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尚
创新产业栖息地,多彩田园新生活——武汉科技新城概念规划 创新产业栖息地,多彩田园新生活 武汉科技新城概念规划 前言 (一)概念规划的主要理念 概念规划的方法运用在我国城市规划体系中尚属于探索阶段,各地规划编制的思路和成果体系依据不同的条件,各有侧重。实践表明,城市规划的的作用不仅在于描绘城市远景的“终极蓝图”,更为重要的是要根据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城市发展的不同阶段对城市的形态、结构和功能进行科学的引导和控制。我们在本次概念规划中秉承我院在全市战略规划研究中运用的过程控制论,希望将规划工作从过往的绘制“终极蓝图”引向对于建设一个理想城市的“过程控制”。 城市规划过程控制论的基本理念和技术路线 我们提交的成果主要突出“战略分析-发展目标-规划策略-行动计划”的研究架构,应用“现实空间问题解析法”,提出从“空间问题导入”到“空间规划导出”的规划理念。 (二)规划工作的技术路线 本次工作我们站在俯览全市战略规划研究的视野,提出科技新城这样次区域的概念规划,试图达到三个方面目的:一是判断该区域的发展阶段与状况水平,正确评估其独特的资源禀赋、发展前景,恰当选择该区域在全市未来发展的目标和定位,为该区域发展指明方向;二是提出一份有效反映城市“要素-空间”关系的结构规划,侧重于构筑一个新的城市空间与产业经济、社会人口、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的合理框架,提高城市活动的空间载体;三是寄望于发挥规划的媒介作用,强化城市发展战略与城市规划管理模式的统一关系,制定实施概念规划的系列重大行动计划,成为政府和社会各界的行动纲领。 基于城市发展过程控制论的技术路线,我们在此次概念规划中首先对上轮科技新城总体规划实施进行回顾,找出存在的问题及其根源;通过国际国内高新区发展比较,寻找适合东湖高新发展模式的战略选择;通过拓展区用地生态评价,配合社会经济发展展望预测未来新城发展规模,提出城市空间规划构想;提出概念规划实施的重大行动方针和计划。 第一章 回顾与反思 东湖高新区经济增长示意图(1995-2003年) 我们首先对上轮规划实施情况进行回顾。 (一)走进东湖高新区 1.发展历程 东湖高新区成立于1988年10月;1991年3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00年5月,省市作出建设武汉·中国光谷的重大决策,同年7月被科技部、外交部批准为APEC科技产业园;2001年被国家发改委、科技部批准为国家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即武汉·中国光谷。 东湖高新区2003年产业结构图 高新区由建区初期以电子一条街起步,逐步发展壮大,在全国53个高新区中名列前茅(总收入排名第14,工业总产值排名第15),形成了以光电子为主流产品的全国领先的高新技术开发区之一。 2.高新区社会经济简介 东湖高新区成立十多年来,经济发展一直保持了较高速度,1991年至2003年,开发区技工贸总收入年平均增长48.34%,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平均增长31%,财政收入年平均增长55.53%。2003年,高新区全年实现技工贸总收入481.29亿元,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14亿元,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2.4亿元,全口径财政收入12.02亿元,出口创汇2.5亿美元,完成产业和基本建设投资40亿元。 东湖高新区产业特色鲜明,光电子信息优势地位比较明显,形成了以光电子信息产业为主导,生物工程与新医药、机电一体化、环保竞相发展的产业格局。机电一体化、环保等产业近年发展迅速,已成为东湖高新区发展最快的两大产业,生物工程与新医药由于近两年来企业产业调整的缘故,产业规模有所萎缩。 表1:东湖高新区辖区基本情况一览表
说明:(1)本数据来源于东湖高新区公安分局;(2)表内数据统计截止于2004年2月。(3)表内企业指收入规模在500万以上的企业。 附注:东湖高新区范围内高校人员:17.6万,其中学生14.4万,教职员工0.8万,家属2.4万。 2003年,东湖高新区已注册企业6000多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1500多家,非国有企业占高新技术企业的80%以上。产值过10亿元的企业有4家(武汉NEC、长飞、邮科院、凯迪),过亿元的有58家,并有19家世界500强企业在此投资和设立了商务机构。区内现有14家公司在境内外上市,有近70%的中小企业的主导技术是从大院大所转移和合作开发出来的。同时东湖高新区还创办了我国第一家创业中心,至今已孵化高新技术企业500多家。 上轮总规用地规划图 (二)上轮总规概况 1、背景及基本思路 2000年5月,湖北省省委省政府、武汉市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地提出了利用武汉市现有的科技及产业优势,建立国家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武汉·中国光谷” 的重大战略决策,要求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在关山科技工业园的基础上,向东拓展、向南延伸,高起点、高标准地建设武汉科技新城,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与环境创新的同步发展,抢占高科技竞争的制胜点,为下个世纪的腾飞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精神指引下,我院于2001年编制完成《武汉科技新城总体规划》,同年审批。 2、规划要点 《武汉科技新城总体规划》(以下简称《上轮规划》)规划期限为2000-2010年,近期规划期限为2000-2005年。 (1)规划目标 上轮总规规划结构图 《上轮规划》以形成“以光电子信息产业为主导,集科研、教育、培训和生产为一体的现代化、国际性、花园式的科技新城”为总体目标。 具体体现为建设一流的高新技术科技工业园区、先进的科技贸易及管理服务设施、高质量的园区环境形象、舒适的居住生活环境、高效、便捷的交通体系、高标准的基础配套设施保障。 (2)新城规模 《上轮规划》按照36万人的常住人口进行规划,当时行政管辖面积范围约50平方公里,2002年因为用地空间的限制,开发区管委会与江夏区协调确定新的封闭管理区达到57平方公里。 (3)规划结构 《上轮规划》确定按“一区、两心、三轴、五园”的结构进行总体规划,形成“干字形”发展轴,布置南湖北路沿线居住区带。 “一区”为科技商贸中心区布局在民院路、珞喻路、关山一路和雄楚大道之间面积1.8平方公里的地块内,是未来科技新城的核心枢纽,集中设置一批现代化的公共设施。 “两心”为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行政管理中心及汤逊湖公共服务中心,分别是东湖开发区的行政管理中心及汤逊湖高新技术园区的公共服务中心。 “三轴”为沿珞瑜路的科技轴、沿关山二路的产业轴和沿中环线的拓展轴。 “五园”:分别为关东光电子产业园、关南生物工程产业园、应用软件产业园、汤逊湖高科技产业园、南湖高科技农业园。当时还提过科技商贸区建设和行政管理区入驻庙山的设想。 (4)基础设施建设 《规划》的近期(2000-2005年)期间完成鲁巷商务中心工程,面积约0.3平方公里,并着手整个科技商贸区1.8平方公里的征地拆迁工作、启动大学科技园区的开发建设、改造关山路成为步行街、兴建汤逊湖污水处理厂等。 (三)规划实施评价 针对现封闭管理区的用地现状,对上轮规划实施进行评价如下: 1、规划实施情况分析 现状城市建设用地主要由9大类组成(扣除23.10平方公里E类用地),总
网站首页 典尚平台 建筑素材 三维模型 室内装修 视频素材网 上传教程 帮助中心 热门搜索 版权申明 关于我们 联系典尚
Copyright © 2000-2020 www.jzsc.net.粤ICP备07047611号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QQ:609470690 客服电话:0755-83549300 深圳市典尚风设计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16典尚平台 JZSC.NET
网站推荐使用腾讯、Chrome浏览器浏览,不推荐360,很卡
粤公网安备 44030302000908号
推广记录 积分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