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尚
要点: ■经济全球化时代将促使全球化时代的国际性大都市带发展。 ■接轨大上海、延伸产业带、对接交通网、培育都市区、共保大环境作为规划原则。
■浙江省接轨上海的前沿、对外开放的平台、先进制造业的载体、城乡一体化的示范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区。
1.全球化的来临 经济全球化意味着国际资本流动的加速、信息跨国界传播、全球范围内的生产要素优化配置和社会生产力的高效化,以及世界各国经济相互融合的程度不断提高。经济全球化是现代高科技下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阶段,形成生产要素向低成本的发展中国家流动,促成新兴资本市场的崛起。 随着全球化影响的日益加深,国与国之间的经济竞争已进一步演变成区域与区域之间、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竞争,这种变化一方面为环杭州湾地区的发展创造了更大的空间和更多的机会,另一方面也相应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性和市场风险。 全球化强有力的影响着城市化,塑造和改变着城市的功能。 2.信息化时代的来临 信息化正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方式和力量重塑着当今世界的时空格局,对城市功能、规模、形态的冲击,将彻底打破人们对城市既有的传统而狭隘的认识。随着信息的发展,各种社会经济要素可以摆脱距离的约束,按照其内在的需要在更为广大的范围内进行合理的流动和配置。城市职能的高低越来越取决于其在信息网络节点中所处的区位,城市竞争力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其占有、处理与支配信息的能力。 3.全球城市体系发展趋势 (1)国际城市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发展国际性城市已成为全世界主要国家或地区获取发展空间的战略选择。一些主要的国际城市,如伦敦、巴黎、纽约、东京等,在全球经济发展、文化交流、管理等方面,国际城市相互直接沟通,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发展空间。随着世界范围城市竞争日益加剧,国际性城市对提高一国的国际竞争力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2)国际意义的大都市带是实现区域全球化的发动机 世界经济的中心在一批世界城市,世界经济的重心是一批国际化的大都市带。未来参与全球化经济的区域是国家的高度城市化地区,因此,大都市带在一定区域参与全球经济的发动机。
1.世界大都市带的提出及其特点 (1)世界都市带的提出
在1957年戈特曼在对美国东北海岸的城市密集地区的研究中,提出了大都市带的概念,并对当时世界上大都市带提出预测,继美国的波士华士(波士顿——纽约——费城——巴尔的摩——华盛顿、洛杉矶——旧金山),日本的东京湾(东京——横滨、名古屋——大阪——神户),英国的伦敦——曼彻斯特(伦敦——伯明翰——利物浦——曼彻斯特),莱茵河大都市带(欧洲西北部的阿姆斯特丹、鹿特丹、鲁尔、巴黎等)及美加五湖大都市带后,中国以上海为核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列为全球第六个即将兴起的大都市带。 (2)大都市带的发展特点 战略空间形成与发展的主导条件不是单一的,优越的区位、丰富的自然资源、广阔的市场等多种条件的复合体,是任何类型的战略空间中形成与发展条件最好的类型。这类战略空间存在时间长,发展潜力大,不会因资源枯竭而被异地置换,更不会因市场波动而大起大落,有着持久发展和自我巩固与强化的能力,是国家综合发展着力追求的一种模式,也是迄今为止世界上为数很少的几个国家采用的模式,其中戈特曼研究的美国东北部地区及长三角都市带具有代表性。 2.“长三角”都市带特征 (1)长江三角洲的区位特征 长江三角地跨江、浙、沪三省市,位于长江和钱塘江的入海口,处在中国东部沿海开放城市带和沿长江产业密集城市带的结合部,具有得天独厚的江海交汇、南北居中的区位条件,是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核心地区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该地区成为我国经济增长最快、城乡空间变化最大的地区之一;同时,随着世界经济中心向亚太地区转移,以上海为核心的长江三角洲已经成为全球经济登陆中国市场的桥头堡,而且必将成为亚太地区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因此,区域内各城市(镇)均面临着更多更新的发展机遇。 (2)长江三角洲的发展态势
加入世贸组织后,长江三角洲地区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严峻挑战。从优化区域发展环境入手,提高区域整体国际竞争力,实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已成为苏、浙、沪三省市的共识。 考察上海的发展史不难发现:上海之所以曾是远东地区的金融中心、贸易中心和航运中心,除自身的优越条件外,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有长江三角洲这块富绕的土地的有力烘托;直到今天,上海国际经济、金融中心城市的形成,也要以长江三角洲地区强大的制造为后盾;上海要建设国际贸易中心,必须有长江三角洲全方位、现代化的市场体系支撑,以强化区域物流集聚和疏散功能;上海现代化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必须与长江三角洲城镇群统筹规划,使地域内人流、物流、信息流畅通无阻。有学者已做了“沪宁杭地区城市一日交流圈”的研究。目的就是要考察该区域内城市间的关联程度,及如何提高区域整体竞争力。 长江三角洲域发展环境的优化,必将促进生产要素在整个区域内的自由流动,加快区域经济融合与重组,为区域内城市发展创造了更多的机会和更广阔的区域网络环境。 随着城市从个体走向群体的实质性变化,长江三角洲城市的空间形态正趋向以上海为中心的一体化。逐步形成了河海港水运系统、现代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系统以航空港、信息港共同构建的现代化交通通讯网络;外商投资领域也由加工工业逐步拓宽到电力、交通等基础产业以及金融、商业、房地产、旅游等第三产业。这些都为长江三角洲区域内综合竞争力的提高及保持持续发展的动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目前,长江三角洲区域内大型基础设施的建设使城镇群空间网络日趋完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规划建设也已进入实质性阶段,其深水港码头选址于杭州湾出海口浙江省舟山市的大小洋山岛。 (3)“长三角”南翼都市区划分 在“长三角”南翼地区中,按大都市区与都市区建设及一般概念的城市区域条件可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上海大都市区,为整个“长三角”地区的中心,其辐射范围是世界性的,中心城市为上海市区,外围地区为上海郊区、长三角南、北翼甚至全国。 第二层次是杭州、甬舟大都市区,为浙江省的中心城市,在“长三角”区中某些功能已具备国际性、全国性地位,在浙江省域发展中处于区域中心位置。杭州正向国际风景旅游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长三角地区中心城市发展;宁波正成为长三角南翼经济中心,我国东南沿海重要港口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并呼应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而争取建成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 第三层次是嘉兴、湖州、绍兴都市区。嘉兴、绍兴在杭州湾两岸的长三角南翼地区中,区域性中心功能明显。嘉兴将与由平湖的乍浦、海盐的大桥新区构成桥港新城以及嘉善、桐乡、海宁组合,成为具有一定区域辐射力的都市区;绍兴则依托越城区及柯桥中国轻纺城、袍江开发区构成都市区的中心市。湖州将形成环太湖城市带。嘉兴、湖州、绍兴都市区均打破一定的行政界线而与周边市县整合发展。从更大的范围看,该层次的都市区都是一、二层次都市区的有机组成。 整个“长三角”南翼,跨杭州湾南北分布,随杭州湾大桥建设而趋向一体化。在这个一体化区域中,以上海,杭州、宁波,嘉兴、绍兴、湖州三个层次的都市区成为大都市带中的城市区域组织,其他城市区域均作为都市区内的重要功能组成而发展。
杭州湾地区,从上海芦潮港一带起,经上海金山、浙江嘉兴、杭州、绍兴至浙江宁波,除湖州环太湖外,整个区域呈“V”型沿海跨杭州湾分布,是传统的经济发达区与人口、城镇密集区。沿沪杭甬高速已形成沪杭甬都市带,是长三角南翼的重要区域。 目前,以上海芦潮新城、金山石化基地、嘉兴桥港新城、杭州江东工业城、绍兴滨海工业园、上虞杭州湾新区、慈溪杭州湾新区等大规模工业基地开发为代表,杭州湾地区进入了一个大开放、大开发、大发展、大建设时期,环杭州湾地区开发空间已成为新时期浙江发展的新兴地区。 3.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社会经济现状比较 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包括上海、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扬州、泰州、南通、杭州、宁波、嘉兴、湖州、绍兴和舟山共15个城市,土地面积9.96万平方千米,总人口约8300
网站首页 典尚平台 建筑素材 三维模型 室内装修 视频素材网 上传教程 帮助中心 热门搜索 版权申明 关于我们 联系典尚
Copyright © 2000-2020 www.jzsc.net.粤ICP备07047611号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QQ:609470690 客服电话:0755-83549300 深圳市典尚风设计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16典尚平台 JZSC.NET
网站推荐使用腾讯、Chrome浏览器浏览,不推荐360,很卡
粤公网安备 44030302000908号
推广记录 积分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