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坪县罗古箐——大羊场旅游区
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兰坪县人民政府
报告编制组
编制负责人: 田 里 云南大学旅游研究所 教 授
唐腾激 云南省经济研究所 研究员
编制组成员: 王 勇 云南省经济研究所 研究员
杨 萍 云南大学旅游研究所 副教授
李柏文 云南民族大学旅游系 副教授
李雪松 云南财经大学旅游系 讲 师
何爱平 云南大学旅游研究所 注册会计
1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项目概述
项目所在地位于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东部的兰坪县,东连丽江、剑川,北邻维西,南接云龙,西与怒江州腹地相连。境内山峦叠嶂,江河纵横,碧罗雪山和澜沧江由北至南总管全境,属横断山脉横向切割的高山地貌,其自古以来是怒江通往云南内地的交通要塞。 罗古箐——大羊场旅游区位于兰坪东北部,距兰坪县城55.2公里,距通甸乡11.2公里,罗古箐——大羊场旅游区紧邻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老君山片区,旅游区距老君山主峰直线距离8公里。罗古箐——大羊场旅游区是由大羊场世界自然遗产地、罗古箐省级风景名胜区组成的,以普米原生态文化、丹霞奇石、杜鹃花海、生物多样性为资源特色,主要功能为民俗文化旅游、生态旅游、观光旅游为主的旅游区。 旅游区地处云岭山系老君山、雪帮山之间,位于老君山西坡,海拔约为3200米,北部有一个约为17平方公里的高山草甸——大羊场。在水域风光方面,旅游区的水域风光资源主要由众多的溪流形成的河段、跌水、飞瀑构成,植被茂密,水域丰富,主要有罗古箐河、吉丽吉河、三岔河、卡拉布河、拉杂竹河、大羊场河,溪边杜鹃花及无名野花花团锦簇;生物景观方面,旅游区中的大羊场片区属三江并流世界遗产,是老君山生物多样性的典型区,其中国家重点保护植物12种,兽类13种,鸟类16种,海拔2800米以下以云南松、华山松及栎类树林为主,海拔高的地方以冷杉、云杉为主。大羊场高山草甸总面积为17.4万亩,其中分布大面积的杜鹃花。同时,还拥有神秘奇特、民俗风情浓郁的原生态人文景观——普米族。第二节 项目建设定位
罗古箐——大羊场旅游区是兰坪重点开发的景区之一,也是三江并流老君山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资源特色是以丹霞奇石、普米文化风情、高山草甸、杜鹃花海为主要特色,且伴有生物多样性的特征,针对旅游区所处的地理区位和交通区位,将罗古箐——大羊场旅游区的性质定位为:由大羊场世界自然遗产地、罗古箐省级风景名胜区组成的,以普米原生态文化、丹霞奇石、杜鹃花海、生物多样性为资源特色,主要功能为民俗文化旅游、生态观光、休闲度假为主的旅游区。第三节 项目建设内容
根据罗古箐——大羊场旅游区的资源类型特点、用地性质等,遵循地域空间成片性,管理政策类同性及实施可操作性原则,结构框架为“旅游区——旅游片区——旅游景点”三项结构体系。 功能区:游览区——游览区域包括罗古箐村、情人坝、吉丽吉峡谷、卡拉布丹霞地貌、大坪子、大羊场高山草甸区;旅游服务区——是旅游区为游客提供各项综合服务功能的建设开发区,包括入口服务区、罗古箐村、三岔河野营地、大羊场旅游服务点;村落居住区——以罗古箐村为主,包括大羊场季节性居民点,居民点的功能以居民居住为主,结合旅游发展,挖掘民族文化;农耕保护区——区域为罗古箐周围耕地,开发为农业观光、生态农业与参与性农事体验等旅游项目;风景生态培育区——以保护和培育生态环境和旅游环境为主,控制旅游项目开发,营造良好生态的旅游氛围。 旅游片区:旅游区入口区——景区的入口,以开展游客服务、停车、购票、导游等服务及景区管理中心;罗古箐村民族文化区——以展示普米文化特色为主,建设整治村落环境,开发普米文化特色体验旅游、普米文化展示、民居接待等项目;吉丽吉峡谷游览区——包括情人谷、吉丽吉峡谷各区域;卡拉布丹霞探险旅游区——以开展丹霞奇石的观光、游览、探险为主,建设其步行游览系统、建立对丹霞奇石科学成因的解说设施体系,在三岔河建立露营地及旅游服务设施;大羊场高山草甸游览区——以开展高山草甸观光游览为主,建设步行游览系统、旅游服务设施,并建立有关的游览解说设施体系。第四节 社会经济效益
1、生态效益 本规划项目的实施,直接增加生态环境保护的投入达260万元,这将进一步提高旅游区的生态环境质量,促使旅游区的植被、河流、地表等生态景观将得到更有效的保护,各种生物的生存环境也将获得改善,旅游区生态系统呈现良性循环,景观价值随之提升,实现旅游区的可持续发展。 2、经济效益 本规划通过分阶段实施后,旅游区的旅游吸引力将大大提高,根据规划预测,到2020年可以为本地带来超过1.57亿元的旅游收入,因此该项目能够为投资方带来直接旅游收入,提高企业的收入水平。随着旅游项目的实施,也将促进当地水、电、公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 3、社会效益 该项目的进一步建设有利于完善和优化怒江州乃至滇西北地区的旅游产品结构,增强区域旅游吸引力;旅游区的提升可以带来物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将大大提高兰坪县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旅游区还将提供多种就业机会,促进当地的和谐社会构建;同时,项目规划中民居建设无疑将对保护历史遗存,弘扬民族文化做出积极的贡献。第五节 技术经济指标
本项目主要的技术经济指标如下: 一、项目总投资2573万元;建成后,计算期内实现总利润44871.35万元,年均利润3739.28 万元/年,上交所得税共14807.55万元,年均上交所得税1233.96 万元/年,税后利润总额30063.80万元,年均税后利润2505.32万元/年。项目财务内部收益率税前56.7%,税后52%,投资利润率97.37%,投资利税率47.96%,具备较好的盈利能力。 二、资金筹措: 本项目需建设总投资2573万元,其中固定资产2187.05万元,无形资产及递延资产385.95万元。由于项目建设所需资金巨大,为了保证项目建设的顺利实施,遵循“分期建设、滚动发展、逐步完善”的原则,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同时实行“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给予投资商更多的优惠条件和政策,多渠道筹集资金,吸引外资、内资和社会资金等参与项目建设。根据旅游区的实际情况,项目建设资金拟从以下几个方面筹集解决: 1、招商引资:643.25万元,占25.00%; 2、银行贷款:546.76万元,占21.25%; 3、申请旅游建设专项资金:353.79万元,占13.75%; 4、上级拨款:128.65万元,占5.00%; 5、建设单位自有资金:900.55万元,占35.00%。第六节 研究结论
通过对兰坪县罗古箐——大羊场旅游区开发项目的建设条件、市场条件、经济效益等方面的综合分析显示,要开发的旅游产品能完善怒江州现有旅游产品结构,丰富旅游产品内涵,提升兰坪县以及怒江州的旅游形象,形成新的市场卖点;同时,该项目的实施还有利于更好保护罗古箐——大羊场旅游区的自然和人文资源,促进旅游开发与资源保护协调配合。因此,该项目的实施将有力地促进怒江州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该项目的开发具有较稳定和持续增长的效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政府的大力扶持,客源的再增长及消费水平的提高,投资者的预期回报将得到较好的体现。 综合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本项目是可行的。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第一节 区域经济社会状况
一、地理位置 兰坪县位于云南省西北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东部,东连丽江,剑川;北临维西;南接云龙;西与怒江州腹地相连。县政府所在地金顶镇,距离省会昆明市644公里;距离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州府六库207公里;距离周边的大理市230公里,距离丽江197公里,距离维西132公里,距离云龙91公里。兰坪自古以来就是怒江通往云南内地的交通要道,其地理区位十分重要。 兰坪东接玉龙雪山风景名胜区,南连大理风景名胜区,而且是连接两大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和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的重要纽带,而且兰坪县的老窝山、大羊场也是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兰坪旅游业的发展对形成滇西北旅游区域一体化,加强周边各旅游区的连续性、组合性,丰富旅游内容、增加游客停留时间有重要的意义。 罗古箐——大羊场旅游区位于兰坪县东北部距兰坪县城55.2公里,距离丽江黎明景区18公里、距剑川石宝山景区85公里,东南方向紧邻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老君山风景区。其开发不仅将兰坪旅游溶入丽江、大理的客源市场,快速启动兰坪的旅游市场,同时还将形成连接丽江——虎跳峡——石鼓——黎明——老君山——兰坪罗古箐、大羊场——富和山——啦井古盐镇——澜沧江峡谷——怒江大峡谷的横跨“三江并流”的山海经考古旅游通道,形成南连大理——剑川——兰坪罗古箐,北上维西——德钦的澜沧江旅游通道与金沙江旅游线形成两江旅游环线。 二、自然环境 1、地形地貌 旅游区地处云岭山系老君山、雪帮山之间,位于通甸河谷东部;地貌类型为山间槽谷地貌。地质构造为反“S”
本站所有资源由用户上传,仅供学习和交流之用;未经授权,禁止商用,否则产生的一切后果将由您自己承担!素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