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生态旅游总体规划
(2008年-2015年)
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西南林学院生态旅游学院
二00八年四月
1
项目名称: 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总体规划
项目法人: 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法定代表: 杨 松 海
项目地点: 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规划设计单位:西南林学院生态旅游学院
设计证书:
林业调查规划设计证书 证书编号:林资证字甲C009号
旅游规划设计证书 证书编号:旅规乙51-2004
顾 问:
裴盛基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教授、博导
杨宇明 西南林学院自然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心主任,教授、博士
袁光翰 云南省旅游局副局长
范建华 云南省文化厅副厅长、文产办常务副主任
陈启忠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州委常委、州委宣传部长、副州长
项目总负责人:
叶 文 西南林学院生态旅游学院院长 博士、教授
生态旅游规划与休闲研究所所长
自然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心副主任
技术负责人:
胡 晓 西南林学院生态旅游学院 副教授
社区旅游发展研究中心 主 任
王四海 西南林学院生态旅游学院 讲 师
生态旅游规划与休闲研究所 副所长
沈 超 西南林学院生态旅游学院 讲 师
西南林学院国家公园发展研究所 副所长
参加规划编写人员:
西南林学院生态旅游学院
陈慧泉 西南林学院生态旅游学院 教 授
杨晓军 西南林学院自然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心 副教授、博士后
成 海 西南林学院户外运动俱乐部主任 讲师、博士研究生
彭维纳 西南林学院生态旅游学院 讲 师
陈 娟 西南林学院生态旅游学院 助 教
马有明 (硕士研究生) 林光辉 (硕士研究生)
王 健 (硕士研究生) 唐彩玲 (硕士研究生)
王 哲 (硕士研究生) 任一超 (硕士研究生)
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杨松海 管理局局长 黄建国 管理局副局长
汤忠明 管理局副局长 刘林云 管理局副局长
沈庆仲 生态所所长、工程师 刘正安 局办公室主任
岩 叫 生态所三级职员(副) 何永军 生态所副所长
杨云忠 社区科科长、助理工程师 曾 嵘 勐仑所所长、工程师
许海龙 勐腊所所长、工程师 李自能 勐仑所三级职员(副)
罗成坤 曼搞所三级职员(副) 王利繁 尚勇所所长、助理工程师
赵建伟 科研所高级工程师 苏海萍 生态所技术员
王 斌 科研所助理工程师 宗建坤 勐腊所副所长、工程师
王仕华 曼搞所副所长、助理工程师 周建国 勐养所助理工程师
赵新坤 曼搞所工程师 胡天祥 勐仑所技术员
其它单位参加人员:
任 敬 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学院 讲师 博士研究生
刘 纳 云南园林绿化有限公司 设计师
前 言
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始建于1958年,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升格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由于保护区拥有东南亚热带北缘特色的热带雨林、季雨林,丰富的珍稀动植物,保存完好的大面积原始森林植被以及以傣族为主的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区的建设和发展历来倍受国内外关注。保护区的旅游业发展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末期,90年代中期进入快速发展期,目前年接待游客约65万人次。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有来自政府的支持,学者的参与以及国内外机构和组织的帮助,他们为保护区旅游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在过去历次的旅游发展规划(计划)中,虽有些规划(计划)已针对生态旅游编制,但是,由于受到传统旅游模式的制约,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开展存在一定的难度,直到现在保护区旅游的发展模式仍没有摆脱我国旅游业发展初期的形态——大众观光旅游模式,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旅游开展甚少,致使保护区的旅游被边缘化。
为完善自然保护区功能分区和解决保护工作中存在的一些社会矛盾,2004年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着手编制《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2005年3月获得国家林业局批准实施。新编制的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对保护区的功能分区作了较大的调整,原有的旅游规划(计划)已难以指导保护区的生态旅游发展需要。
多年来自然保护区的动植物资源得到了有效保护,野生动物种群数量不断增加,动物活动范围溢出保护区,大象、野猪等动物伤害人畜、损害农作物事件屡屡发生,随之野生动物与社区之间的矛盾冲突加剧,社区群众的保护积极性受到极大影响。仅靠政府有限的损害资金赔偿是难以协调好社区与自然保护区的关系,自然保护区和社区的和谐共处必须寻找多途径解决办法。生态旅游是注重当地社区受益的一种旅游形式,在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能有效建立自然保护区和社区的和谐关系。同时,生态旅游的开展也可拓宽保护经费来源。
国家林业局对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工作特别重视,国家林业局主要领导于2007年8月特别批示: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非常重要也很敏感,开展旅游一定要规范,一定要有规划。建议保护司督促云南省林业厅尽快组织编制生态旅游规划。
鉴于以上多种原因,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委托西南林学院生态旅游学院编制《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总体规划》。西南林学院生态旅游学院接受委托后,组成了强有力的工作班子,在保护区管理局的协助下,深入保护区开展调研工作,收集了大量有关资料、数据和图件,在充分研究总结前人工作成果的基础上,对五个子保护区的实验区和周边、各景区(点)、保护区内和周边主要社区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摸清了保护区各方面基本情况。在此基础上,广泛听取了各方面意见,通过认真分析研究,并根据各级相关部门的反馈意见多次修改,完成了《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总体规划》。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规划技术规程》(GB/T 20416-2006)是对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系列规划的总体要求。因此,《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总体规划》的规划方法以《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规划技术规程》(GB/T 20416-2006)为指导,内容和深度达到《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 18972-2003和《旅游规划通则》(GB/T 18971-2003)对总体规划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