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当前位置:全部素材 > 规范图集 > 图标图集

前言本规范是根据设部《2007年工程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第一批)》(标[2007]125号文件)的要求,由中国筑设计研究院会同有关设计、研究和教学单位编制而成。本规范主要内容:1、总则:2、术语:3、安全与防灾:4、给水设施:5、垃圾收集与处理:6、粪便处理:7、排水设施:8、道路桥梁及交通安全设施:9、公共环境:10、坑塘河道:11、历史文化遗产与乡土特色保护:12、生活用能。本规范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本规范由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中国筑设计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在执行过程中,请各有关单位及时将实践中的意见和议反馈给中国筑设计研究院(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车公庄大街19号,邮政编码:100044),以便修订时参考。本规范主编单位:中国筑设计研究院本规范编拉筑J.NE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中国城市设研究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武汉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本规范主要起草人:方明赵辉邵爱云单彦名杜白操马东辉赵志军徐海云潘力军邵辉煌冯駜陈敏杜遂傅晶魏保军郭小东苏经宇崔招女刘学功李艺黄文雄王友斌王俊起白芳徐贺文陈雄志仝德良潘一玲董艳芳冯新刚理躓素衬网Z.ZC.ET
1总则1.0.1为提高村庄整治的质量和水平,规范村庄整治工作,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和农村人居环境质量,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设,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制定本规范。1.0.2本规范适用于全国现有村庄的整治。1.0.3村庄整治应充分利用现有房屋、设施及自然和人工环境,通过政府帮扶与农民自主参与相结合的形式,分期分批整治改造农民最急需、最基本的设施和相关项目,以低成本投入、低资源消耗的方式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防止大拆大、破坏历史风貌和资源。1.0.4村庄整治应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分期分批进行:并应充分传承当地历史文化传统,防止违背群众意愿,搞突击运动。并应符合下列基本原则:1充分利用已有条件及设施,坚持以现有设施的整治、改造、维护为主,尊重农民意愿、保护农民权益,严禁盲目拆农民住宅:2各类设施整治应做到安全、经济、方便使用与管理,注重实效,分类指导,不应简单套用城镇模式大兴土木、铺张浪费:3根据地经济社奏发展水平、农民坐产方式与生活惯结合浓村人及村庄发展的长期趋势,科学制定支持村庄整治的县域选点计划:4综合考虑整治项目的急需性、公益性和经济可承受性,确定整治项目和整治时序,分步实施:5充分利用与村庄整治相适应的成熟技术、工艺和设备,优先采用当地原材料,保护、节约和合理利用能源资源,节约使用土地:6严格保护村庄自然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遗产,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严禁毁林开山,随意填塘,破坏特色景观与传统风貌,毁坏历史文化遗存。1.0.5村庄整治项目应包括安全与防灾、给水设施、垃圾收集与处理、粪便处理、排水设施、道路桥梁及交通安全设施、公共环境、坑塘河道、历史文化遗产与乡土特色保护、生活用能等。具体整治项目应根据实际需要与经济条件,由村民自主选择确定,涉及生命财产安全与生产生活最急需的整治项目应优先开展。村庄整治应符合有关规划要求。当村庄规模较大、需整治项目较多、情况较复杂时,应编制村庄整治规划作为指导。1.0.6村庄整治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罚素前网Z.Z0.NE]
2术语2.0.1村庄整治village rehabilitation对农村居民生活和生产的聚居点的整顿和治理。2.0.2次生灾害secondary induced disasters自然灾害造成工程结构和自然环境破坏而引发的连锁性灾害。常见的有次生火灾、爆炸、洪水、有毒有害物质溢出或泄漏、传染病、地质灾害等。2.0.3基础设施infrastructures维持村庄或区域生存的功能系统和对国计民生、村庄防灾有重大影响的供电、供水、供气、交通及对抗灾救灾起重要作用的指挥、通信、医疗、消防、物资供应与保障等基础性工程设施系统,也称生命线工程。2.0.4浊度turbidity反映天然水及饮用水物理性状的指标,是悬浮物、胶态物或两者共同作用造成的在光线方面的散射或吸收状态,也称浑浊度。网绕高e.NE可2.0.6堆肥composting在有氧和有控制的条件下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对分类收集的有机垃圾进行的生物分解过程,制作产生肥料。2.0.7粪便无害化处理feces harmless treatment有效降低粪便中生物性致病因子数量,使病原微生物失去传染性,控制疾病传播的过程。2.0.8卫生厕所sanitary latrine有墙、有顶,厕坑及贮粪池不渗漏,厕内清洁,无蝇蛆,基本无臭,贮粪池密闭有盖,粪便及时清除并进行无害化处理的厕所。2.0.9户侧household latrine供农村家庭成员便溺用的场所,由厕屋、便器、贮粪池组成。2.0.10水冲式厕所water closed latrine具有给水和完整的排水设施的厕所。2.0.11人工湿地artificial wetland人工筑成的水池或沟槽,底面铺设防渗漏隔水层,填充一定深度的土壤或填興尚理筑素前阀Z.ZC.ET
料层,种植芦苇类维管束植物或根系发达的水生植物,污水由湿地一端通过布水管渠进入,与生长在填料表面的微生物和水中溶解氧进行充分接触而获得净化。2.0.12生物滤池biological filter污水处理构筑物,内置填料做载体,污水由上往下喷淋过程中与载体上的微生物及自下向上流动的空气充分接触,获得净化。2.0.13稳定塘stabilization pond污水停留时间长的天然或人工塘。主要依靠微生物好氧和(或)厌氧作用,以多极串连运行,稳定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2.0.14表面水力负荷hydraulic surface loading每平方米表面积单位时间内通过的污水体积数。2.0.15坑塘pit-pond人工开挖或天然形成的储水洼地,包括养殖、种植塘及湖泊、河渠形成的支汉水体等。2.0.16滚水坝overflow dam高度较低的溢流水坝,控制坝前较低的水位,也称滚水堰。2.017塘堰mt世eso筑J.NE山丘区的小型蓄水工程,用以拦蓄地面径流,供灌溉及居民生活用水,也称塘坝。2.0.l8历史文化遗产cultural heritage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遗址、(构)筑物、村庄格局。2.0.19历史文化名村historic village由设部和国家文物局公布的、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并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革命纪念意义,能较完整地反映一定历史时期的传统风貌和地方民族特色的村落。2.0.20生物质成型燃料biomass briquette将农作物秸秆、农林废弃物、能源作物等生物质通过高压在高温或常温下压缩成热值达11932~18840kJ/kg的高密度棒状或颗粒状的燃料。2.0.21太阳房solar house依靠筑物本身构造和筑材料的热工性能,吸收和储存太阳光热量,满足使用需要的房屋。興尚览Z.Z沁
3安全与防灾3.1一般规定31.1村庄整治应综合考虑火灾、洪灾、震灾、风灾、地质灾害、雷击、雪灾和冻融等灾害影响,贯彻预防为主,防、抗、避、救相结合的方针,坚持灾害综合防御、群防群治的原则,综合整治、平灾结合,保障村庄可持续发展和村民生命安全。3.1.2村庄整治应达到在遭遇正常设防水准下的灾害时,村庄生命线系统和重要设施基本正常,整体功能基本正常,不发生严重次生灾害,保障农民生命安全的基本防御目标。3.1.3村庄整治应根据灾害危险性、灾害影响情况及防灾要求,确定工作内容,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火灾、洪灾和按表3.1.3确定的灾害危险性为C类和D类等对村庄具有较严重威胁的灾种,村庄存在重大危险源时,应进行重点整治,除应符合本规范规定外,尚应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规定进行防灾整治和防灾设,条件许可时应纳入城乡缘合*楚筑表3.1.3灾害危险性分类灾害危险性划分依据ABD灾种地震地震基本加速度a(g)a<0.050.05≤a<0.15<>0.15≤a<0.3<>a≥0.3基本风压%(KN/m2)房<0.3<>0.3≤%<0.5<>0.5≤%<0.7<>%≥0.7易发区、地质环境条件地质地质灾害分区一般区危险区为中等和复杂程度基本雪压S(KN/m2)S<0.3<>0.45>S≥0.30.6>5S≥0.45S≥0.6冻融最冷月平均气温(°C)》>0°C0°C-5°C-5°C-10°C<-10°c<>2除第1款规定外的一般危险性的常见灾害,可按群防群治的原则进行综合整治:3应充分考虑各类安全和灾害因素的连锁性和相互影响,并应符合下列规定:I)应按各项灾害整治和避灾疏散的防灾要求,对各类次生灾害源点进行综合整治。2)应按照火灾、水灾、毒气泄漏扩散、爆炸、放射性污染等次生灾害危险源的种类和分布,对需要保障防灾安全的重要区域和源点,分类分级采取防护措施,综合整治。3)应考虑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灾后流行性传染病和疫情,立临时隔离、救治设施。3.1.4现状存在隐患的生命线工程和重要设施、学校和村民集中活动场所等公共筑应甄素前网Z.ZC
进行整治改造,并应符合现行标准《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冻土地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JGJ118等的要求。存在结构性安全隐患的农民住宅应进行整治,消除危险因素。31.5村庄洪水、地震、地质、强风、雪、冻融等灾害防御中,宜将下列设施作为重点保护对象,按照国家现行相关标准优先整治:1变电站(室)、邮电(通信)室、粮库(站)、卫生所(医务室)、广播站、消防站等生命线系统的关键部位:2学校等公共筑。3.1.6村庄现状用地中的下列危险性地段,禁止进行农民住宅和公共筑设,既有筑工程必须进行拆除迁,基础设施线状工程无法避开时,应采取有效措施减轻场地破坏作用,满足工程设要求:1可能发生滑坡、崩塌、地陷、地裂、泥石流等的场地:2发震断裂带上可能发生地表位错的部位:3行洪河道:4其他难以整治和防御的灾害高危害影响区Z,J.NE3.1.7对潜在危险性或其他限制使用条件尚未查明或难以查明的设用地,应作为限制性用地。3.2消防整治3.2.1村庄消防整治应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积极推进消防工作社会化,针对消防安全布局、消防站、消防供水、消防通信、消防通道、消防装备、筑防火等内容进行综合整治。3.2.2村庄应按照下列安全布局要求进行消防整治:1村庄内生产、储存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工厂、仓库必须设在村庄边缘或相对独立的安全地带,并与人员密集的公共筑保持规定的防火安全距离。严重影响村庄安全的工厂、仓库、堆场、储罐等必须迁移或改造,采取限期迁移或改变生产使用性质等措施,消除不安全因素:2生产和储存易燃易爆物品的工厂、仓库、堆场、储罐等与居住、医疗、教育、集会、娱乐、市场等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50m,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烟花爆竹生产工厂的布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爆破器材工厂设计安全规5理筑素前阀Z.ZC.ET
范》GB50089的要求。2)《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规定的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和罐区应单独布置在规划区常年主导风向下风或侧风方向,并应考虑对其他村庄和人员聚集区的影响:3合理选择村庄输送甲、乙、丙类液体、可燃气体管道的位置,严禁在其干管上修任何筑物、构筑物或堆放物资。管道和阀门井盖应有明显标志:4应合理选择液化石油气供应站的瓶库、汽车加油站和煤气、天然气调压站、沼气池及沼气储罐的位置,并采取有效的消防措施,确保安全。燃气调压设施或气化设施四周安全间距需满足城镇燃气输配的相关规定,且该范围内不能堆放易燃易爆物品。通过管道供应燃气的村庄,低压燃气管道的敷设也应满足城镇燃气输配的有关规范,且燃气管道之上不能堆放柴草、农作物秸秆、农林器械等杂物:5打谷场和易燃、可燃材料堆场,汽车、大型拖拉机车库,村庄的集贸市场或营业摊点的设置以及村庄与成片林的间距应符合农村筑防火的有关规定,不得堵塞消防通道和影响消火栓的使用:6村庄各类用地中筑的防火分区、防火间距和消防通道的设置,均应符合农村筑防火的有关规定:在人密集地区应规划布置避难区域:原有耐火等级低、相互毗连的筑密集区或关面积棚护区应采取防火分隔、提高耐火性能,开辟防火隔离带和消防通道,增设消防水源,改善消防条件,消除火灾隐患。防火分隔宜按30~50户的要求进行,呈阶梯布局的村寨,应沿坡纵向开辟防火隔离带。防火墙修应高出筑物50cm以上:7堆量较大的柴草、饲料等可燃物的存放应符合下列规定:1)宜设置在村庄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侧或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2)当村庄的三、四级耐火等级筑密集时,宜设置在村庄外。3)不应设置在电气设备附近及电气线路下方。4)柴草堆场与筑物的防火间距不宜小于25。5)堆垛不宜过高过大,应保持一定安全距离:8村庄宜在适当位置设置普及消防安全常识的固定消防宣传栏:易燃易爆区域应设置消防安全警示标志。3.2.3村庄筑整治应符合下列防火规定:1村庄厂(库)房和民用筑的耐火等级、允许层数、允许占地面积及筑构造防火要求应符合农村筑防火的有关规定:2既有耐火等级低的老筑有条件时应逐步加以改造,采取提高耐火等级等措施6興尚理野素前网Z.ZC.ET
评星:
  • 0
  • 0

作品评论(0)

登录 后参与讨论
相关推荐:
本站所有资源由用户上传,仅供学习和交流之用;未经授权,禁止商用,否则产生的一切后果将由您自己承担!素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浏览:90 次数:3
下载:免费下载 收藏:0
等级:
编号:194509 3
文件格式:pdf文本
文件大小:522.33KB
投稿:1001 进入
上传时间:2022/8/11 12:20:14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您可能在找这些:

网站首页 典尚平台 建筑素材 三维模型 室内装修 视频素材网 上传教程 帮助中心 热门搜索 版权申明 关于我们 联系典尚

Copyright © 2000-2020 www.jzsc.net.粤ICP备07047611号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QQ:609470690 客服电话:0755-83549300 深圳市典尚风设计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16典尚平台 JZSC.NET

网站推荐使用腾讯、Chrome浏览器浏览,不推荐360,很卡

粤公网安备 44030302000908号

QQ咨询
推广分享
×
复制本页url网址

推广详情

如您已登录,分享网址将自动加载您的推广编号,您将获得2元/注册用户的奖励。

推广记录  积分记录

网站首页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