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市红色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目 录
第一章 规划总纲 1
一、规划范围、性质及规划时段 1
二、规划依据 2
三、规划总体框架和技术路线 3
四、规划编制遵循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4
第二章 保定市红色旅游资源条件 6
一、保定市红色旅游发展概况 6
二、保定市红色旅游资源评价 8
第三章 保定市红色旅游发展的优势及问题诊断 12
一、保定市红色旅游发展的优势 12
二、保定市红色旅游发展的问题诊断 13
第四章 保定市红色旅游市场预测与分析 14
一、保定市红色旅游市场总量预测 14
二、保定市红色旅游市场细分 15
三、保定市红色旅游的核心目标市场及其特点分析 15
第五章 保定市红色旅游产业发展目标与发展战略规划 16
一、发展目标 16
二、发展战略 18
三、总体布局 19
四、战略措施 22
第六章 保定市红色旅游发展分区规划 23
一、阜平革命老区型红色旅游区 23
二、市区历史文化古迹型红色旅游区 27
三、白洋淀湿地生态型红色旅游区 31
四、易县山岳生态型红色旅游区 36
五、唐县烈士纪念地型红色旅游区 42
六、涞源涞水自然生态型红色旅游区 46
第七章 保定市红色旅游发展重点项目规划 52
一、阜平县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 52
二、冉庄地道战遗址 53
三、白洋淀雁翎队纪念馆 55
四、易县狼牙山五勇士纪念地 56
五、唐县白求恩柯棣华纪念馆 57
六、涞源王二小牺牲纪念地、黄土岭战役纪念地 59
七、涞水刘家河烈士陵园、鸡蛋陀阻击战纪念地 60
八、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纪念馆 61
附:重点项目分期投资预算表 63
第八章 保定市红色旅游形象设计与旅游市场开发 64
一、总体形象 64
二、宣传口号 64
三、六大红色旅游区形象设计 64
第九章 保定市红色旅游基础设施与接待设施规划 67
一、保定市红色旅游设施现状 67
二、旅游基础设施规划 68
三、旅游接待设施规划 68
四、环境保护规划 69
第十章 保定市红色旅游保障系统规划 70
一、强化政府主导作用 70
二、统一部署,调动和协调市直各部门 70
三、拓宽资金来源渠道 70
四、完善旅游行业法律法规建设 71
五、加快人力资源建设 71
附图:
1、保定市精品红色旅游资源空间分布图
2、保定市红色旅游发展分区规划图
3、保定市红色旅游线路图
I
保定市红色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2005-2010年)第1章 规划总纲
一、规划范围、性质及规划时段
1、规划范围 保定市红色旅游发展规划范围是保定市行政辖区范围内的所有区域,东经113°45'—116°20',北纬38°14'—39°57'之间,总面积约22092平方公里,总人口1070万,包括保定所管辖的三区(新市区、北市区、南市区),四市(涿州、高碑店、定州、安国),十八县(清苑、满城、徐水、安新、高阳、唐县、涞源、易县、涞水、定兴、容城、雄县、顺平、阜平、望都、博野、蠡县、曲阳)。 2、规划性质与任务 本规划是全市红色旅游的总体规划,在经过相关权力机构的审查批准后,即为本市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部门规划和全市红色旅游开发的基本依据。 本规划立足保定红色旅游实际,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从整体框架的架构和具体红色景区的开发两个方面,对2005年到2010年保定红色旅游的发展进行了总体部署与安排,并结合红色景区的具体情况,对开发红色旅游给予了行动指导。 3、规划时段 本规划时段为2005—2010年,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2005至2007年,共三年,以建设六大“重点红色旅游区”、十五处“红色旅游景点”、八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一个“红色旅游黄金走廊”为重点,加强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和革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初步形成红色旅游发展的框架,旨在加速发展保定红色旅游。 第二阶段为2008年至2010年,共三年,工作重点为巩固保定红色旅游所取得的成绩,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提高红色旅游发展水平,推动保定红色旅游质量整体提高。二、规划依据
1、国家法规类 ●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 国务院《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 ● 国家旅游局和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 ● 国家旅游局《旅游发展规划管理办法》 ● 国家旅游局《旅游规划通则》 ● 国家旅游局《旅游安全管理暂行办法》 ● 国家旅游局《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 2、地方法规类 ● 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河北省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 ● 河北省旅游局和河北省地理科学研究所《河北省红色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 河北省人大常委会《河北省旅游条例》 ● 保定旅游文物局和北京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学系《保定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3、行业标准类 ● 《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 ● 《旅游服务健康安全工作基本要求》 4、领导讲话类 ● 李长春《在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汇报会上的讲话》 ● 李盛霖《统一思想扎实工作推进红色旅游全面发展》 ● 张希钦、胡振民等《在全国发展红色旅游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 才利民《在保定考察红色旅游工作时的重要指示》 ● 王新勇 《河北红色旅游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三、规划总体框架和技术路线
旅游空间布局 对策与措施 红色旅游开发背景 社会环境条件 挑战与机遇 发展目标 市场需求导向 总体发展战略 (方针、原则、战略、形象) 重点景区规划产品设计 专项规划 市场营销策划 红色旅游资源基础 1、规划总体框架
图1 保定市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的总体框架图 本次规划的总体框架是:从红色旅游开发的区域背景和红色旅游发展的现状出发来分析保定市红色旅游发展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在红色旅游资源分析评价和旅游市场需求趋势预测基础上,确立保定市红色旅游发展的总体战略目标,在发展方针、规划原则、构思策划、目标思路指导下对保定市旅游产业的空间布局、主题形象定位、产品组合、建设项目、商品开发、旅游环保、旅游人才、建设时序等进行全面系统规划,并提出确保规划实施的对策措施和政策建议,以促进保定市红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2、规划的技术路线 保定市红色旅游规划的研究和编制,主要遵循下述技术路线: 第一阶段,在对野外实地踏勘调研和充分收集资料的基础上,进行总体策划和创意构思,并研究、拟定规划大纲; 第二阶段,在补充调查和重点踏勘基础上,从旅游形象、空间布局、市场营销、产品设计等角度进行总体规划; 第三阶段,在总体规划思路指导下,进行旅游基础设施、旅游环保、旅游人才等方面的专项规划; 第四阶段,在专家咨询、会议咨询及意见反馈基础上,对规划文本进行修改调整; 第五阶段,根据专家评审意见再进行调整、修正,然后获得最终成果。 3、规划成果 ● 《保定市红色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文本 ● 《保定市红色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图件 ① 保定市红色旅游资源分区规划图 ② 保定市精品红色旅游资源分布图 ③ 保定市红色旅游线路图四、规划编制遵循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1、指导思想 保定红色旅游开发要坚持和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充分利用保定红色旅游开发的天时、地利、人和优势,在科学调查、评价资源和市场研究的基础上,加强精品建设,完善配套设施,创新开发思路,兼顾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的综合平衡,使红色旅游不仅成为保定市、河北省乃至全国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和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途径,而且成为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创建和谐社会的有效措施。 2、基本原则 2.1综合效益原则 发展红色旅游,既是发扬伟大民族精神、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文化工程,又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政治工程,更是一项促进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提高群众生活水平的经济工程,是一项利党利国利民的重大举措。因此,要把弘扬革命传统、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帮助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同保护资源环境结合起来,即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三方面结合起来,并且注意三方面的关联带动作用,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这是促进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契机,偏重任何一方面都不符合科学发展的要求,都不利于红色旅游的全面和长远发展。本规划本着实现综合效益的原则,重视将红色旅游办成牵动大、效益好的扶贫工程、富民工程。 2.2因地制宜原则 保定市虽然红色旅游资源以及开发环境较为优越,但是在红色旅游具体开发时,还须实事求是、脚踏实地地客观评价资源的开发价值和目标市场的潜力,避免盲目开发。要本着对国家、目的地居民、旅游者和环境负责的态度,来确定开发方式、开发规模、建设项目、重点线路、融资渠道和开发步骤等,同时还要做好开发影响的评价工作,避免出现“献礼工程”、“豆腐渣工程”。 2.3突出重点原则 增强红色旅游整体吸引力和竞争力是保定开发红色旅游的核心工作,而树立的红色旅游形象如何,将直接决定保定红色旅游开发的成败。在充分调查、评价各红色旅游资源现实价值的基础上,找出最能代表保定红色旅游特色且具有较高开发价值的资源,重点开发、建设,这对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红色旅游市场上树立保定市的独特形象具有重要意义。同时,突出重点还体现在特色项目和主题设计方面。立足自身优势,找准自己的市场位置,重点打造一批红色旅游精品项目和线路,对于提高保定市红色旅游质量和档次具有极大推动作用。 2.4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原则 考虑到保定市实际的经济和社会条件,红色旅游的开展必须坚持政府主导原则。市、县、乡各级政府要切实落实好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工作,本着实事求是、统筹兼顾的原则,运用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把它作为一项政治工程、文化工程和经济工程来做,给予积极引导,大力扶持,尤其对公共性质建设项目要给予更多关注;同时,还要积极吸引包括集体、
本站所有资源由用户上传,仅供学习和交流之用;未经授权,禁止商用,否则产生的一切后果将由您自己承担!素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