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被现状及规划
一、植被现状
整个温岭市属于亚热带低丘森林植被区系,根据五龙山所处的地理位置、土壤和地形条件,结合现场勘察的结果,可以分析得到:五龙山的绝大部分属于灌草针叶林区;局部陡坡处为疏林区;靠近山脚部分为栽植植被区;还有少部分的裸岩区。灌草针叶林区中乔木以马尾松、杉木等纯林为主,杂有少量的枫香、乌柏、合欢、栎类等阔叶树,禾本科的茅草占有优势,灌木有胡枝子、杜鹃、茶、山茶、桅子花等。疏林区以马尾松林为主,栽植植被区主要以桔树,杨梅为主,有少量的李树。
整体的植物覆盖率较高,但由于局部山体的开采,梯田的荒废,植被有一定程度的破坏。从景观上来说,植物的品种过于单一,阔叶树所占的比例较小,局部地区缺乏花灌木的点缀,景观季相、特色不明显。
二、规划原则
1、生态保护的原则:在保护原有生态平衡的前提下,进行造林、育林、护林,促进植被的更替。
2、点、线、面相结合的原则:整体和局部相结合以创造丰富的植物景观。
3、特色原则:加强风景林改造,经济林的统一规划。
4、树种多样性的原则:增加阔叶树,丰富植物景观,创造“小群生态”。
5、适地适树的原则:五龙山的土壤属于红壤,是酸性土,选择合适的树种进行改造。
三、规划内容
1、主入口区:
现状基本上为村庄、农田及部分经济林,植物主要是桔树、杨梅、小片竹林,零星点缀的桃、李、棕榈等花灌木。规划作为主入口区,是人流较多的地方。从植物景观上考虑,强调地方特色,渲染入口处的氛围。以市树(银杏)、市花(芍药)为重点和主题进行布置。在停留点种植香樟、合欢、广玉兰、榉树等乔木,在重点位置考虑移植大树,来烘托气氛。靠近山体的部分,重新布置经济林的位置,在局部创造“小群生态”和保健树种群落。
2、植物园区:
植被现状为桔林、杨梅林、菜地为主,还有部分李树。根据整体布局,在科学合理、生态平衡的前提下;创造局部的特色,可以依据植物的生态习性来考虑专类园的布置,如宿根花卉园、树木园、盆景园及水生花卉园等。
3、石夫人景区――特色游览区:
这一景区可供停留点很少,主要是联结石夫人、皇后岩、百丈岩等景点的游览线。因此,游步道两边的植物景观和视线可及范围的植物景观就显得比较重要。
现状石夫人的主要游步道两边主要是桂花、侧柏、杨梅等,近石夫人为马尾松林。视线可及步道两侧范围内,主要为菜地,部分杨梅林、桔林,景观单一而无序。规划在这条游步道两侧,增加季相变化明显的开花植物。在步道的起点和转折处,种植有动势的树种如鸡爪槭、红枫,造型罗汉松、五针松等,起引导作用。整条步道(马尾松林前)考虑遮荫的要求,种植榉树为特色,点植黄馨、海棠、桃树、紫薇、桂花、山茶、杜鹃等花灌木丰富景观。步道两侧为马尾松的部分,增加林下地被,如八角金盘、春鹃、鸢尾、石蒜、常春藤等。
4、天竹山――生态游览区:
现状主要是马尾松、杉木林,零星散布枫香、栎、三角枫、乌桕,下木为杜鹃、山茶、栀子花、胡枝子等。阔叶树较少且不成气势。由于地形比较复杂,人为破坏少,植被保护较好。改造以保护为主,在维护原有生态系统平衡的前提下,进行局部的改造;增加阔叶树种的数量,如枫香、三角枫、无患子、乌桕、女贞、香樟等。形成特色的风景林景观,以群体效果为主,同时在游线附近,增加地被及花灌木。如春鹃、夏鹃、鸢尾、中华胡枝子、紫荆、栀子花、络石、薜荔、常春藤等。
5、锦屏山景区――休闲度假区:
植被现状分为游览线两侧和景点,游览道的两侧入口处的行道树为乌桕和楝树,从入口到报国寺的两侧,以杨梅林、桔林、马尾松、水杉等,上山的蹬道两侧的侧柏。报国寺前后以侧柏、香樟、桔林为主。寿仙洞以裸岩景观为主。在海拔150-200米,有一片地势较缓的,植被破坏严重。
结合规划设计,在野营地及度假村附近布置有桃花源(结合峡谷),梨园、杨梅林、桔林等果木。供游人采摘,增加游人参与并体验自然的兴趣。
规划考虑线状景观丰富,景点突出特色,从植物景观角度出发,游览步道两侧的植物景观单一,季相变化不明显,可以考虑增加花灌木。如金钟花、垂丝海棠、桃树、紫薇、石榴、杜鹃等。溪流两侧加强开花小灌木的布置,增加杜鹃的品种,以及水生植物(水葱、菖蒲等)。入口行道树,侧柏步道可以保留,并加强。报国寺植物的改造结合整个寺庙的改建进行,保留原有大树。寿仙洞附近增加少量花灌木(桃树、桂花、杜鹃等),增加攀援植物(络石、薜荔、凌霄等)。破坏严重的区域可以考虑重建风景林,(枫香、三角枫、枫杨、乌桕、楝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