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当前位置:全部素材 > 规范图集 > 国家规范

QX/T103-2017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代替了QX/T103一2009,与QX/T103一2009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修改了本标准规定的内容和适用范围(见第1章,2009年版的第1章):在规范性引用文件的规定中,修改了引导语,删除了正文中未引用的标准文件,增加了正文中已引用的文件(见第2章,2009年版的第2章);删除了正文中未使用的术语(见2009年版的3.4,3.5,3.6,3.7,3.8,3.9,3.10,3.11,3.12,3.13,3.14,3.15,3.16.3.17,3.18);修改了部分术语(见3.2,3.3,2009年版的3.2,3.3):增加了术语(见3.4):重新构了章结构(见第4章,第5章,第6章,第7章,第8章,第9章,第10章,2009年版的第4章,第5章,第6章):增加了基本规定,修改了部分内容(见4.2,4.3,2009年版的4.2.3):修改了雷电灾害等级的划分(见第5章,2009年版的6.2.3):修改了调查组织的内容(见第6章,2009年版的4.2.1,4.2.2):修改了调查流程的内容(见第7章,2009年版的4.2.1,4.2.2):重新归纳、梳理了调查取证的内容(见第8章,2009年版的第5章):重新归纳、梳理了资料整理与分析判定(见第9章,209年版的第6章)NE增加了资料上报与归档(见第10章);修改了调查常用表格样式(见附录A,2009年版的附录D);修改了调查用仪器设备及要求(见附录B,2009年版的附录A);删除了金相法的使用规定(见2009年版的附录B):修改了剩磁检测的部分内容(见附录C,2009年版的附录C):增加了雷电痕迹、损失统计内容(见附录D、附录E):修改了调查报告式样(见附录F,2009年版的附录E):增加了参考文献(见参考文献)。本标准由全国雷电灾害防御行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省气象安全技术中心、天津市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河北省气象行政技术服务中心、北京市避雷装置安全检测中心、上海市防雷中心、重庆市气象安全技术中心、云南省雷电中心、深圳市气象服务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卫斌、刘邕、李剑、张彦勇、宋平、陈华晖、罩彬全、郑文佳、黄晓虹、王芳、张祎、胡易生、杨悦新、扈勇。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QX/T103-2009.興尚躓素衬阀Z0.ET
QX/T103-2017雷电灾害调查技术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雷电灾害调查的基本规定、雷电灾害等级、组织、流程、取证、资料整理与分析判定、资料上报与归档等要求。本标准适用于雷电灾害调查。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21431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雷击e盛的筑J.NE可对地闪击的一次放电。[GB/T19663-2005,定义3.41]3.2雷电灾害lightning disaster因雷电对生命体、(构)筑物、电气和电子系统等所造成的损害。3.3雷电灾害调查investigation of lightning disaster雷电灾害的现场勘察和取证、资料收集、技术鉴定和分析、评估并做出结论的过程。3.4剩磁数据data of residual magnetism铁磁体被导线短路电流及雷电流形成的磁场磁化后仍保留的磁性值。注:单位为毫特斯拉(mT)[GB16840.2-1997,定义2.1]4基本规定4.1雷电灾害调查应及时、科学、公正、完整。4.2调查记录字迹应清晰、工整,并具有唯一识别性。签名应使用钢笔或签字笔。雷电灾害调查常用表格格式参见附录A。4.3用于雷电灾害调查的仪器设备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并应在计量有效期内。主要性能和技术指标参见附录B的要求。罚素前网Z.Z0.NE]
QX/T103-20175雷电灾害等级5.1根据雷电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将雷电灾害分为特大、重大、较大、一般四个等级。5.2雷电灾害等级划分为:a)特大雷电灾害:一起雷击造成4人以上身亡,或者3人身亡并有5人以上受伤,或者没有人员身亡但有10人以上受伤,或者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的雷电灾害;b)重大雷电灾害:一起雷击造成2~3人身亡,或者1人身亡并有4人以上受伤,或者没有人员身亡但有5~9人受伤,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500万元的雷电灾害:?)较大雷电灾害:一起雷击造成1人身亡,或者没有人员身亡但有2~4人受伤,或直接经济损失在20万元~100万元的雷电灾害:d)一般雷电灾害:一起雷击造成1人受伤,或者直接经济损失在20万元以下的雷电灾害。注:本条所称的“以上”包括本数。6调查组织6.1气象主管机构组调查组或委托专业技术机构组调查组进行雷电灾害调查工作。6.2调查组成员应3人以上,调查访问和现场勘查应不少于2人。调查组成员应具有相应(或必要)的专业知识与较丰富的实践经验,并与所调查的雷电灾害调查事件没有直接利害关系。6.3调查组职责应包含内容有去大才风,」7?SCET)围绕与灾害事实存在客观联系的因素,查找雷击现象或效应存在与否的证据,b)对获取的资料和证据进行整理、分析,确定灾害性质、致灾原因;?)统计雷电灾害损失,确定雷电灾害等级;d)出具调查报告,并对所出具的报告内容负责。7调查流程雷电灾害调查流程宜按图1所示框图进行。调查组接受任务调查取证资料整理与分析评定编制调查报告资料上报与归档图1雷电灾害调查流程框图興尚理筑素前阀Z.ZC.ET
QX/T103-20178调查取证8.1调查前期准备8.1.1应参考灾情信息对所描述的灾害程度、受灾对象和行业特点进行初步分析,制定相应的调查计划,并准备相应的调查资料和设备等。8.1.2应告知受灾单位或个人准备与受灾设备、系统、设施相关的技术资料,并通知有关人员在约定时间内到达现场配合调查。8.2调查内容雷电灾害调查涉及以下内容:a)灾害发生的时间、地点(或区域):b)受灾对象所处位置及周围情况;c)受灾对象的损失(损坏)情况,包括种类、数量等:d)现场遗留的痕迹、残留物,人和其他生命体损伤特征;)灾害发生前后现场物体变化情况(包括物体空间位置、形状、色泽等):)灾害发生时相关时段的天气背景资料(包括闪电定位资料、邻近气象台(站)气象观测记录资料、气象雷达资料、大气电场资料、卫星云图资料等):g)灾害发生地地理、地质、环境、气候状况:h)灾害发生地历史上的雷电活动及雷电灾害情况;i)灾害发生前构筑物及设备的防雷表置是否按照防雷相关法规,技术标准要求,采取相应的雷电防护措施:)灾害发生前(构)筑物及设备的防雷装置功能是否处于有效状态:k)灾害发生前(构)筑物及设备的防雷装置是否接受过防雷检测,检测报告是否在有效期内;1)受灾单位是否按照有关防雷安全法规及技术标准的要求,立完善的防雷安全管理制度:)受灾单位各级相关人员是否履行防雷安全岗位职责,执行相关安全操作规程;)受灾单位相关人员是否接受过防雷培训:o)其他需要调查的内容。8.3调查访问8.3.1调查访问对象包括:a)受灾当事人;b)最早发现灾情人员:c)最先报警和接警的人员:d)直接目睹雷击发生的人员:e)最早赶到灾害现场人员:)最早参与抢救的人员:g)灾害发生时处于现场或附近的人员:h)了解灾害发生地当天天气实况的人员;)受灾单位的安全责任人员:)了解当地雷电灾害情况的人员:k)熟悉受灾对象灾前状态的人员;3興尚理筑素前网Z.ZC.ET
QX/T103-2017)了解灾害发生地地理、地质和环境的人员:m)熟悉与灾情有关的设备、系统、工艺、运行情况的人员;n)其他需要调查的人员。8.3.2向被访问者询问与雷击发生和灾害事件有关的情况,详细了解其过程。8.3.3调查访问不应有倾向性,不透露个人对事件的看法,如实记录被访问者描述的情况。所做笔录应经被访问者签字确认。8.4现场勘查8.4.1现场勘查应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开展。8.4.2根据灾害情况,绘制必要的现场图,确定灾害现场勘查范围和顺序。8.4.3勘查对象可能涉及以下内容:痕迹和残留物的数量、位置、形状、大小、色泽以及残留物与母体的空间关系:受灾对象的空间位置、损害表现特征、与之相连或接触的物体或系统;因灾害直接作用导致物体位置或状态发生变化的情况;受灾对象附近其他物体及分布情况:受灾对象所在场所及周围环境情况:灾害发生地地理坐标(用经纬度和海拔高度表示):受灾对象及周围铁磁体的剩磁数据,用于检测剩磁数据的方法参见附录C:防雷装置设置情况及性能,用于检测防雷装置的方法和要求按照GB/T21431执行;被访问者描述的需要现场核实的情况;蟹键筑J.NE丁8.4.4现场勘查笔录应符合下列要求:内容应全面、真实反映灾害现场全貌:及时做好笔录,笔录顺序应与勘查顺序相同;描述和记录用词应规范、准确、精炼,并使用国家标准计量单位。8.4.5拍照或摄像应全方位、多角度、分层次地进行,全景、局部与特写相结合。需要拍摄的对象有:受灾区域的局部、全景和周围环境:受灾对象、痕迹、残留物及其所在位置:受灾对象周围环境及各类相关金属管线的敷设情况;相关物体移动前后的情况;询问、现场勘查、提取证物的相关过程:防雷装置设置情况:其他需要拍摄的对象。8.4.6现场搜集到的所有物件(如碎片、残留物等)应保持原样,并进行分类管理。8.4.7视情况查阅现场其他资料,包括有关设备和系统使用、运行、检修、试验、验收的记录文件和灾害发生时的运行记录等,必要时应查阅设备和系统的设计、制造、施工安装以及调试等资料。8.5鉴定与实验8.5.1涉及专业性较强的事项,应委托具有相应资质或能力的专业机构确定其性质或特性。8.5.2当无法直接确定某种现象的真实性或必然性时,宜进行针对性实验。理筑素前网Z.ZC
评星:
  • 0
  • 0

作品评论(0)

登录 后参与讨论
相关推荐:
本站所有资源由用户上传,仅供学习和交流之用;未经授权,禁止商用,否则产生的一切后果将由您自己承担!素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浏览:86 次数:0
下载:免费下载 收藏:0
等级:
编号:210673 2
文件格式:pdf文本
文件大小:1.54MB
投稿:1001 进入
上传时间:2022/8/27 3:04:44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您可能在找这些:

网站首页 典尚平台 建筑素材 三维模型 室内装修 视频素材网 上传教程 帮助中心 热门搜索 版权申明 关于我们 联系典尚

Copyright © 2000-2020 www.jzsc.net.粤ICP备07047611号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QQ:609470690 客服电话:0755-83549300 深圳市典尚风设计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16典尚平台 JZSC.NET

网站推荐使用腾讯、Chrome浏览器浏览,不推荐360,很卡

粤公网安备 44030302000908号

QQ咨询
推广分享
×
复制本页url网址

推广详情

如您已登录,分享网址将自动加载您的推广编号,您将获得2元/注册用户的奖励。

推广记录  积分记录

网站首页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