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大型城市中心生态居住区的规划设计说明书
目录
1.0. 总则
2.0. 规划设计说明
3.0 结构设计说明
4.0 给排水设计说明
5.0 空调通风设计说明
6.0 燃气设计说明
7.0 电气设计说明
8.0 消防设计专篇
9.0 环境保护
10.0 节能专篇
11.0 卫生防疫
12.0 劳动安全保护
13.0 无障碍设计
附表:居住区经济技术指标
1.0. 总则
1.1. 基地概况
地块四至为:位于以北、以东、以西,整个地块呈菱形。总建设用地为78642平方米,其中可使用地块面积为52300平方米。
本地块的规划设计立足于生态环保型为主线,从本地区的社会、经济、人文及自然环境特点出发,根据以人为本及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创造属于时代同时也属于地方的人文住区。本项目建设将对旧区改造、房产开发、城市景观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1.2. 设计依据
1.3. 设计数据
综合技术经济指针 (见最后附表)
1.4. 设计任务内容和要求
1.4.1. 设计内容
面向21世纪的居住社区,主要由高层住宅建筑及配套公建等设施构成。
1.4.2. 建筑耐久年限
根据《民用建筑设计通则》和设计任务书要求,本建筑耐久年限为二级,为50年以上。
1.4.3. 建筑防火分类和耐火等级
根据《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建筑防火分类为二类建筑,建筑耐火等级为一级。
2.0. 规划设计说明
2.1 总体设计构思
本小区的规划平面结构采用围合式布局,中心形成大面积住区景观。住宅、公建、人行步道及水景沿环形流线铺开,形成一系列景观节点,达到景向结合、步移景异的生态社区。小区呈现向中央绿地开放的动态格局,追求小区空间的四度时空观。
2.2 规划设计原则
1、体现城市历史文脉,抓住其深厚的人文底蕴,以符合现代社会的新的形式,传承、延续、乃至发扬光大人文特色和历史风貌,以点线结合、收放自如的建筑形态布局、以动态水景为核心的景观设计手法隐喻中国古典园林意象。
2、以生态化、休闲性、文化性为主题,营造主题社区。本规划在尊重自然、为人服务的准则下,力图体现基地的场所精神,做足“绿光水影的文章”,营造无限绿意,使最多的住户感受择水而居的自然情趣。
3、在满足人与社会交往的同时,让休闲、文化、绿化环境成为社区空间的主题,以适应本社区特殊的不同层次、不同方面的需求。
力求达到理性与感性的交织、传统与现代的对话、人工与自然的融合、技术与人性的统一的完美境界。
4、突出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利用自然的思想,充分结合地形,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场地地理环境,突出亲绿围合特色,赋予绿地艺术风格,引入水岸空间,融于城市人文气息之中。
5、顺应地形地势,便捷而有效地组织车行及人行交通,使园区人、车合理适度分流,保证区内车辆的动态运行与静态存放安全方便。
2.3. 规划设计特点
本项目的规划平面采用外环路网结构,将建筑单体、人行步道及水景联系在一起,规划在秩序中又富于变化。
核心区景观以动态水景为特色,五栋点式住宅点缀其中,架空的底层,在水平视线上达到通畅,在空间形态上形成丰富的景观轮廓线,达到景向结合、步移景异的四维空间组群,充满历史文化意境紧扣城市的历史文脉和人文气息。
小区沿城市道路设密植绿化屏障,为内部建筑空间创造了“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舒适环境。
2.4. 环境设计--创造健康的生态人居环境
景观设计引入“五亲”环境设计理念,因地制宜,尽可能还原自然人居,旨在创造现代住宅的景观面貌。。
1、亲地—部分建筑底层挑空设计,将绿地、休闲空间引入住宅建筑。
2、 亲绿—赋予景观绿地以艺术风格和文化品位,突破简单的平面层次分布。
3、亲水—引入多种亲水场所。
4、亲子—为儿童提供游乐场地,丰富多样的植被也让其更易接触自然。
5、亲合—构筑充满情趣和天伦之乐的亲合空间。
小区内围绕水景和岛屿式中心区布局,将弯弯曲曲的水道环绕成一条优美的弧线,与步行道相交错。潺潺流动的溪水,空间时而开敞时而封闭,时静时动,多样的空间演绎着“时”与“空”的更替,蕴涵着中国园林“移步易景”的意味。
小区中心区底层架空,以扩大景观空间,形成通透的视觉连续性。在规划上设置环状水带,为小区居民提供了一个户外亲水的公共交往空间,构图上使各组团均错落有致地座落于于中央水景两侧,贯通开敞的组团活动空间充分体现了住宅亲水性特征。
绿化系统采取水面与植物相结合的手法,其间点缀以自然人文小品。在平面布置上,采取点、线、面相互穿插的构图方式。
采用各具特色的植物树种,如在水旁种植亲水植物,并配以各具特色的小品,满足居民对环境的行为、心理需求,全面细致地考虑居民的各类生活活动,并为之提供适宜、便利的场所,同时使环境具有领域感和可识别性。
道路绿化多选用常绿乔木,部分选择落叶乔木为道路行道遮阳树种,创造“夏有荫,冬有阳”的生态空间。
灯光照明系统根据绿化和小品、水景设置的不同,小区内均采用新型的节能照明灯具,如地灯、投光灯、草坪灯、变色灯,庭园灯,主体雕塑及小品表面泛光照明,喷水池和水面的水下灯光,夜幕降临,小区内空中、水中、绿化丛中、各种灯光相映成趣,美不胜收。
住区环境设计强调人文特质,赋予环境以文化内涵和现代功能,以达到情景交融,又有实用价值、健康舒适的高品质人居环境。
2.5. 道路与交通——构架清晰、人车分流
1、合理确定小区出入口依据地形及现有的交通条件,小区人行主入口确定在XX路与XX街交界处,小区车行主入口确定在润园路,另在XX街上设有车行次入口。
2、道路系统划分
小区级环道宽度为6.0米,构成社区主要交通干线,靠车行主入口处设置地下机动车停车库,其上部除消防、医疗急救、搬场等特殊情况下,均为步行区域。
3、静态交通系统处理
停车方式主要采取地下车库与地面停车相结合的方式。同时安排自行车摩托车停放场地,以满足小区停车面积的需要。
2、6. 消防系统设计
遵循"预防为主,消防结合"的方针,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详见消防专篇。
2.7. 建筑系统
2.7.1 建筑设计原则――景观与观景、景向与朝向的有机结合。
1、景观与观景
住宅单体的设计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同时,采用公建化的外观造型,使力求使建筑本身成为小区和城市中的景观;同时通过合理规划,使建筑内部空间获得最佳观景效果。
2·朝向与景向
阳光与空气是生态住宅的有机组成部分,规划和建筑设计力图使每个住宅单元均获得良好的朝向,取得良好的日照、通风条件,同时在满足上述基本物理需求的同时,力图使尽量多的住宅获得好的景向,达到朝向与景向的有机结合。
2.7.2 建筑户型设计——以现代使用者行为为核心
户型设计从居住活动的客观规律出发,力求科学、合理、细致,同时具有一定的超前性和使用弹性。小区以三室二厅、二室二厅为主力户型,同时设计了部分四房二厅豪华式房型,可灵活规划居住空间的一室房型等特色房型设计,强调个性化设计,使每个住宅单元都具有“亮点”和“亲和力”。设计注重在满足多样化的市场需求及对居住行为的引导作用。
住宅房型功能流线清晰,动静分区明确,厅堂方正,户内功能齐全,绝大多数户型都对室内玄关、储藏、家政空间、空调器的位置等做了充分考虑。户内以厅为中心,厅和主要卧室全部朝南,采光充足。
2.7.3 建筑造型设计——以“公建化”的造型手法和群体组合塑造群体形态的可识别性
建筑造型设计注重塑造群体形态的可识别性,以公建化的设计手法,加强住宅建筑造型上的秩序,注重立面要素的有机整合,使建筑具有强烈的现代风格,为建筑内部创造了明亮、开放、健康的空间。
同时设计通过群体空间组合体现整体造型艺术美,整体轮廓跌荡起伏,形成通畅的视觉通道,小区将成为XX市XX区一个新的建筑景观标识点。
细部设计运用细腻、协调的比例关系,创造出良好精致的视觉效果。建筑风格端庄大方,高雅脱俗又清朗简洁、新颖夺目,创造了完整的建筑形体和气势。
2、7.4 公建服务设施
公建服务设施包括商业、休闲娱乐设施、社区服务中心等。设计考虑了本居住区以及周边社区的消费人群的活动预测,使其功能、交通流线布局上在具有超前意识的前提下,能够契合当前国内实际需求。
2.8 建筑用料说明
2.8.1 外墙材料:
主楼外墙采用外墙金属漆铝板、铝合金门窗。
裙房部分采用花岗石、铝板、夹层玻璃、铝合金窗
2.8.2 室内装修用料
位置 地面 墙面 顶棚
-------------------------------
□住宅大堂 花岗石 大理石 可洗涂料
□裙房部分 水泥砂浆 水泥砂浆并 水泥砂浆
□电梯厅 大理石 可洗涂料 可洗涂料
□住宅厅、卧室 水泥砂浆 涂料 涂料
□厨房、卫生间 水泥沙浆 水泥沙浆 水泥沙浆
-------------------------------
3.0 结构设计说明
本住宅区主要由1#~16#高层住宅以及与之配套商业及综合配套用房、大型地下停车库等组成。高层住宅均带地下室。其中A型1#.2#为24层二幢,带二至三层联体商业裙房,B1型14#为18~19层,B2型15#为24~25层;C型11#.为22~23层;D型7#.8#.9#.10#为22~23层四幢;E型3#.5#为11~12层二幢带二层联体商业群房;F型6#为一幢24层毗连3层商业群房;G型4#为11~12一幢,带二层联体商业裙房;H型12#.13#为18~19层二幢;I型16#为24~25层一幢。
建设场区为老城区拆迁,地势较为平坦。为XX类场地。
本工程地处XX市中心区,场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本工程按8度抗震构造设防,其它荷载按现行规范要求取值。
本工程11~18层各幢高层住宅均采用短肢剪力墙加井筒结构,18层以上高层住宅采用长短剪力墙结合加井筒结构,所有高层住宅全现浇。主体8#.11#下部带地下车库的,剪力墙井筒均落至地下室底板,主体与地下车库设双墙脱开;视场区岩土地质情况和建筑使用要求,主体与地下车库亦可连成整体不脱开,此时,由于上部结构荷载差异较大,基础设计需控制差异沉降。
商场及综合配套用房拟采用框架结构,全现浇。
高层住宅基础设计拟采用桩基加筏板,桩型待定;基础拟采用沉降控制复合桩,条形基础或柱下交叉条基。
主体带大型地下车库平面尺寸已超过规范,但考虑使用要求,采用超长无缝设计。为防止温差和收缩裂缝,须在地下室适当部位设置后浇带,控制水化热,混凝土内掺加外加剂以及采取相应施工措施防止混凝土开裂,满足地下室使用要求。地下室外墙板厚300~400,顶板为钢筋砼梁板,全部考虑绿化荷载。地下室和基础埋深均符合规范要求。另地下车库兼6级人防功能,其顶板、侧墙厚度应满足人防规范要求,静力等效荷载按规范取值。
平面尺寸超长单幢住宅,地下室为整体式,上部结构在适当部位按规范要求设置伸缩缝,兼抗震缝。
建筑物外墙采用粘土多空砖,内墙采用加气混凝土(或采用当地常用轻质材料)。
对于各楼平面局部凹进和凸出角部交接部位,楼层有错层、开大洞口周边部位,适当增加板厚,通长配筋,提高配筋率;对于属结构加强区的底部楼层和楼梯间、电梯井筒、端部山墙及转角部位、内纵墙端开间以及顶层的剪力墙、柱满足规范要求的配筋率。对于平面转角设有角窗、井筒周围大开间而未设梁房间,适当增加板厚,通长配筋,形成暗梁.
4.0 给排水设计说明
4.1.设计依据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1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J13-86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87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1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