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技术经济指标
建筑总面积: 20000平方米
车站部分面积:
管理部分面积:
绿化长廊:
容积率:
覆盖率:
绿化率〔包括中庭部分面积〕:
二、总 体 设 计
龙阳路磁悬浮车站基地位于现有地铁2号线龙阳路的 侧,四周被三条规划中的道路和隔地铁2号线龙阳路站与龙东大道相望。在基地的西南侧被一个规划中的公交枢纽站占去很大一块,从而形成了一个狭长的在东南侧扩大到规划路边的较特殊的形状。磁悬浮线路的走向、高架的柱子在规划中已经明确,因而整个磁悬浮车站的站台层站厅层实际上也已经确定。分析旅客来源,在近期主要是以地铁2号线与磁悬浮之间的换乘为主,也有部分旅客出租车到达。远期这个地区公交枢纽站及铁路车站形成后,这一部分旅客的换乘会有相当的比例。在总体设计中以磁悬浮龙阳路站为主体,其与地铁2号线龙阳路的狭长地带用玻璃顶棚把二者联系起来,并构成一条绿色的长廊。磁悬浮车站管理部分单独地设置在基地的东南侧。在南侧基地边上开辟出一条路,作为近期乘出租车,旅游巴士到达与出发的车道边,供一部分旅客进出,结合公共枢纽站的规划,可把出发与到达的车道边分开,把出发与到达旅客分开,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交通体系。VIP贵宾、工作人员均有单独的入口进出。步行到达的旅客还可以从玻璃长廊两侧进入。
三、建 筑 设 计
平面设计
磁悬浮龙阳路站分为站厅层与站台层,平面设计首先要组织好旅客的各种流线关系。设计中旅客由地铁2号线换乘或乘出租车下车后进入站厅层,售票并经过检查后进入受付区,然后由自动扶梯进入站台层候车、出发。到达旅客由站台层经过夹层到达站厅层,然后可以换乘地铁2号线或乘出租车离开。今后随着此地区交通枢纽功能的开发,到达旅客也可以由夹层通过玻璃天桥到达出租车的车道边离开。远期由公交枢纽站进入磁悬浮车站站大厅的旅客也由预留的地道进入。磁悬浮的管理用房单独布置基地的东南角,布置有专用出入口,并有廊子与车站夹层相联,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夹层到达站台层与站厅层,设备机房布置在车站的两端。在龙阳路地铁2号线车站与磁悬浮车站之间的狭长地带,上部盖有玻璃顶棚,结合平面设计布置有绿化商店等,创造出一种轻松、愉快的空间感受,减少了换乘旅客的紧张感。贵宾使用的VIP房间布置在车站的东侧,并有专门的通道进出。平面中设置了三个VIP电梯,供贵宾上下。
立面设计
磁悬浮列车的速度、造型本身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它是高技术的象征,缩短了时间与空间的距离,磁悬浮车站要反映与表达这种理念,在内涵的达到一种联系,这是立面造型设计的初衷。
整个车站以一个椭园状的曲线包容了车站的站台层与站厅层,在功能上满足了车站对内部空间的要求,优美的曲线,光滑、精致的铝合金表面,精细的细部处理,无不使人与现代高技术联系在一起,代表着一种现代的文明。
在其有动感造型的两端设计有天窗,天窗的面积由大到小,划出一道优美的曲线,加强了这种动态的效果。而在内部站台层,磁悬浮列车进出站由暗到明、由明到暗,仿佛出入了一个时空隧道。磁悬浮龙阳路站的管理用房独立于车站之外,园形的构图与水平伸展的车站产生的对比,更加突出车站造型的特色。
剖面设计
结合站台层与站厅层的布置和立面造型设计,在两侧设计了一
个夹层,这种变化与流动的内部空间极具特色,也有别于其它轻轨车站。这个夹层在功能上也是前面所提到的满足今后本地区作为交通枢纽旅客换乘预留了可能性。夹层四周是贯通的,二端的联系通道标高不一致,今后可用自动扶梯或自动步道解决。在站台层的顶部设计有天窗,内部照明均匀和谐,符合候车旅客的心理要求。墙面作吸声处理,减少噪声。
底层层高虽然为8米,但由于磁悬浮轨道柱距为25米,要求梁的断面较大。结合此种具体情况,在平顶设计中表现出高度的变化,尽量使底层站厅层空间完整,具有相当的尺度,以符合交通建筑对室内空间的要求。
高差变化的地方均考虑有残疾人坡道或残疾人电梯。
消防设计
⑴ 总体
消防车道能够在磁悬浮车站之间环通,绿色长廊结合室内道路
布置设有消防车道,同时考虑有穿越车站站厅层的消防车道。
⑵ 单体
消防疏散
交通建筑万一发生火灾,旅客的及时疏散是至关重要的,标书
中要求5分钟疏散完800人,现设计的疏散楼梯到达部分的总宽度是8米,出发部分的总宽度为7米,均能在5分钟疏散完800人。
b、防火分区
由于交通建筑的特殊性,大空间无法进行防火分区,设计中可
借鉴浦东机场航站楼的经验,与消防主管部门协商,共同制定消防对策。
c、排烟
在站厅层设有机械排烟装置,在站台层上部钢结构屋架上设置
有排烟天窗,排烟天窗与消防控制中心相联系,在一旦发生火灾时,能自动打开排烟天窗,此排烟天窗也可作为春秋季节的自然通风。
四、结 构 设 计
拟建工程由站台和控制中心二部分组成。
站台长240m,宽约40m,沿长度方向有二条高架的磁悬浮列车
轨道通过,由于建筑长度较长,拟设伸缩缝将其划分为三到四个独立的结构单元。楼层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所有梁柱均与列车轨道支承结构脱开;屋顶剖面为优美的椭圆形大跨度结构,采用钢结构,由三部分组成,其中二端由二根出平面斜杆和弧形钢梁形成三角锥体系,中间为铰接于三角锥顶点的月牙形索拱桁架,三角锥为一稳定的抗侧力体系,用以承受索拱桁架传来的推力和水平地震力,索拱桁架平面位置位于二根柱轴线之间,下弦为一施加预应力的拉索,施加预应力的目的一是为了保证下弦在所有荷载组合情况下均处于受拉状态从而使其断面较小,一是为了增加屋面结构的刚度以使其变形较小。
控制中心为二层园形建筑,楼层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屋面为钢结构。
基础均为柱下桩基,桩型另定。
五、给排水设计
设计依据
a、根据建筑工种提供平面、剖面图。
b、现行给水、排水、消防工程设计规范。
给水系统
给水水源由车站室外市政给水管接来,根据室外市政给水管网
压力来进行给水系统设计,当市政给水管压力足够,则车站生活给水由市政给水管直接供给,反之在车站底层机房内设置蓄水池,并设置变频恒压给水装置以供车站生活用水。
消防
室内消火栓系统
在车站各层面均布设置消防箱,以保证二股消火栓出水的充实
水柱到达车站的任何一点,消防水泵设置于车站底层水泵房内,消防给水管道呈环状布置并设置水泵接合器。
b、自动喷淋系统
在车站室内公共场所,办公室等处均设置自动喷淋系统。分区
域设置报警阀、自动喷淋系统加压水泵设置于车站底层水泵房内。系统还须设置水泵接合器。
c、气体灭火系统
在车站内的重要工艺设备用房及中央控制室内设置气体灭火系
统。
d、室外消防
在车站室外,消防给水管呈环状布置并均布设置地上式三出口
消火栓。
排水
室内排水采用污、废水合流制,污、废水由重力排至室外,屋
面雨水采用内排水系统,室外排水采用污、废水与雨水分流制。生活污、废水接入城市污水管,雨水在总体上经汇流后排入城市雨水管。
六、电 气 设 计
1、设计依据
电气系统设计及设备装置将按照国家有关电气设计技术规范、
建筑防火规范及国家电气技术委员会标准进行。
2、负荷情况及供配电系统
按照建筑师的方案设计内容,估算出本工程的用电负荷为
2400KVA。
其中:空调用电为1100KVA
电力用电为300KVA
照明、插座等用电为1000KVA
考虑到各用电负荷的同期使用情况,大楼实际计算负荷为2160KVA。
本工程一般市电供电为二路独立的10KV,50Hz电源,电源拟由当地供电部门埋地用专线引入。
考虑在底层设置一座10KV变配电站,10KV电源经降压成380/220V电源后向分布在楼内各用电负荷配电。
二路10KV电源为单母线供电,中间设联络,每路电源各带1台2000KVA,10/0.4KV变压器。
在10KV进线侧设置用电负荷计量表,计量在10KV侧。
在380V低压侧,每二台不同回路变压器间将设置手/自动母联开关。当一台变压器故障停电时,另一台变压器可在启动强制风冷时承担全部负荷供电。
每一10/0.4KV变压器之低压侧将设置功率因数自动补偿装置,
使低压侧功率因数大于0.9。
10KV断路器的继保,操作电源为直流110V,站内将设置110V
直流电源柜。
3、负荷分类
本工程内所有消防设施、楼宇监控中心、安保、通讯、事故照
明等均作为一类重要负荷,其余部分之电源将作为二、三类负荷。
4、变配电系统之继保方式
10KV系统采用过电流及电流速断保护,相/相短路保护。对于
380V来源断路器(变压器低压侧配出)将是电子跳闸,有过负荷长时间延迟保护。
防止低于10Ie短路的短时延保护。
防止高于12Ie短路的瞬时保护等。
5、供配电及敷线
由各分变配电站配出之380V低压电源主要采用树干及放射式配
电方式,对各用电点供电。
对一类重要负荷,将采用一路市电电源同时送至终端配电箱自
切供电。
380V供电干线中,电流超过630A的采用母线槽供电,630A及
以下干线,则采用高阻燃铜芯交联绝缘电缆设于电线槽或穿管敷设。
对应急设施的配电线采用耐火型,其余均为阻燃型。
6、照明设计
一般照明系统包括办公、候车厅、大堂等公共地方将配合建筑
师设计要求而制定所需照明灯具、安装方式,各区域的照明度将参照国内及国际标准参数而设计。
各室内场所设定照度如下:
候车大厅 250Lx
公共场所 250Lx
办公 400Lx
入口大厅 250Lx
走道 170Lx
机电设备房 150Lx
停车处 90Lx
室外车道及入口等处设置路灯,室外绿化区设置庭院灯。
事故照明及诱导灯将安装于规范所需的地方,事故照明灯将分置于正常照明灯之间。
所有公共场所的照明控制采用集中区域/综合开关控制,由BAS统一管理。
7、防雷、保安
防雷系统将会采用传统的笼式防雷保护,在屋顶设避雷带,利
用桩基钢筋网构成联合接地体,接地电阻<1<>W。
保安措施,采用TN-S接地保护系统,电气回路中将设置专用接地线(PE线)。
对各级配电系统将装设电涌保护装置。
8、火灾报警系统
本工程内将设置火灾报警控制系统(FAS),系统为公共性的分
区域的、电气监控的、智能型多功能综合系统,包括智能光电、温、烟探测器、手报器、疏散警铃、广播,排烟、正压送风、防火门及消防设施的控制。
所有的火灾探测系统均将置备有区域地址定位的探测设施,设
施将被安装在规范所需的所有地方。
火灾报警控制系统主机将设置在首层监控中心内,与楼宇自控
系统合用房间。
9、楼宇自控系统
本工程将设置楼宇自控系统(BAS),该系统将对各场所的主要
机电设备(如空调、送排风、给排水、配电及照明)进行监察、控制、管理和工作状况记录等多种操作,能达到集中管理,高效迅速,节能等目的。
系统将由中央监控系统和下级若干个直接数字式分站控制器组成。
七、暖 通 设 计
本工程总建筑面积约20,000M2,地上共2层,局部3层。其中一层为站厅层,二层为站台层,另有一三层管理办公层。由于列车进站后二端封闭,故站厅层及站台层均要求设置空调系统。本工程暖通空调的设计范围为以上这些部分的空调、通风及防、排烟设计。
1、设计依据:
a、《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45-95
b、《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J19-87
c、民用建筑采暖通风设计技术措施
d、建筑所提经方案审批后的资料.
2、空调设计参数:
a、室外空气计算参数
夏季:夏季空调干球温度34.0℃ 湿球温
本站所有资源由用户上传,仅供学习和交流之用;未经授权,禁止商用,否则产生的一切后果将由您自己承担!素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