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马汽车三期工业园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
海马汽车三期工业园控制性详细规划
文本
目录
第一章 总则 1
第二章 规划依据、目的、原则与重点 1
第三章 土地利用和建设规划 2
第四章 土地使用和规划建设管理通则 7
第五章 规划实施 11
第六章 附则 11
附录一: 术语 12
附录二: 条件标准用词说明 12
附录三: 图则索引查询 13
附录四: 海口市规划局修改意见 14
附录五: 海南省测绘局地震断裂带坐标文件 15
附表一: 规划道路一览表 16
附表二: 建筑密度、建筑高度和建筑容积率控制指标 17
附表三: 配建停车位数量表 18
附表四: 居住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建一览表 19
附表五: 各类用地适建性规定表 21
附表六: 规划用地一览表 22
附表七: 规划区城市用地分类和代号 23
附表八: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文件编制要求 27
附表九:各地块控制指标一览表 28
1
上海复旦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
第一章 总则
第1条 为指导、规范海马汽车三期工业园开发建设,结合规划区的实际状况,特进行本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本规划”)。 本规划的制订,作为今后开发建设的法定规划。 第2条 本规划区的行政执行主体为海口市高新区管理委员会。第二章 规划依据、目的、原则与重点
第3条 规划依据: 本规划的编制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7年第七十四号主席令)、《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5年建设部146号令)、《城市规划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 《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国土资发[2008] 24号)、《海口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海口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6—2010)》、《海口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 《海南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海马工业园可行性研究报告》、《海马汽车三期工业园规划纲要》(2010.02)、《海马三期环境影响报告书》(2009.10)和其它相关规范和资料为依据。 第4条 规划目的: 本规划的目的是以《海口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为依据,结合海口工业生产业发展的需求和城市生活新区的开发建设,进行规划设计并对规划区各类用地进行细分,确定其使用性质和建筑容量,确定规划区内部的市政公用和交通设施的建设条件以及内部道路与外部道路的联系,提出控制指标和规划管理要求,为后续规划的编制提供依据。 第5条 规划原则: 第6条 规划重点 规划强化工业生产设施与城市公共服务区发展建设的联动效应,通过工业生产设施与生活配套设施的发展,展开地区的城市建设,聚集人口与相关产业,设定合理的开发强度,增加绿地,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与工业生产区内的景观;利用工业产业的运作收入,可完善城市道路系统和市政基础设施,保持城市发展的活力。规划采用“以工业生产带动开发,以开发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开发建设机制,完成对规划区分阶段的连续开发,逐步完善其现代居住生活配套功能。
第三章 土地利用和建设规划
第7条 规划用地范围:东至苍峰路,北靠椰海大道,西临丘海大道,南临沙坡水库与绿地(具体规划范围见规划图纸)。规划范围总用地为167.98公顷,主要是海马三期生产区和配套区。此外,在基地的东南角预留53.58公顷用地,作为海马家园生活居住区。 第8条 人口规模:规划整个规划区内人口规模在规划期末达到4.5万人左右。 第9条 功能定位:海马三期工业园区是一个以整车、动力总车和零部件生产为主,辅以总部办公、科研、居住功能的未来海口市区的新型工业产区,是海口市重要的支柱产业聚集区。 第10条 规划布局结构: 规划区的规划结构概括为“两心、两轴、六片区”的轴线式规划布局结构。 “两心”:是指总部办公研发中心和物流中心。 “两轴”:是指基地中部的产业发展轴和基地东部的生产服务轴。产业发展轴:东西向贯穿整个工业园区,既是工业园区整车生产、零部件生产和仓储物流共同发展的轴线,也是生产与配套相互联系的轴线;生产服务轴:位于基地东部,以总部大楼为起点,向南贯穿研发中心、生产实习区和生活配套区。 “六片区”:分别为整车生产区、动力总成生产区、零部件配套生产区、仓储物流区、生产配套区和海马家园生活区。 第11条 用地规划居住用地(R)
规划二类居住用地共计16.74公顷,占规划建设用地的9.97%。集中分布在本规划区的东侧,主要服务于海马汽车的产业职工。公共设施用地(C)
规划区内公共设施用地共占6.71公顷,为规划区总面积的3.99%。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采用集中式布局,主要设置海马汽车的总部办公大楼和设计研究院, 工业用地(M)
规划工业用地面积共计101.46公顷,占规划建设用地的60.40%。工业用地为规划区内主要的建设用地,规划形成西部、中部和南部三个功能片区,分别为整车生产片区、动力总成生产片区和零部件工业园片区。仓储用地(W)
规划仓储用地面积共计20.39公顷,占规划建设用地的12.14%。其中包括11.21公顷的物流中心和9.18公顷的产品车停车场。道路广场用地(S)
规划道路广场用地面积共计15.37公顷,占规划建设用地的9.15%。绿地(G)
规划绿地用地面积共计6.56公顷,占规划建设用地的3.91%。 其中,规划沿金牛路东侧设置南北向的街头绿地、东部片区的南侧靠近沙坡水库设置一条东西向的街头绿地,面积共计4.70公顷,占规划建设用地的2.80%。 沿外围道路的两侧布置防护绿地,占地面积1.86公顷,占规划建设用地的1.11%。市政公用设施用地(U)
规划市政公用设施用地面积共计0.75公顷,占规划建设用地的0.45%。 第12条 道路交通规划人流组织:海马工业园地(三期)处海口市南部,外来上班人流基本都是由北向南进入园区。园区内部的上班人流主要是由东向西,由集宿和居住用地进入工业用地中。
交通方式:园区采用以企业班车、公共交通和私人交通相结合的交通组织模式。
物流组织:园区内 “三纵两横”主要道路为主要物流通道。在生产区中部配备配套使用的物流用地内布置车辆、货物周转停放场地。
道路系统分为3个等级:主干道、次干道、支路(参见附表一:规划道路一览表)。
主干道包括中央大道(红线宽度40米)、金牛路(红线宽度40米)、苍峰路(红线宽度40米)、纬二路(红线宽度30米),这些主要道路与城市主干道相连。这些主干道既有东西向也有南北向道路,既支撑区内主要的物流运输交通,也为工业与居住、公共建筑的组织衔接服务。次干道主要是除主干道以外较高等级的道路,包括纬一路、纬三路和家园路,除了家园路由于景观设计的考虑红线宽度设置为30米之外,其他次干道红线宽度为24米。支路为联系各主干路、次干路之间的道路,红线宽度为14米及以下。
各地块周边道路、交通设施、配建停车、机动车出入口位置等应符合控规图则的规定。
道路红线之内的用地为交通设施用地(包括上空),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占道路交通设施用地。
道路竖向设计应综合考虑地形、防洪防涝、街坊排水和工程管网的布线等要求,并以地区防洪标高为基准。道路纵坡应尽量保证在0.3%-3.0%之间。
公共活动场所、人行道等地段必须设置无障碍设施。
第13条 绿地系统规划园林绿地设计原则
植物选择上遵循“适地适树”的原则,选择与厂区建筑风貌相协调,符合当地气候、土壤条件的树种;
根据植物的生长特性及人的审美要求布置植物材料,创造典雅、舒适的园区环境。
不同区域采用不同的绿化立意,强调个性,充分展示园区文化,表达职工的认同感、自豪感。
绿化系统
规划区绿地系统结合绿化、道路和原有地形地貌特征进行布局,由公共绿化、防护绿地、道路绿化和住宅区内集中公共绿地共同形成“点”、“线”、“网”的布局模式。点:指规划区内主要的绿化节点,主要考虑便于就近使用,在满足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的同时,也提升了规划区的整体环境品质。
线:即指以规划区内的城市道路绿化、社区绿化轴为依托,有机地串联各用地类型,形成网络化的绿化公共空间,既可供居民的日常休闲活动,同时也起到提升工业区环境品质的作用。
网:规划将形成“两横一纵”的总体绿化景观体系,包括滨水的景观体系及沿路的绿化体系。
植物配置
集中绿化:采用草、灌、乔相结合的立体绿化方式,以树形婀娜多姿的椰树、假槟榔、散尾葵等高大乔木为主,点缀三角梅、日本扶桑、龙船花等观花小乔木,塑造独具特色的椰岛风光;
道路绿化:以浓荫乔木为主,为园区创造一个凉爽宜人的道路空间。树种可选择小叶榕、芒果树、印度紫檀、黄花槐等;
基础绿化:厂房四周以地被植物为主,适当点缀观赏乔木,以利各类管线的敷设。各零部件厂可在厂前区进行重点绿化美化,生产区以经济实用为主,仅作基础种植。
第14条 景观系统规划绿化景观
绿化景观的塑造根据绿化系统的分级原则,依据不同等级的绿化采用各具特色的设计手法。采用草坪、灌木、乔木、水生植物等多种类型植物的搭配,形成空间层次丰富的绿化景观。同时,根据不同植物在不同季节的色彩变化,形成不同时节不同色彩的绿化景观。开放空间:
沿椰海大道布置园区形象入口,注意软质绿化和硬质铺地的比例关系,铺地小品、照明灯具等处处考虑人的适宜感受以及海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的企业标识,营造简洁典雅、大方气派的景观环境。 总部办公楼采用高层和多层组合建筑群,塑造简洁明快、轻盈通透的建筑特色。研发中心与办公楼风格保持一致,二者共同组成海马工业园的建筑风貌展示区。 以南北向贯穿整个园区的经七路为园区景观主轴,串联以建筑为特色的景观点,加上绿化环境的衬托,弱化建筑刚性,达到建筑与环境的自然融合。建筑景观:
建筑景观主要是以建筑的形式为主要表达方式,在强调每个建筑自身特色的基础上,更强调在整个规划区内建筑群体之间的协调,形成协调统一的城市风格和特色。 办公建筑群以简洁、现代的建筑风格为主,在建筑立面的设计方面强调界面的连续性与统一,不刻意追求高大气派,强调建筑的整体感和序列感,以建筑群体的组合变化,形成规划区的城市形象,营造归属感、认同感和自豪感。 第15条 给水工程规划预测用水量
本规划区预测用水量为5.56万立方米/日。给水技术要求
生活、生产用水应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
本站所有资源由用户上传,仅供学习和交流之用;未经授权,禁止商用,否则产生的一切后果将由您自己承担!素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