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当前位置:全部素材 > 规范图集 > 国家规范

NY2148-20121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高标准农田设术语、区域划分、农田综合生产能力、高标准农田设内容、田间工程、选址条件和投资估算等方面的内容。本标准适用于高标准农田项目的规划、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等文件编制,以及项目的评估、设、检查和验收。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标准中的条款通过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GB5084-2005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288-1999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T50363-2006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GB50265-2010泵站设计规范GB3838-2002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200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NY/T309-1996全国耕地类型区、耕地地力等级划分NY/T310-1996全国中低产田类型划分与改良技术规范NYT391-2000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条件wm盟NY525-201h3术语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高标准农田(High Standard Farmland):是指土地平整,集中连片,耕作层深厚,土壤肥沃无明显障碍因素,田间灌排设施完善,灌排保障较高,路、林、电等配套,能够满足农作物高产栽培、节能节水、机械化作业等现代化生产要求,达到持续高产稳产、优质高效和安全环保的农田。3.2农田综合生产能力(Integrate Grain Productivity):指一定时期和一定经济技术条件下,由于生产要素综合投入,农田可以稳定达到较高水平的粮食产出能力。生产要素包括农田基础设施、土壤肥力,以及优良品种、灌溉、施肥、植保和机械作业等农业技术。3.3工程质量保证年限(Period of Project Quality Guaranteed):指项目成后,保证工程正常发挥效益的使用年限。3.4田块(Pot):田间末级固定设施所控制(不包括水田的田埂)的最小范围。3.5田面平整度(Field Level):在一定的地表范围内两点间相对水平面的垂直坐标值之差的最大绝对值。3.6田间道路通达度(Plot Accessibility):集中连片田块中,田间道路直接通达的田块数占田块总数的比率。田间道路通达度用十分法表示,最大值为1.0。2理甄Z.ZC.ET
NY2148-20124区域划分根据全国行政区划,结合不同区域的气候条件、地形地貌、障碍因素和水源条件等,将全国高标准农田设区域划分为东北区、华北区、东南区、西南区和西北区等5大区、15个类型区。全国高标准农田设区域划分见附录A。5农田综合生产能力5.1农田综合生产能力农田综合生产能力以粮食产量为衡量标准,以不同区域高产农田水稻、小麦或玉米等粮食作物应达到的产量标准为依据,其他作物可折算成粮食作物产量。不同区域高标准农田综合生产能力见附录B。5.2农业先进科技配套52.1农业机械作业水平。农业机械作业水平包括耕、种、收单项作业机械化水平和综合作业机械化水平两类指标。高标准农田的农机综合作业水平在东北区、华北区应达到85%以上,在西北区、东南区应达到65%以上,西南区应到达40%以上。不同区域高标准农田农业机械作业水平见附录C。5.2.2农艺技术配套。高标准农田的优良品种覆盖率应达到95%以上,测土配方施肥覆盖率应达到90%以上,病虫害统防统治覆盖率应达到50%以上,实行保护性耕作技术和节水农业技术。以县为单位开展的墒情监测和土壤肥力监测服务应覆盖到高标准农田。6高标准农田设内容点尚惠镇斋J.NE可6.2田间工程高标准农田田间工程主要包括土地平整、土壤培肥、灌溉水源、灌溉渠道、排水沟、田间灌溉、渠系筑物、泵站、农用输配电、田间道路及农田防护林网等内容,以便于农业机械作业和农业科技应用,全面提高农田综合生产水平,保持持续增产能力。6.3田间定位监测点包括土壤肥力、墒情和虫情定位监测点的配套设施和设备,主要服务于土壤肥力、土壤墒情和虫害的动态监测与自动测报。7田间工程7.1土地平整土地平整包括田块调整与田面平整。田块调整是将大小或形状不符合标准要求的田块进行合并或调整,以满足标准化种植、规模化经营、机械化作业、节水节能等农业科技的应用。田面平整主要是控制田块内田面高差保持在一定范围内,尽可能满足精耕细作、灌溉与排水的技术要求。7.1.1田块大小与连片规模。田块的大小依据地形进行调整,原则上小弯取直,大弯随弯。田块方向应满足在耕作长度方向上光照时间最长、受光热量最大要求:丘陵山区田块应沿等高线调整:风蚀区田块应按当地主风向垂直或与主风向垂直线的父角小于30的方向调整。田块设应尽可能集中连片,连片田块的大小和朝向应基本一致。高标准农田连片与田块规模见附录D。3理罚素村网.ET
NY2148-20127.1.2田块形状。田块形状选择依次为长方形、正方形、梯形或其它形状,长宽比一般应控制在4:1~20:。田块长度和宽度应根据地形地貌、作物种类、机械作业效率、灌排效率和防止风害等因素确定。7.13田面平整。田面平整以田面平整度指标控制,包含地表平整度、横向地表坡降和纵向地表坡降三个指标。水稻种植田块以格田为平整单元,其横向地表坡降和纵向地表坡降应尽可能小:地面灌溉田块应减小横向地表坡降,喷灌微灌田块可适当放大坡降,纵向坡降根据不同区域的土壤和灌溉排水要求确定。高标准农田田面平整度见附录E。7.1.4田坎。平整土地形成的田坎应有配套工程措施进行保护。应因地制宜地采用砖、石、混凝土、土体夯实或植物坎等保护方式。7.1.5土体及耕作层。土体及耕作层设是使农田土体厚度与耕作层土壤疏松程度满足作物生长及施肥、蓄水保墒等需求。般耕地的土体厚度应在100cm以上。山丘区及滩地的土体厚度应大于50cm,且土体中无明显粘盘层、砂砾层等障碍因素。般耕作层深度应大于25cm。早作农田应保持每隔3-5年深松一次,使耕作层深度达到35cm以上。水稻种植田块耕作层应保持在15cm-20cm,并留犁底层。高标准农田土体和耕作层厚度见附录F。7.2土壤培肥高标准农田应实施士壤有机质提升和科学施肥等技术措施,耕作层十壤养分常规指标应达到当地中等以上水平。典同筑系Z.UZS心.正7.2.1土壤有机质提升。主要包括秸秆还田、绿肥翻压还田和增施有机肥等。每年作物秸秆还田量不小于4500kg/hm2(干重)。南方冬闲田和北方一季有余两季不足的复闲田应推广种植绿肥,或通过作物绿肥间作种植绿肥。有机肥包括农家肥和商品有机肥。农家肥按22500-30000kg/hm标准施用,商品有机肥按30004500kg小hm标准施用。土壤有机质提升措施至少应连续实施3年以上。商品有机肥应符合《有机肥料》(NY525-2011)的要求。7.2.2推广科学施肥技术。应根据土壤养分状况确定各种肥料施用量,并对土壤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有机质含量、土壤酸化和盐碱等状况进行定期监测,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施肥配方。高标准农田耕作层土壤有机质和酸碱度见附录G。72.3坡耕地修成梯田时应将熟化的表土层先行移出,待梯田完成后,将表土层回覆到梯田表层。新修梯田和农田基础设施设中应尽可能避免打乱表土层与底层生土层,并应连续实施土壤培肥5年以上。7.2.4耕作层土壤重金属含量指标应符合《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2008),影响作物生长的障碍因素应降到最低限度。7.3灌溉水源73.1应按不同作物及灌溉需求实现相应的水源保障。水源工程质量保证年限不少于20年。7.3.2井灌工程的井、泵、动力、输变电设备和井房等配套率应达到100%。4理筑Z.ZC.EI
NY2148-20127.3.3塘堰容量应小于100000m3,坝高不超过10m,挡水、泄水和放水筑物等应配套齐全。7.3.4蓄水池容量控制在2000m3以下。蓄水池边墙应高于蓄水池最高水位0.3~0.5m,四周应修1.2高度的防护栏,以保证人畜等的安全。南方和北方地区亩均耕地配置蓄水池的容积应分别不小于8m3和30m3。7.3.5小型蓄水窖(池)容量不小于30m。集雨场、引水沟、沉沙池、防护围栏、泵管等附属设施应配套完备。当利用坡面或公路等做集雨场时,每50m蓄水容积应有不少于667m的集雨面积,以保证足够的径流来源。7.3.6灌溉水源应符合《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05),禁止用未经过处理过的污水进行灌溉。7.4灌溉渠道7.4.1渠灌区田间明渠输配水工程包括斗、农渠。工程质量保证年限不少于15年。7.4.2渠系水利用系数、田间水利用系数和灌溉水利用系数应符合《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GB/T50363-2006)的要求:渠灌区斗渠以下渠系水利用系数应不小于0.80:升灌区采用渠道防渗的渠系水利用系数应不小于0.85,采用管道输水的水利用系数不应小于0.90:水稻灌区田间水利用系数应不小于0.95,旱作物灌区田间水利用系数不应小于0.90:井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应不小于0.80,渠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不应小于0.70,喷灌、微喷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不应小于0.85,滴灌区不应小于0.90。高标准农田灌溉工程水平见附录H7.4.3平原地区斗渠斗沟以下各级渠沟宜相互垂真,斗渠长度宜为1000-3000m,间距宜为400-800m:未级周定渠道农渠)长度乳头40-800m个间距宜为10-200m,并应与农机具宽度相适应。河谷冲积平原区、低山丘陵区的斗渠、农渠长度可适当缩短。7.4.4斗渠和农渠等固定渠道宜进行防渗处理,防渗率不低于70%,井灌区固定渠道应全部进行防渗处理。7.4.5固定渠道和临时渠道(毛渠)应配套完备。渠道的分水、控水、量水、联接和桥涵等筑物应完好齐全:末级固定渠道(农渠)以下应设临时灌水渠道。不允许在固定输水渠道上开浇地。7.4.6井灌区采用管道输水,包括干管和支管两级固定输水管道及配套设施。干管和支管在灌区内的长度宜在90~150mhm2:支管间距宜采用50~150m。各用水单位应设置独立的配水,单灌溉面积宜在0.250~0.60hm2,出水或给水栓间距宜为50~100m。单个出水或给水栓的流量应满足本标准7.6.1.中灌水沟畦与格田对入沟或单宽流量的要求。7.4.7固定输水管道埋深应在冻土层以下,且不少于0.6m。输水管道及其配套设施工程质量保证年限不少于15年。井灌区采用明渠输水的斗渠、斗沟设置参见7.4.3。7.5排水沟7.5.1排水沟要满足农田防洪、排涝、防渍和防治土壤盐渍化的要求。75.2排水沟布置应与田间其他工程(灌渠、道路、林网)相协调。在平原、平坝地区一般与灌溉渠分离:在丘陵山区,排水沟可选用灌排兼用或灌排分离的形式。高标准农田排水工程水平见附录I。7.5.3根据作物的生长需要,无盐碱防治需求的农田地下水埋深不少于0.8m。有防治盐碱要求的区5理筑Z..ET
NY2148-2012域返盐季节地下水临界深度应满足表1的规定。表1盐碱化防治需求地区地下水临界深度单位:米地下水矿化度(g/L)土质<2<>2-5>510>10沙壤土、轻壤土1.8-2.12.1-2.32.3-2.52.5-2.8中壤土1.5-1.71.7-1.91.82.02.0-2.2重壤土、粘土1.0-1.21.1-1.31.21.41.3-1.57.5.4排涝农沟采用排灌结合的末级固定排灌沟、截流沟和防洪沟,应采用砖、石、混凝土衬砌,长度宜在200~1000m之间。斗沟长度宜为800~2000m,间距宜为200~1000m。山地丘陵区防洪斗沟、农沟的长度可适当缩短。斗沟的间距应与农沟的长度相适应,宜为200~1000m。高标准农田排水沟深度和间距见附录J。7.5.5田间排水沟(管)工程质量保证年限应不少于10年。7.6田间灌溉根据水源、作物、经济和生产管理水平,田间灌溉采用地面灌溉、喷灌和微灌等形式。7.6.1地面灌溉。旱作农田灌水沟的长度、比降和入沟流量可按表2确定。灌水沟间距应与采取沟灌作物的行距一致,沟灌作物行距一般为0.6-1.2m。早作农田灌水畦长度、比降和单宽流量可按表3确定,畦田不应藏城一奥应为乘具作业幅的整倍整,且不宜大干4m表2灌水沟要素土壤透水性(m/h)沟长(m)沟底比降入沟流量(Ls)50-100>1/2000.71.0强(>0.15)40~601/200~1/5000.71.030-40<1/5001.01.570~100>1/2000.40.6中(0.10~0.15)60901/200~1/5000.60.840~80<1/5000.61.090~150>1/2000.2~0.4弱(<0.10)<>801001/2001/5000.3~0.56080<1/5000.40.6表3灌水畦要素土壤透水性(m/h)畦长(m)畦田比降单宽流量(L/sm)60~100>1/2003~6强(>0.15)50~701/2001/5005~64060<1/5005~880120>1/2003~5中(0.10~0.15)70~1001/2001/5003~650~70<1/5005~7100~150>1/20034弱(<0.10)<>801001/200~1/5003~460~90<1/5004~56翼素前网Z.ZC.ET
NY2148-2012平原水田的格田长度宜为60~120m,宽度宜为20~40m,山地丘陵区应根据地形适当调整。在渠沟上应为每块格田设置进排水。受地形条件限制必须布置串灌串排格田时,串联数量不得超过三块。7.62喷灌。喷灌工程包括输配水管道、电力、喷灌设备及附属设施等。喷灌工程固定设施使用年限不少于15年。在北方蒸发量较大的区域,不宜选择喷距离作物大于0.8米的喷灌设施。7.6.3微灌。微灌包括微喷、滴灌和小管出流(或涌泉灌)等形式,由首部枢纽、输配水管道及滴灌管(带)或灌水器等构成。微灌系统以蓄水池为水源时应具备过滤装置:从河道或渠道中取水时,取水处应设置拦污栅和集水池:采用水肥一体化时,首部系统中应增设施肥设备。微灌工程固定设施使用年限不少于15年。7.7渠系筑物渠系筑物指斗渠(含)以下渠道的筑物,主要包括农桥、涵洞、闸门、跌水与陡坡、量水设施等。渠系筑物应配套完整,其使用年限应与灌排系统总体工程相一致,总体设工程质量保证年限应不少于15年。7.7.1农桥。农桥应采用标准化跨径。桥长应与所跨沟渠宽度相适应,不超过15m。桥宽宜与所连接道路的宽度相适应,不超过8m。三级农桥的人群荷载标准不应低于3.5KN/m2。772涵洞。渠道跨越排水沟或穿越道路时,宜在渠下或路下设置涵洞。涵洞根据无压或有压要求确定拱形、圆形或矩形等横断面形式。承压较大的涵洞应使用管涵或拱涵,管涵应设混凝土或砌石管座。涵洞洞顶填士度数不品,道则不然小于05m.J7.73水闸。斗、农渠系上的水闸可分为节制闸、进水闸、分水闸和退水闸等类型。在灌溉渠道轮灌组分界处或渠道断面变化较大的地点应设节制闸:在分水渠道的进处宜设置分水闸:在斗渠末端的位置要设退水闸:从水源引水进入渠道时,宜设置进水闸控制入渠流量。7.7.4跌水与陡坡。沟渠水流跌差小于5m时,宜采用单级跌水,跌差大于5m时,应采用陡坡或多级跌水。跌水和陡坡应采用砌石、混凝土等抗冲耐磨材料造。7.7.5量水设施。渠灌区在渠道的引水、分水、泄水、退水及排水沟末端处应根据需要设置量水堰、量水槽、量水器、流速仪等量水设施,井灌区应根据需要设置水表。7.8泵站781泵站分为灌溉泵站和排水泵站。泵站的设内容包括水泵,泵房,进、出水筑物,变配电设备等。各项标准的设定应符合《泵站设计规范》(GB50265-2010)的要求。7.8.2灌溉泵站以万亩作为基本设单元,支渠(含)以下引水和提水工程装机设计流量应根据设计灌溉保证率、设计灌水率、灌溉面积、灌溉水利用系数及灌区内调蓄容积等综合分析计算确定,宜控制在1.0m3/s以下。7.8.3排水泵站以万亩作为基本设单元,排涝设计流量及其过程线应根据排涝标准、排涝方式、排涝面积及调蓄容积等综合分析计算确定,宜控制在2.0m3/s以下。7.8.4泵站净装置效率不宜低于60%。7理筑Z.Z心.ET
NY2148-20127.9农用输配电791农用输配电。主要为满足抽水站、机井等供电。农用供电设包括高压线路、低压线路和变配电设备。7.9.2输电线路。低压线路宜采用低压电缆,应有标志。地埋线应败设在冻土层以下,且深度不小于0.7米。7.9.3变配电设施。宜采用地上变台或杆上变台,变压器外壳距地面筑物的净距离不应小于0.8m:变压器装设在杆上时,无遮拦导电部分距地面应不小于3.5m,变压器的绝缘子最低瓷裙距地面高度小于2.5m时,应设置固定围栏,其高度宜大于1.5m。7.10田间道路田间道路包括机耕路和生产路。7.10.1机耕路。机耕路包括机耕干道和机耕支道,机耕路设应能满足当地机械化作业的通行要求,通达度应尽可能接近1。机耕干道应满足农业机械双向通行要求。路面宽度在平原区为6~8m,山地丘陵区为4~6m。机耕干道宜设在连片田块单元的短边,与支、斗沟渠协调一致。机耕支道应满足农业机械单向通行要求。路面宽度平原区为3~4m,北方山地丘陵区为2~3m,南方山地丘陵区为1.5~2m。机耕支道宜设在连片田块单元的长边,与斗、农沟渠协调一致,并设置必要的错车点和未瑞游头风乙女机耕路的路面层可选用石、混凝士云沥清等类型路面。北方宜用砂石路面或混凝土路面,南方多雨宜采用混凝土路面或沥青混凝土路面。7.102生产路。生产路应能到达机耕路不通达的地块,生产路的通达度一般在0.1~02之间。生产路主要用于生产人员及人畜力车辆、小微型农业机械通行,路面宽度13m。生产路可沿沟渠或田埂灵活设置,生产路的路面层在不同区域可有所差异,北方宜采用砂石路,南方宜采用混凝土、泥结石或石板路。7.10.3机耕道与生产路布设。机耕支道与生产道是机耕干道的补充,以保证田间路网布设密度合理。在平原区,每两条机耕道间设一条生产路,在山地丘陵区可按梳式结构,在机耕道一侧或两侧设置多条生产路。机耕道及生产路的间隔可根据地块连片单元的大小和走向等确定。7.11农田防护林网在东北、西北的风沙区和华北、西北的干热风等危害严重的地区须设置农田防护林网。7.11.1林网密度。风沙区农田防护林网密度一般占耕地面积5%~8%,干热风等危害地区为3%6%,其他地区为3%。一般农田防护林网格面积应不小于20公顷。农田防护林网占耕地比例见附录K。7.11.2林带方向。主防护林带应垂直于当地主风向,沿田块长边布设:副林带垂直于主防护林带,沿田块短边布设。林带应结合农田沟渠配置。7.11.3林带间距。一般林带间距约为防护林高度的20-25倍,主林带宽3~6m,西北地区主林带宽度按48m设置,栽3-5行乔木,1~2行灌木:副林带宽2-3m,栽1-2行乔木,1行灌木。防护林应8Z.ZC.EI
评星:
  • 0
  • 0

作品评论(0)

登录 后参与讨论
相关推荐:
本站所有资源由用户上传,仅供学习和交流之用;未经授权,禁止商用,否则产生的一切后果将由您自己承担!素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浏览:495 次数:2
下载:免费下载 收藏:0
等级:
编号:210629 55
文件格式:pdf文本
文件大小:5.05MB
投稿:1001 进入
上传时间:2022/8/27 2:43:15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您可能在找这些:

网站首页 典尚平台 建筑素材 三维模型 室内装修 视频素材网 上传教程 帮助中心 热门搜索 版权申明 关于我们 联系典尚

Copyright © 2000-2020 www.jzsc.net.粤ICP备07047611号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QQ:609470690 客服电话:0755-83549300 深圳市典尚风设计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16典尚平台 JZSC.NET

网站推荐使用腾讯、Chrome浏览器浏览,不推荐360,很卡

粤公网安备 44030302000908号

QQ咨询
推广分享
×
复制本页url网址

推广详情

如您已登录,分享网址将自动加载您的推广编号,您将获得2元/注册用户的奖励。

推广记录  积分记录

网站首页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