市2000年GDP总值已达818.12亿元,人均GDP值11360元。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为温州城市的发展建设提供了强大的驱动力。
    温州的私营企业发达,民间资本雄厚。2000年,温州市个体和私营企业实现产值665.7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36.8%;股份合作制企业实现产值730.5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40.4%;如果包括带有私营性质的股份制和三资企业在内,温州市私营经济在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将达到91.9%。通常来讲,私营企业天然地具有不断拓展的冲动和冒险精神,能够较好地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逐步磨练出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出色的生产、营销组织能力。私营企业的发展程度是衡量城市经济活力的重要指数。最近,温州被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称为全球最具活力的城市之一。
    在未来永强新区的开发建设中,温州雄厚的经济实力和私营企业、民间资本的富足将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温州人敢想敢干敢为天下人先的精神和其遍布全球的市场营销网络,将为永强新区的迅速崛起提供坚实的基础。

2.区位得天独厚,交通便利

    永强地处温州城市的西大门,是杭台温沿海交通走廊上的重要节点,也是温州机场所在地、城市发展的门户地区。
    永强片的对外、对内交通条件都极为便利,距温州现状城市中心区不到20公里,北通乐清、南临瑞安,有温州机场、104国道、铁路货运站万吨级码头及规划中将要贯穿永强南北的沿海高速公路等重要的市级交通设施,区位优势十分明显。
    温州港是我国沿海20个主枢纽港之一,现拥有主要生产泊位16个,其中万吨级泊位4个。2000年货物吞吐量达859.44万吨。从长远发展看,温州港有条件发展成为深水大港,成为以国际、国内集装箱和大宗散货运输为主的多功能综合性、开放型的现代化枢纽港
    温州机场是华东地区重要的航空港,现已通航城市达58个,每周航班约200班。2000年完成客运吞吐量162.77万人次,货邮吞吐量3.17万吨,在全国139个营运机场中排名第21位和第23位,在华东地区32个营运机场中排名第8位。按照国家民航总局批准的温州机场总平面规划,温州机场将作为重要的国内干线机场,飞行区等级将由现4D提高到4E,近期(至2010年)旅客年吞吐量将为375万人次,远期(至2030年)将为1100万人次。机场终端总控制用地面积为1.85万亩。

3.有一定的工业基础

    永强片北有扶贫开发区,南有滨海工业园区(刚刚起步),并与瑞安一起在温州东南部沿海形成了产业发展带。其工业发展有相当的基础。加之温州市自改革开放以来,经过20多年的发展,在轻型加工制造业尤其是服装、鞋革、机电、塑料制品、印刷包装、灯具、打火机、眼镜、制笔等行业,已经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产业配套体系,出现了所谓的1小时经济圈,甚至半小时经济圈。这种较好的产业配套能力,是未来永强片工业园区、特别是滨海园区扩大招商引资、实现产业升级的有利条件。

4.规划和政策的引导性强

    《温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02020)》中确定,温州城市未来的主导发展方向为向东拓展,永强片是城市今后的主要发展建设用地、温州的城市次中心、现代化的沿海新城和工业发展的主战场。同时,开发建设永强也是实施建设现代化新温州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温州市政府十分重视并寄予厚望。
    由此,永强片区在温州城市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得以确立,并将在今后的五到十年中得到快速的发展。

(二)不利因素

1.缺乏高素质的管理和科技人才

    温州素来以发展小型轻加工为主,这种工业技术门槛低,长期以来对科学技术的忽视使得温州在科学研究、技术发展方面居于劣势。
    温州市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较少,人口平均受教育程度较低,科技和经营管理人才十分缺乏。根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温州市接受大专及以上教育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只有2.31%,接受高中和中专教育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只有9.19%,均低于同期全国3.61%和11.15%的比例。
    温州人才资源的相对不足严重制约了产业结构升级的步伐,同时产业结构的低层次化也导致高层次就业岗位的缺乏。目前,到温州上百万的外地劳动力主要从事低层次体力劳动,难以吸引外地高层次人才到温州工作。温州人才资源和人口素质低下的主要影响因素为:(1)重商轻文。受该传统思想的影响,导致温州整体教育水平偏

评星:
  • 0
  • 0

作品评论(0)

登录 后参与讨论
相关推荐:
本站所有资源由用户上传,仅供学习和交流之用;未经授权,禁止商用,否则产生的一切后果将由您自己承担!素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浏览:481 次数:0
下载:0.10 收藏:0
等级:
编号:128942 0
文件格式:word文档
文件大小:1.77MB
投稿:YYY 进入
上传时间:2016/8/24 15:06:20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您可能在找这些:

网站首页 典尚平台 建筑素材 三维模型 室内装修 视频素材网 上传教程 帮助中心 热门搜索 版权申明 关于我们 联系典尚

Copyright © 2000-2020 www.jzsc.net.粤ICP备07047611号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QQ:609470690 客服电话:0755-83549300 深圳市典尚风设计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16典尚平台 JZSC.NET

网站推荐使用腾讯、Chrome浏览器浏览,不推荐360,很卡

粤公网安备 44030302000908号

QQ咨询
推广分享
×
复制本页url网址

推广详情

如您已登录,分享网址将自动加载您的推广编号,您将获得2元/注册用户的奖励。

推广记录  积分记录

网站首页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