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广州亚运会亚运村规划设计方案竞赛(方案一)
亚运村鸟瞰图
一、广州新城规划控制区——岭南水城
1、规划定位:广州的CBD副中心城市,是面向珠三角的企业总部基地,生态旅游、休闲度假基地和岭南文化展示地,是具有“岭南水城”特色的宜居城市。
2、功能结构:两区、两心、两轴、两带、九组团。
3、土地利用模式与规划
(1)以TOD模式为主,强化土地利用与城市交通,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2)辅以SOD模式,进行土地利用的集中式布局。
(3)以EOD与AOD模式构筑支持,有机延续新城空间肌理与格局,打造健康宜居水城。
(4)培育城市策略性增长地区,合理确定土地利用的结构与建设时序。
(5)坚持公共开发主导的开发机制,由城市政府主导控制和经营新城土地和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并在新城建设中增进政府与市场良性互动,形成合力。
土地利用规划图
规划结构图
二、亚运村修建性详细规划
1、整体构思
(1)水网交织,营造水乡风貌;
(2)形成“T”形景观轴线,体现发展秩序感;
(3)用流畅的建筑空间,营造舒适的生活环境;
(4)合理的布局结构,利于赛时赛后的功能转换;
(5)营造沿水系发展的公共建筑景观带。
2、总体设计
(1)媒体村规划
媒体村布置于用地西部,与京珠高速设置145米的绿化隔离带,内部配套完善。利用绿化隔离带建设临时生态停车场,可以满足赛时的停车需求。南面的新闻中心可以为媒体提供最便捷、高效的服务。
(2)运动员村规划 运动员村位于用地的中部,包括公共区、国际区、运动员公寓以及提供后勤服务的中学和小学配套设施。
(3)体育公园
充分体现“岭南文化”的特色,以水为核心理念,以体育为主题,创造亲水型、生态型景观格局。体现传统文化、休闲文化、时代特征和现代生活。
3、绿地系统规划设计
(1)建立“水”和“绿”的网络。
(2)构筑以小浮莲岗为中心的东西景观轴线。
(3)营造滨水线型空间景观。
4、道路交通规划设计
(1)连续、畅通的交通
(2)和谐的交通;
(3)可持续发展的交通。
赛时总平面图
赛后总平面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