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当前位置:全部素材 > 规范图集 > 图标图集

GB/T36670-2018城市道路交通组织设计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城市道路交通组织设计的原则、内容、流程、主要方法和实施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城市规划道路、现有道路以及改扩道路的交通组织设计。其他道路的交通组织设计可参照执行。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5768(所有部分)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14886道路交通信号灯设置与安装规范GB50220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647城市道路交叉规划规范GB50688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GB51038城审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典可城系焖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交通组织设计design of traffic operation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规范,综合运用交通工程技术,用以改善道路交通秩序、保障道路交通安全、提高道路交通运行效率的设计工作。3.2交通性道路arterial road以服务通过性交通为主的道路,主要承担片区之间交通、过境交通、货运交通等,机动车行驶速度快、流量大、沿线的干扰小。3.3生活性道路local street以服务沿线地块进出交通为主的道路,机动车行驶速度较慢、流量较低、沿线车辆进出或行人过街交通较频繁。3.4单向交通one-way traffic单行交通在规定的时间和路段,全部或部分车辆只能按同一方向行驶的道路交通组织形式。3.5流向比flow direction ratio道路上主要交通流向的交通流量与对向交通流量之比。蜀素前网Z.Z沁.ET
GB/T36670-20183.6可变导向车道reversible lane在平面交叉,根据交通流需求可改变车辆前进方向的导向车道。[GB14886-2016,定义3.1.6]3.7潮汐车道tidal flow lane在道路路段,根据交通流需求可改变车辆行驶方向的车道。[GB14886-2016,定义3.1.7]4一般规定4.1基本要求4.1,1城市道路交通组织设计的目的是促进道路交通条件、交通运行方式与交通流特征及需求相适应,以推动相关道路行人与车辆有序、安全流动。4.1.2交通组织设计应根据城市道路条件,考虑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协调统一,合理采用技术标准,体现以人为本、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设计要求。4.1.3交通组织设计应优先考虑公共交通和行人、非机动车交通。4.1.4交通组织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交通安全原则:充分保障各类交通流的有序流动,降低交通冲突概率;b)供需平衡原则:合理调节交通流韵通行需求,使之与道路通行能力相匹配;工Tc)均衡分布原则:在特定区域内,从空间和时间上调整疏导交通流,使之分布趋于均匀;d)交通分离原则:在时间和空间上,将行人、非机动车、机动车交通流分离,减少混合运行和互相干扰:)交通连续原则:尽可能保证车辆和行人连续移动,减少停车次数和等候时间。4.1.5以下城市道路或情形应开展交通组织设计:a)新道路:b)道路改、扩;c)在道路沿线新增开,对道路交通影响较大;d)道路上交通流量显著变化;e)高峰期经常发生交通拥堵;)交通事故多发;g)其他交通管理的需要。4.1.6交通组织设计工作内容应包括交通调查、交通流线设计等,还应包含交通标志、标线、信号灯、隔离设施、防撞设施以及交通技术监控设备的设置设计。4.17为提升交通组织的效果,可对道路进行适当的改或改造。4.18在实施限制通行权的交通组织措施前,应进行充分的研究,必要时应由专业人员或机构进行论证,并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提前向社会征求意见和公告。4.1.9交通设施设置、道路改造应符合下列要求:a)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的设置应符合GB5768和GB51038的规定;b)道路交通信号灯的设置应符合GB14886的规定;c)其他道路交通设施设计应符合GB50688的规定;d)道路的改和改造应符合GB50220和GB50647的规定。2興尚運蜀素前网Z.Z沁
GB/T36670一20184.2设计内容4.2.1交通组织设计按照设计对象可分为交叉交通组织设计、路段交通组织设计、区域交通组织设计以及交通组织专项设计等。4.2.2交叉交通组织设计的内容一般包括:a)行人过街通行方式设计;b)非机动车交叉通行方式设计;c)机动车导向车道及交叉通行方式设计;d)禁止左转、禁止掉头等限制性方案设计;e)交通管理和安全设施设置设计;)信号控制交叉信号控制方案设计。4.2.3路段交通组织设计的内容一般包括:a)行人、非机动车交通组织设计;b)公交专用车道、多乘员专用车道设计;c)出入控制设计:d)单向交通组织设计;e)潮汐车道及控制方案设计:D禁止停车、限速、禁止通行等限制性方案设计;g)交通管理和安全设施设置设计;你瓷4.2.4区域交通组织设计的内容一般包括:a)长途客运、货运等对外交通设计;b)区域禁止某种车型通行等限制性方案设计;C)交通枢纽、学校、医院以及商业、旅游、文体设施等人员密集场所周边交通组织设计4.2.5对于大型活动、长时间占路作业等对城市交通产生严重影响的,应进行交通组织专项设计,设计的内容一般包括:a)行人及各类车辆交通组织设计;b)公交线路及临时站点交通组织设计;c)停车交通组织设计;d)配套交通设施设计。4.3设计流程4.3.1工作流程图城市道路交通组织设计工作一般流程见图1所示。S蜀素前网Z.Z沁.ET
GB/T36670-2018交透调直与分析确定设计柱标交浅组明方案设计方案论证线评率方来实旅和优化调整图1交通组织设计工作流程图432交通调与分梅筑J?J.NE工4.3.2.1根据设计的要求确定交叉、路段、片区或城市区域的设计范围。对设计范围内的道路交通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内容主要包括:a)道路网规划、道路类型、道路属性、周边用地属性、在路网中的作用;b)新道路通过交通预测、现有道路通过调查,对关联区域交通出行需求进行调查,分析道路交通流分布、交通运行以及变化趋势等情况;?)交通事故情况、交通违法情况、交通管理措施:)交通标志、标线、信号灯、隔离设施等交通管理设施设置和使用情况;e)停车设施、停车管理措施:)公交线路、公交站点等交通服务设施运行情况;g)设计范围内或附近交通吸引源和发生源相关情况:h)交通参与者的交通需求和对现状的反映;i)交通管理部门的需求。4.3.2.2分析内容应当说明设计范围内交通流的特点和分布特征,交通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明确指出设计拟解决的交通问题和主要思路。4.3.2.3分析方法包括现场踏勘、交通流量调查、交通预测、问卷调查、舆情收集、座谈问询等方式。4.32.4分析应充分、深人,采用的数据、资料等应能反映一段时期内工作日和非工作日典型时段的交通特点。4.3.3设计目标4.3.3.1基于交通需求分析,确定交通组织设计的目标。目标应当具体、可实现、可评价,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描述。4.3.3.2交通组织设计的目标应满足保障交通安全、规范交通秩序、提升交通效率或缓解交通拥堵等興尚運蜀素前网Z.Z沁
GB/T36670-2018需求。4.3.4设计方案编制4.3.4.1设计方案编制可以分为总体方案设计和实施方案设计。4.3.4.2基于交通需求分析和设计目标,确定设计思路,开展交通组织策略设计和具体方案设计。4.3.4.3对于复杂的交通条件和环境,应制定多个方案进行比选。4.3.4.4设计方案成果应包括:)方案设计说明书:内容包括交通现状或需求分析、设计目标、设计依据、设计思路、设计方案及比选、效果评估、实施计划、资金概算等;b)交通组织方案设计图:内容包括图纸目录、图例、图纸说明、各部分交通组织分析图、交通流线图、交通设施布设图、工程量统计表等。4.3.4.5设计方案成果应包括纸质文件和电子文档。4.3.5方案论证或评审4.3.5.1设计方案可通过相关部门审查、组织专家评议等方式进行论证或评审,评估方案的可行性,指出需要改进的问题。城市大范围区域交通组织方案原则上应组织专家评审并征求社会意见。4.3.5.2方案审查或评审未通过的,应重新进行设计。4.3.6方案实施和优化4.3.6.1经确认的方案可按计划实施。实施前应进行充分的准备,必要时应在媒体上提前发布相关信息或试运行筑素?J4.3.6.2方案实施起始时间应尽量避开高峰期,并采取措施确保交通流运行平稳过渡。4.3.6.3方案实施过程中,应密切观察交通变化情况,发生问题应及时进行人工指挥和疏导。4.3.6.4方案实施后应对实施效果进行跟踪评估,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修正。在方案实施后一段时间内交通秩序情况、交通拥堵状况、交通事故数量比实施前显著恶化的,应停止执行该交通组织方案,恢复原方案或采取临时改善措施,并重新开展方案设计。5交叉交通组织设计5.1交叉交通组织总体要求5.1.1对各类交通流的通行权、通行空间和路线进行精细化设计,并充分保障行人、非机动车的交通需求。5.1.2通过设置交通标志、标线、隔离设施和优化信号控制等合理调配交叉的空间、时间通行权和优先通行权。5.1.3交叉达到饱和或接近饱和时,或部分流向交通流通行需求与通行能力严重不匹配时,可采取交通限制措施。5.2行人过街交通组织5.2.1除快速路外的城市道路,交叉应优先采用平面过街方式。5.2.2行人过街的路线宜确保行人过街的总距离最短或使行人穿越机动车道的时间最短。5.2.3允许行人过街的交叉应设置人行横道等过街设施,保证行人过街的安全。人行横道宽度应不小于3m。5.2.4采用交通信号灯控制的交叉,应设置人行横道信号灯。興尚運蜀素前网Z.Z沁
GB/T36670-20185.2.5路面宽度大于30m或人行过街横道长度超过16m时(不包括非机动车道),应在中央分隔带或对向车行道分界线处的人行横道上设置安全岛。5.2.6设置行人过街安全岛的交叉,为提高交叉通行效率和保障行人过街时间,可采用行人二次过街的方式,在安全岛上增设人行横道信号灯指示行人分段过街。5.27在行人过街交通量较大且持续时段较长的信号灯控制的交叉,可采用行人对角线斜穿过街的交通组织方式。此时,应配套设置斜穿的人行横道线和专用的行人信号相位。5.3非机动车交通组织5.3.1非机动车通过交叉的路线方式可分为:与机动车同流线、与行人同流线、单独放行。5.3.2以下情况之一,可采用与机动车同流线的通行方式:a)无信号灯控制的交叉;b)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混行的交叉;c)未设置非机动车信号灯的信号灯控制交叉;d)采用左转独立放行的多相位信号灯控制交叉,停止线后左转、直行、右转的非机动车有足够的等候空间。5.3.3以下情况之一,可采用与行人同流线的通行方式:a)交叉设置了交通岛,且用于驻留非机动车和行人:b)采用各进道轮放方式的信号灯控制交叉;c)某进道未设置左转专用放行相位;。丰机动车在天石进主透行的号灯拉制安夏,:J.NE丁)对向左转车流交汇处空间不满足非机动车安全通行时:)设置了环岛的交叉。5.3.4以下情况之一,可采用单独放行的通行方式:a)禁止机动车通行或左转,但允许非机动车通行或左转;b)在机动车停止线前方设置了非机动车停车等候区。5.3.5采用与行人同流线通行方式时,宜配套设置非机动车信号灯,交叉内应通过施划标线、设置隔离护栏等方式明确非机动车通行、禁行和停车等候的空间。5.3.6非机动车停车等候区的位置不应阻挡相交方向车辆的通行。5.3.7采用单独放行的通行方式时,应设置非机动车信号灯,并设置非机动车专用的通行相位。5.3.8非机动车流量较大的交叉,宜采用控制机动车右转的信号控制方案,减少对非机动车通行的影响。5.3.9交叉非机动车进道宽度不应小于2.5m;交叉内通行空间宽度不宜小于3.0m。5.4机动车交通组织5.4.1控制方式5.4.1.1交叉应当采取合适的控制方式,确保各方向机动车安全、有序通过。5.4.1.2达到GB14886规定的设置信号灯条件的交叉,应采用信号灯控制。5.4.1.3未达到设置信号灯条件的交叉应采用让行控制,可根据下列情况选择让行方式:a)支路与主干路相交,支路应采用停车让行控制;b)相交道路中,视距不足或纵坡大于2%的道路应采用停车让行控制;c)相交的道路中,交通流量较低的道路宜采用停车让行控制;d)次要道路接入主要道路且有汇流车道时,次要道路应采用减速让行控制;6興尚强蜀素前网Z.Z沁
评星:
  • 0
  • 0
相关推荐:
本站所有资源由用户上传,仅供学习和交流之用;未经授权,禁止商用,否则产生的一切后果将由您自己承担!素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浏览:138 次数:0
下载:免费下载 收藏:0
等级:
编号:200893 2
文件格式:pdf文本
文件大小:9.02MB
投稿:1001 进入
上传时间:2022/8/16 1:25:45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您可能在找这些:

网站首页 典尚平台 建筑素材 三维模型 室内装修 视频素材网 上传教程 帮助中心 热门搜索 版权申明 关于我们 联系典尚

Copyright © 2000-2020 www.jzsc.net.粤ICP备07047611号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QQ:609470690 客服电话:0755-83549300 深圳市典尚风设计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16典尚平台 JZSC.NET

网站推荐使用腾讯、Chrome浏览器浏览,不推荐360,很卡

粤公网安备 44030302000908号

QQ咨询
推广分享
×
复制本页url网址

推广详情

如您已登录,分享网址将自动加载您的推广编号,您将获得2元/注册用户的奖励。

推广记录  积分记录

网站首页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