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声学部分
中国音乐学院排演厅工程为一具有音乐演出、排练、录音及其他各类附属功能的综合性建筑,其中包括对声学技术有较高要求的音乐厅、排练厅、演奏厅、录音棚等技术用房,因此建筑声学设计就成为本工程不可缺少的一项设计内容。
一、设计依据和规范
1.中国音乐学院排演厅工程建筑方案设计有关说明及图纸
2.广播电影电视部《省级电视中心建设规范》(GY23-84)
3.广播电影电视部、公安部《广播电视工程建筑设计防火标准》(GYJ33-88)
4.广播电影电视部《广播电视中心技术用房容许噪声标准》(GYJ42-89)
5.广播电影电视部《有线广播录音播音室声学设计规范和技术用房技术要
求》(GYJ26-86)
6.国标《剧场建筑设计规范》JGJ 57-2000
7.国标《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 3096-93
二、建声设计的主要项目及内容
所有声学技术用房的建筑声学功能需求分析,声学方案的确定以及与建筑、结构等工种的协调配合;
对1100座音乐厅进行专业音质设计,以达到优良的音质效果。其中包括室内声场
计算机模拟分析及1:10缩尺模型实验;
对300M2演奏厅、250M2、100M2排练厅及两套录音棚进行专业的音质设计及室内声学装修设计;
对本工程的所有技术用房及设备用房进行噪声与振动控制的工程实施方案设计,包括围护结构的空气声隔声及固体声隔离设计,对空调系统、通风系统、给排水系统等设备及机房做相应的隔声、吸声、消声及减振设计,以确保音乐厅及各类技术用房都达到设计要求的允许噪声标准及有关的环境保护标准。
三、建筑声学设计的主要技术指标
建筑声学设计总的技术要求为:
使各个技术用房达到良好的声学效果,包括有合适的混响时间及其频率特性、有良好的声场扩散处理,使声场分布均匀,无声聚焦、回声、颤动回声、声染色等音质缺陷;
有效地控制各类设备机房的噪声与振动,使各类技术用房达到相应的本底噪声允许指标,采取各种有效措施,避免固体传声对各类技术用房的影响。同时也要做到设备噪声与振动不影响周围环境,符合城市区域环境噪声的标准。
各主要厅堂及技术用房的音质设计指标
技术用房 房间名称 | 面积 (M2) | 设计最佳中频 混响时间(sec) | 本底噪声 (dBA) | 备注 |
音乐厅 | 700 | 1.5--1.7 | <<>30 NR-25 | |
演奏厅 | 300 | 1.0--1.2 | <<>25 NR-20 | |
排练厅 | 250 | 1.0—1.2 | <<>30 NR-25 | 混响可调 |
排练厅 | 100 | 0.8—1.0 | <<>30 NR-25 | |
录音室及 控制室 | | 依房间面积及 录音工艺确定 | <20<> NR-15 | 浮筑构造 |
四、声学设计的主要特点及技术措施
1100座音乐厅是一座以室内乐和交响乐为主的专业音乐厅,也可兼做各类小型文艺演出。若有召开会议的功能,声学设计可考虑采取建筑可变混响技术,以求更好地满足不同使用功能对厅内混响时间及其他各类音质参量的要求。在进行室内乐和交响乐演出,是以自然声为主、电声为辅,因此声学设计应着重于符合声学要求、合理的平剖面体形,适度的早期反射声和早期侧向反射声、观众区域有足够的声场力度、声音清晰饱满、有良好的空间感和亲切感,满足不同风格音乐演出的音质要求;
300M2演奏厅也是本工程声学设计的一个重要部分,在满足各类音乐形式的演奏、演出的同时,还具备现场录音的功能。因此在确保该厅围护结构隔声要求的同时,还应特别注意隔绝固体传声和低频振动和噪声对本厅的影响。厅内富于室内装饰的声学设计及声学材料的科学合理配置以及环境与设备噪声的有效控制,使音乐棚能适应多种不同类型音乐的录音。具有混响时间合适、既有丰满度、又有清晰明亮度、声场分布均匀、早期反射声丰富、本底噪声低等特点和效果;
250M2和100M2大小排练厅主要是用来满足各种形式音乐在公演前的排练和审听之用。因此类排练厅容积不大,如有其他功能的使用,可考虑设置简单而有效的可变声学构造。排练厅的混响时间采用短而平直的频率特性,低频不宜有较多的提升,以利于指挥能辩清每个声部和乐师演奏是否准确无误。排练厅的演奏台区域,应有较好的声扩散处理,以便乐师之间能有良好的相互听闻,并使融合的乐声传输到听众或审听席。厅内应避免出现各类音质缺陷,如声聚焦、回声、颤动回声和声染色等;
对于有较高安静要求的录音棚及其控制室,其本底噪声要求满足NR≤20,声学设计中需考虑做特殊的全浮筑或半浮筑、弹性隔声吊顶等特殊隔声结构,并配以带声闸的隔声门、多层玻璃隔声窗等处理,以保证这些高隔声要求的技术用房优良的隔声效果,达到足够低的本底噪声要求。对于上述这些有较高隔声的技术用房,建筑总体布局时,应将它们设置在交通干道内侧较为安静的区域,这样有利于环境噪声和振动的控制与隔离。同时也避免与大型的空调或设备机房毗邻;
录音棚属于有较高音质要求的技术用房,声学设计中首先应使其有一个合适的平剖面体型及长宽高比例,并在墙面及天花设计中,结合建筑装修设计不同形式的声扩散体,同时合理地设计和配置声学材料和结构,以达到各技术用房内都能实现设计所要求的混响时间频率特性和优良的音质效果;
设备噪声与振动控制设计也是本工程声学设计的重要环节,声学设计将提出各个技术用房的本底噪声设计技术指标,并将协同土建及设备工种采取多种必要的技术措施,以达到噪声与振动控制的目标,如围护结构的隔声设计、机房的隔声及吸声设计、设备机组的隔振设计与固体传声处理、空调管路系统的消声设计及气流噪声的控制设计等。所有的空调机房、水泵房、冷冻机房等均做相应的隔声、隔振及吸声处理,使机房内噪声达到相应国标规定的标准;凡向室外开口、产生噪声的机房的特定部位,如新风进口、排风口等均采取相的消声处理;冷却塔除选用低噪声产品外,根据现场情况并结合建筑设置隔声屏障,以防止设备及机房噪声对城市环境的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