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当前位置:全部素材 > 规范图集 > 国家规范

前言为进一步强化安徽省设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根据安徽省住房和城乡设厅《关于印发2009年安徽省工程设地方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标函(2009303号)的要求,《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技术规程》由安徽省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总站会同有关单位编制而成。在编制过程中,编制组开展了专题研究和工程试点应用,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总结了安徽省各地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的做法和实践经验,坚持了可行、有效的指导原则,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本规程。本规程的章节分为:总则、术语、基本规定、管理措施、裂缝防治、渗漏防治、室内标高和几何尺寸的偏差防治、外墙外保温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本规程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本规程由安徽省住房和城乡设厅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安徽省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总站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请各单位在执行本规程过程中,注意总结经验,积累资料,并随时将有关意见和议反馈给安徽省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总站(通讯地址:合肥市马鞍山南路598号文景雅居#楼5层率邮编:23000以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本规程主编单位:安徽省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总站本规程参编单位:合肥市筑质量安全监督站蚌埠市筑工程质量监督站芜湖市设工程质量监督站马鞍山市设工程监督站滁州市设工程质量监督站阜阳市设工程质量监督局宣城市设工程质量监督站安徽工集团有限公司安徽华力设集团有限公司安徽三工程有限公司。本规程主要起草人员:刘超季群詹煜坤王兴明赵学军唐贞付章茂木武朝晖陈刚陈万利黄文斌郑长术苏青赵贵生张家平姚虎李春牛陈淼本规程主要审查人员:李善志程华旭朱兆晴丰国邱立龙崔德密董燕囡興尚览Z.Z沁.E]
2术语2.0.1住宅工程Residential engineering供家庭居住使用的筑工程:2.0.2抗裂砂浆anti-crack mortar采用抗裂剂与水泥、砂按一定比例制成的能满足一定变形而保持不开裂的砂浆。2.0.3质量通病quality common defect住宅工程完工后易发生的、常见的、影响使用功能及外观质量的缺陷。2.0.4高强混凝土high-strength concrete一般把强度等级为C60及其以上的混凝土称为高强混凝土。它是用水泥、砂、石原材料外加减水剂或同时外加粉煤灰、F矿粉、矿渣、硅粉等混合料,经常规工艺生产而获得高强的混凝土。2.0.5高层high-rise residential building指十层及以上的住宅工程。2.0.6中高层middle high residential building指七层至九层的维宅程主子2.0.7专用砌筑砂浆special masonry mortar厂家针对某些新型墙体材料研制的砌筑用浆料,具有良好的粘结性能和抗裂性能,可与新型墙体材料性能相匹配,多以水泥为基材,添加骨料和掺和料制成,现场使用只需要加水搅拌即可使用的定型产品。2.0.8附加防水层additional waterproof layer在阴阳角、地漏、落水、管道穿过构件处等防水材料易发生破损的部位另外增加的防水层。2.0.9下沉式卫生间sunken bathroom在主体造时将卫生间结构层局部或整体下沉离相应楼面一定高度(一般40cm),以使卫生间的水平排水管道埋入其中,然后用轻质材料回填的卫生间。興尚览Z.Z沁
4管理措施4.1设单位4.1.1设单位应依法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以及施工图审查机构、工程质量检测机构承担工程有关业务,依法签订合同,并在合同中明确质量通病防治的责任及奖罚措施。4.1.2设单位应及时审查并批准施工单位提交的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施工方案,并督促施工单位按施工方案实施。4.1.3住宅工程在保修期内发生质量通病问题投诉的,设单位应负责组织有关责任单位进行保修。4.2设计单位4.2.1设计单位应当依据项目批准文件、城市规划、工程设强制性标准以及国家规定的设丑程设计深度要求等进行设计以并对设计的质量负贵。对易发生住宅工程质量通病的部位和环节应进行细化设计,并用节点构造详图予以明确。4.2.2设计单位在设计文件中不得选用国家和省禁止使用的筑材料、筑构配件和设备。对设计中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应明确施工要求、构造措施和验收标准。4.2.3设计单位参与工程质量通病的分析和处理,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意见和议。4.3施工单位4.3.1施工单位应当按照施工技术标准和经审查合格的施工图设计文件进行施工,强化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施工单位不得擅自修改设计文件,不得偷工减料,严禁使用未经施工图审查机构审查通过的施工图设计文件。4.3.2图纸会审时,施工单位应当将设计不当或不符合本规程的问题以书面形式按程序向设计单位提出,并形成记录。4.3.3施工单位应在住宅工程开工前编制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施工方案,报监理、设单位审查批准后实施。理筑素前阀Z.ZC.ET
5裂缝防治5.1钢筋混凝土现浇板裂缝防治5.1.1设计1住宅的筑平面宜规则,避免平面形状突变。当平面有凹或洞时,凹、洞周边楼板的配筋宜适当加强:当楼板平面形状不规则时,宜设置梁使之形成较规则的平面。2钢筋混凝土现浇板的设计厚度不宜小于120mm,厨房、浴厕、阳台现浇板的设计厚度不应小于90mm。3当阳台悬挑长度不小于1.5m时,阳台应采用梁板式结构:当悬挑长度小于1.5m且需采用悬挑板式结构时,悬挑板根部厚度不应小于外挑长度的1/10,且不应小于120mm,悬挑板面的受力钢筋直径不应小于10mm,且应在悬挑板底配置抗裂分布钢筋。4房屋屋面及筑物两端开间的现浇板应设置双层双向钢筋,钢筋间距不宜大于100mm,直径不宜不于0sm。系个/闪U2.2心.上15在现浇板断面或板跨急剧变化处、开洞削弱处等易引起收缩应力集中处,现浇板钢筋间距不应大于150mm,直径不应小于Φ8mm,洞削弱处应每侧配置附加钢筋,并应在板的上表面配置纵横两个方向的温度收缩钢筋。6在房屋各楼层阳、阴角处及较大板块的四角部位应设置沿两个方向正交、斜向平行或放射状布置不少于7中10附加钢筋,附加钢筋的长度应不小于1/3板短跨,且不小于1200mm,附加钢筋伸入支座的锚固长度不应小于5d。7大柱根部板面受力钢筋长度应从柱边起算。剪力墙、柱根部板面负筋宜适当加强。8除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外,砌体结构外墙转角处构造柱的截面积不宜大于240mm×240mm,与楼板同时浇筑的外墙圈梁,其截面高度不宜大于300mm。圈梁转角处应增加2Φ12转角筋。9现浇板受力钢筋应采用延性、韧性较好的热轧带肋钢筋,宜采用细且密的配筋方式。10现浇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大于C30,否则必须有减少混凝土收缩的设计措施。興尚理筑素前网Z.ZC.ET
11住宅长度大于40m时,宜在房屋中部设置施工后浇带。施工后浇带两侧应设置双层加强钢筋。12预埋管线不应集中通过现浇楼板,应分散布置,设计中水、电、设备等各专业应相互配合,在同一位置管线重叠不得超过两层,交叉布线处应采用线盒。线管的直径应小于楼板厚度的三分之一,且不应超过50mm,并使管壁至板上下边缘净距不应小于25mm。13现浇板内管线必须布置在上下层钢筋网片之间,若在跨中没有上排钢筋,则沿管线方向在板的上表面增设Φ6双向间距100mm宽600mm的钢筋网片,多根管线并排时,增设钢筋网片的宽度应超出管线每边300mm。14不宜将给排水管水平埋设在现浇楼板中。5.1.2材料1水泥。宜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对大体积混凝土,宜采用中热硅酸盐水泥、低热硅酸盐水泥、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对防裂抗渗要求较高的混凝土,所用水泥的铝钙含量不宜大于8%。使用时水泥的温度不宜超过60℃。2骨严格控制砂石含泥量,W砂的含泥量不得超过3%,子的含泥量不得超过1%,使用前必须按规定进行检验。拌制混凝土宜采用中、粗砂,不应采用粉砂和细砂。3矿物掺合料。粉煤灰必须符合国家Ⅱ级灰的标准,掺量不宜超过水泥用量的15%:矿渣粉掺量不宜超过水泥用量的30%:沸石粉不宜超过水泥用量的10%:采用复合矿物掺合料时,其掺量不宜超过水泥用量的30%。掺和料的总量不应大于水泥用量的50%,其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4外加剂。选用外加剂时,应采用减水率高、分散性能好、对混凝土收缩影响较小的外加剂,其减水率不应低于8%。5水。应符合《混凝土拌和用水标准》JGJ63的规定,当使用混凝土搅拌站中的回收水时,应经过沉淀,去除砂石、泥浆澄清后方可使用6混凝土配合比应按《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规定,根据设计的强度等级、抗渗等级、耐久性及工作性能等进行配合比设计。7预拌混凝土的砂率宜控制在40%以内。8坍落度在满足施工要求的条件下,尽量采用较小的坍落度。楼板、屋面的混凝土坍落度宜小于120mm:高层筑混凝土楼板坍落度根据泵送高度宜控制在小于180mm,多层及高层筑底部的混凝土楼板坍落度宜控制在小于150mm。理筑素前阀Z.ZC.ET
评星:
  • 0
  • 0

作品评论(0)

登录 后参与讨论
相关推荐:
本站所有资源由用户上传,仅供学习和交流之用;未经授权,禁止商用,否则产生的一切后果将由您自己承担!素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浏览:114 次数:2
下载:免费下载 收藏:0
等级:
编号:205776 4
文件格式:pdf文本
文件大小:428.48KB
投稿:1010 进入
上传时间:2022/8/22 16:56:21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您可能在找这些:

网站首页 典尚平台 建筑素材 三维模型 室内装修 视频素材网 上传教程 帮助中心 热门搜索 版权申明 关于我们 联系典尚

Copyright © 2000-2020 www.jzsc.net.粤ICP备07047611号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QQ:609470690 客服电话:0755-83549300 深圳市典尚风设计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16典尚平台 JZSC.NET

网站推荐使用腾讯、Chrome浏览器浏览,不推荐360,很卡

粤公网安备 44030302000908号

QQ咨询
推广分享
×
复制本页url网址

推广详情

如您已登录,分享网址将自动加载您的推广编号,您将获得2元/注册用户的奖励。

推广记录  积分记录

网站首页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