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达广场文化景观初探
[集美万达广场文化景观实施总结]
发布时间:2013-06-07 作者:高振江 来源:万达商业规划院景观所
董事长在2012年工作总结中对万达广场的品质提升有明确指示,要求在文化内涵上下功夫。万达广场景观环境是吸引人流的重要空间,自然环境与当地文化的结 合可以反应当地最具人文价值的文化景观,在获得当地认同感的同时,又能挖掘当地文化内涵,丰富景观的生命力,从整体上提升景观品质。美国学者索尔 (Sauer,1989-1975年)在《文化地理的新近发展》(1972)一文中,把文化景观定义为“附加在自然景观上的人类活动形态”,文化景观是地 面上可以感觉到的人文现象的形态。特点鲜明的当地文化特征与所在区域自然环境结合后,人的活动就有了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同时也能造就个性鲜明的万达广 场,从而将万达广场的整体品质推向新的台阶。
厦门集美万达广场位于集美大学城旁,人文环境浓厚。建筑采用鲜明的嘉庚建筑风格,形式和颜色都具有闽南特色。景观环境在整体上要与嘉庚风格主题相呼应,同 时根据商业业态布局对景观空间做出合理划分,最终形成了符合商业景观特点,又与建筑一起形成嘉庚风格鲜明的主题文化景观。

集美建筑
一、呼应建筑主题,确定景观文化特色
集美万达广场的建筑设计采用个性特征鲜明的嘉庚风格,,“嘉庚建筑”大多采用传统的主体突出、对称、一字排开的布局,风格多是西方与南洋建筑相结合的屋 身、立面,采用券拱外廊与拼花、细作、线脚等形式;屋顶及装饰则为闽南传统建筑艺术的设计符号,由此形成了中式(闽南式)屋顶与西式屋身结合的独特建筑风 格。景观为烘托建筑,确定了以体现闽南文化为主题的设计基调。整体颜色采用闽南红砖的红色与立面呼应,材料上也在局部采用了当地的闽南红砖。景观雕塑和小 品总体上大量采用了闽南的文化元素,突出地域特色。建筑立面的陶土花格及胭脂砖的元素在景观地面、灯具、花钵等小品上都有呼应,强化了整体主题,也深度挖 掘了当地文化的深刻内涵。
二、突出室外金街互动与文化特征
室外金街的建筑立面设计具有明显的嘉庚建筑特色。室外金街将闽南屋顶特色与西式屋身巧妙糅合,形成闽南古民居“飞檐翘脊”屋顶和西洋“白墙石柱”屋身结 构。嘉庚建筑的整体、局部和细节之美,折射出陈嘉庚先生尊重自然、以人为本的建筑观。在细部的处理上,充分利用闽南地区盛产各色花岗岩和轴面红砖的优势, 充分发挥闽南能工巧匠地创造性,以镶嵌、叠砌的高超技艺,在柱头梁底、门楣窗楣、墙面转角、外廊立柱上拼饰图案,配搭色彩,进一步提升了校舍建筑的整体美 感,展示了嘉庚建筑的细节之美。景观环境中,地面采用与闽南红砖类似的石材作为铺装基底,划分了很多小空间,活跃了商业氛围。惠安女的雕塑群作为贯穿整个 金街的主题,体现了惠安女日常生活场景,深化了闽南文化主题,又能增加人与景观的互动。灯具设计上也也能用了建筑花格的形式,整体金街风格统一,文化景观 特点鲜明。

金街惠安女情景雕塑群
三、特殊区域的商业文化空间营造
集美万达广场东侧有一条通往室外金街的道路,设计狭长,并不容易看到金街入口,景观如不做处理吸引人流,金街经营必将面临严峻问题。根据景观整体风格,一 侧采用闽南风格明显的景观灯柱阵列排列,视线端头采用嘉庚建筑风格的牌坊作为道路端头的视觉焦点,体现集美金街的字样,吸引人流进入到金街。道路两侧分别 采用了嘉庚风格的花钵和座椅的组合,景观节奏明确,处处体现文化细节。

道路旁阵列灯柱与端头牌坊

金街入口
集美万达广场在当地文化挖掘上与建筑风格保持一致,整体主题统一协调。景观主题和细节上均体现了闽南当地的文化特色,景观空间被浓浓的文化氛围所包裹,文化景观贯穿在整个商业活动空间中,丰富的内涵和有趣的细节,让人能流连忘返。

景观灯柱

金街铺装
结语:万达广场文化景观是落实董事长关于品质提升的重要内容,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景观才是最具有特色和最具有生命力 的景观。文化景观的实现需要建筑设计之初要有鲜明的当地文化特色,景观环境才能更好的烘托建筑,成为建筑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万达广场景观在董事长的指示 下和规划院各级领导关于景观要有文化主题的要求下,景观所在万达广场文化景观上做出了有益的创新尝试。

福州仓山

成都金牛

厦门集美
从2011年福州仓山的茉莉花主题景观到2012年成都金牛熊猫主题景观到2013年厦门集美嘉庚主题景观,从表象性的模仿到当地人文文化的深刻体验,一 步一个台阶,稳步创新,不断挖掘和体现具有文化内涵的景观,将最具地域特色的文化创新融合到景观环境中,持续不断的提升万达广场文化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