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天源佐岸景观设计任务书
一 总则
1.1 用地概况
都江堰位于成都平原西部,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交通发达、山川秀丽、人杰地灵,境内历史文化悠久,与青城山风景区共同成为世界级历史文化遗产之一。
本项目地块位于柏条河与二环路交界处,该地块东临50m宽城市道路二环路,南临15m宽规划道路,规划道路外侧为柏条河,西临24m宽跨河规划道路,北临15m宽规划道路,高压线从地块东部穿过。
二环路为都江堰旧城中心向外辐射的新区环路,现状路况较好,为城市快速干道,沿二环路内侧将为城市新区的大片居住、生活区。柏条河至西向东环绕本项目基地而下,先后穿越用地西侧规划道路及东端二环路,现状水质洁净,河岸植被层次丰富,沿河景观秀美,即将与本项目同期开工,打造为城市生态带状公园。本项目沿河岸线长约300米,具有不可多得的景观资源。
整个场地为一类似梯形地块,临河边为梯形斜边,基地用地面积为45393.40 m2。
1.2 项目背景
本项目为商品房工程,按照建设单位及现状规划的设想,拟将小区规划为既能充分利用周边自然环境,而其本身也能溶入自然环境中的商住小区,成为经二环路、沿柏条河进入都江堰新区的一个重要景观商住小区。
本项目东侧利用退二环路的25m用地及高压走廊下的不可建用地进行整合,打造小区与城市共享的绿地公园,即为小区及城市双方面提高景观品质,又可屏蔽道路噪音。公园下部利用现状地形与二环路的高差架空作为地下车库,节约土方成本。
项目南侧为临河城市生态带,利用建筑退河岸线40m与滨河道路间的用地打造区内沿河的第二层次景观带,并考虑层层退台的低层洋房,与沿河景观互为呼应,又能充分提升临河住宅与众不同的品质。
基地内部的建筑采用南北朝向的主体布局,根据地形划分为四个围合院落,并特别注重院落内部、院落之间的的通透视线及开阔空间,为避免一般设计中仅照顾临河住宅的景观面,本设计旨在体现各幢建筑中的景观“均好性”,因而分三个层面打造整个小区的环境层次。一是公共部分,在小区中部打造一条由南到北通向柏条河景的步行景观轴。通过建筑的围合,形成收放有序的系列轴线空间。北侧临规划道路配置底层商业用房及物管用房,作为小区与城市过渡空间,南侧临河以观水广场为轴线收束点,与沿河景观带溶为一体,南北端点之间为涉水公园,是小区独有的特色景观,并向东、向西延伸至每个院落绿化之中。二是院落部分,每个院落均形成半围半透的格局,各个院落因空间围合方式不同,景观主题不同而各具特点,并注重“围”中有“透”,使院落景观中渗透有公共景观。三是住宅本身。通过大出挑的入户花园、空中花园互相错动,形成丰富的半室外庭院景观,与院落景观、公共景观互相融合,互为借景,使有限的空间融入无限的自然生态之中。
1.3 总体规划
用地东端布置独立三层商业用房,绿地公园地下布置一层停车库,用地北侧临规划道路布置一层商业用房及物管用房,其余部分为住宅,其中临河为层层退台的四层高档住宅,剩下部分临街为六层中档住宅,中间为六层中高档住宅。
小区在北侧15m规划道路,东侧24m规划道路分别开设一个车行入口,在贯穿南北的景观中轴线南端开设一个步行入口。区内车行主干道至西向东从院落之间穿过,满足居住小区通而不畅的流线要求,停车分为地面、地下两部分,地下部分通过东端地下车库解决,地面通过东侧车行入口附近停车场、区内车道两端靠近入口处等地段解决。院落内设环形通路,满足紧急情况消防车进入的要求。
体现内外景观交融渗透的原则。小区与城市共享有东侧半开放式小区公园、南侧临河景观带;小区内部主景观有贯穿南北的景观轴、并向东西两端渗透;院落与小区共享有院落绿化及渗入院落的小区绿化。
本方案满足消防规范的要求,除利用城市道路及小区车行道作为消防车道外,院落内宅间路形成环路,紧急情况下可作为消防车道,尽端式道路旁的硬地可作为消防车回车场,小区统一规划消防设施。
二 产品设计要求
2.1 设计依据
在满足国家及地方相应标准及规范的基础上,贯彻项目原总体规划的思路,结合基地现有环境资源、建筑单体布局形态以及城市与基地文脉等多种因素,进行项目景观设计。
2.2 设计工作范围
整个项目用地范围内的景观设计,包括:
临二环路城市公园
临柏条河生态景观带
小区中部景观主轴
各个院落景观
其他部分景观设计
2.3 功能要求
临二环路城市公园考虑为小区与城市可以共同参与的公共开放性公园,兼具小型集会表演功能,并与配套商业公建相结合,侧重于商业性、休闲性与生态性。并考虑到公园下部为地下停车场,因此地面覆土深度有限、荷载有限的因素,综合进行景观设计。
临柏条河生态景观带考虑与城市绿化带相结合,具备休闲、健身、半封闭性景观屏障等多种功能。
小区中部景观主轴为小区内最重要的景观轴带,为小区内部住户所共享,以水景为主,并向河开敞,其间组织大小错落的广场、绿化节点,体现公共性,开放性、休闲性及参与性。可进行小型聚会表演及活动。
院落景观为小区内半公共性景观,结合建筑布局围合的空间形态进行景观打造,兼具健身、休息,以及游戏功能。
小区所有底层住户均考虑配置规模适中的私家花园。
小区内的其他用地景观打造应与主体景观有机协调,兼顾造价上的经济性与观赏上艺术性,并满足总体规划的停车、消防要求。
2.4 植物配置要求
充分利用业主提供的树种结合现状,因地制宜进行设计,并考虑珍贵树种用于重点景观区,常见树种用于次要地段。照顾各种植被的花期及落叶期,形成色彩变化、季相变化的景观特色。植被搭配讲究层次感,营造丰富的空间效果。为了在早期就能体现出景观效果,适当采用常绿速生植被与成型高大树种,结合慢生型植物进行树种搭配以及采用部分易养护的植种,降低景观维护成本。
2.5 硬景设计
在材质选用上兼顾景观的艺术性以及造价成本的经济性,针对不同的主题景点采用不同的材质及色彩的硬景铺装。
2.6 人性化设计
从总体到细节景点设计均能关怀人本身,处处以人的生理需求为导向,道路设计人性化,道路与道路之间,道路与景观之间形成无障碍人性化通道,并考虑景观与功能的结合,如老人活动场、儿童游戏场、晨跑道,体育健身设施,生态停车场等。在景观设计中兼顾特色景点与安全保障双重因素,如水体深度考虑,治安监控措施,防跌防滑措施等等。
三 成果要求
3.1一般要求
阶段设计成果应完整清晰表达该阶段设计范围及深度。
每次提交阶段设计成果应包括A3文本6本,A1图板1套。
提供书面成果的同时,应提供对应电子文件。
3.2方案设计阶段要求
设计说明及相应指标、投资估算
总平面图、分析图若干、植物配置图、重要景观节点放大平面图若干、重要小品构筑物、设施大样示意图或效果图若干、彩色总平面图、重要景观节点透视图等。
四 交流
4.1阶段设计成果评审
以双方到场出席的会议形式组织,设计方应在评审会议上对设计成果进行说明,业主在会后汇总评审意见,提供设计方。
4.2日常交流
设计方应及时将工作过程中的成果提交业主,业主就及时反馈给设计方。
五 设计进度
从设计开始30日内完成方案设计,每10日与业主进行一次工作交流。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