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总行大厦建筑分析
1999年在北京建成的中国银行总行大厦是贝聿铭建筑设计生涯的最后一个大型公共建筑项目,耗时七年。贝聿铭认为:“建筑是一种社会艺术形态。”他在设计中一贯坚持协调,纯化,升华的关系,中行总行大厦也是如此。贝聿铭有一个统观全局的设计思想,他说过:“建筑设计中有三点必须予以重视,一是建筑与其环境的结合,二是空间与形式的处理,还有一点就是要充分考虑到使用者,解决好功能问题”。这句话若是放在之前我或许会认为是书本上的一句总结,不会注意到,但现在,在完成了近一个学期的别墅设计之后,我对这句话有了更深的体会。
中银总行大厦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在第一点上就存在一个很大的挑战。大厦位处北京历史悠久、规划布局完整的明清古城之内,南向长安街,东临西单商业街和文化广场,不远处就是故宫。这就使中银总行大厦与这些重要的建筑物以及古城的整体氛围融合方面出现了一个问题。我从城市规划课上得知:北京这个城市,从50年代开始,几次制定的城市总体规划都是单纯以旧城为中心、城市建设以改造旧城为主导方向,这使得北京旧城内古老的胡同、四合院被高楼大厦取代。事实上,贝聿铭当年为了街景的统一、街区的建筑和谐,极力反对在长安街盖高楼,并得到国务院领导的支持。北京大学采纳了这个看法,并于清华大学和规划委员会一起制定了长安街的高度限制。根据规定,中银总行大厦这个位置计算出来的建筑高度应该是45米。然而这个高度却成了中银总行大厦的束缚。由于这将是高密度的商业大楼,因此出现了容积率高但高度不能高的问题。在与环境结合这方面,不少建筑师对中国传统建筑的理解仅仅是对外立面的模仿,导致周围许多建筑多了一个中国式屋顶,我个人认为这是很不伦不类的做法。中银总行大厦的屋顶设计,贝聿铭运用了他的常用手法,三角与菱形为主,圆形方形为辅的玻璃幕墙。简单的几何语言没有任何民族界限,易懂且能够融合进去。
面对四周长有100多米的中银总部大厦,除了笨重外,采光也有问题,这就对空间形式的处理有了更高的要求。贝聿铭的解决方法是在室内建一个园林。由玻璃屋顶洒下的天光,园洞形大门,不仅解决列问题更是充满了东方韵味。巨大的园林空间,通过层顶玻璃天窗和一面垂直透明的玻璃幕墙与室外联系,加之两侧玻璃大门的衬托,整个建筑显得晶莹剔透。大厅内部,西北两侧高墙上的8个巨大切面,使空间效果得到明显改善,而且还体现了银行的实力和应有的威严,不会因为中式园林的设置而显得过于秀气。切面之间悬挂着一个钢制大圆环,起到与切面缓和的作用。大厅内部墙壁有4个大圆孔,保证了西北两个方向上的视觉延伸。由东南角的主入口进去,正好与切面组成的几何构造内部空间遥相呼应。中银总部大厦的空间特点除了内部的中庭外,再就是他的入口了。东南交界处同时面对长安街和西单文化广场的,是一个圆拱形的贵宾入口,由于人流特别多,贵宾入口像是切出了一个很大的空间,对称地使人流自然分开。由穹顶入口再往两边走就会通过玻璃门发现中空的室内园林,有一种很强的空间感,吸引着人的目光想要走进去。这两个嵌着玻璃门的入口是这一建筑的又一亮点。南面和东面两个入口各面宽54米,高9米,进深14米,上面的10层是用两层高的巨型钢架托起来的,下面一根柱子也没有,简单的几何结构却是气势惊人。
从大的方面分析完,我更想说一下细节方面。还是先从室内园林说起,大厦不同于江南的园林,园林里的元素大多小巧精致,若是直接用在总行大厦高大宽敞的中庭里,必然会存在尺度上的问题,二十多米高的竹子与五米左右的大石用的恰到好处。在这个空间内处理银行的对外业务,会给整个大厦带来人气,不至于是偌大的中庭显得空旷。再就是阶梯状的空间设计可以满足银行的各种营业需求。另外,室内外的过度流露出一丝和谐,建筑外墙与室内墙面的建材都是米黄色的石材,这种颜色的处理化解了内与外的差别,使空间过度的很自然。在景观方面,运用景窗与不多的竹石,在恰当的地方造了恰当的景,起了恰当的作用。
这种颜色的处理化解了内与外的差别,使空间过度的很自然。在景观方面,运用景窗与不多的竹石,在恰当的地方造了恰当的景,起了恰当的作用。
玻璃与钢架的结合,虽不能说是贝氏的特点,但也算是他常用的手法。钢架与阳光的结合不知巧合还是故意为之,光下的投影充满了宁静、幽深神秘的感觉。
在中银大厦的脚下,白庙胡同、民丰胡同等有着数百年历史的街区消失了,中国传统元素越来越少。然而在现代感十足的大厦内部,却有着中国园林的高雅。在周边建筑都顶着大屋顶的包围下,中银总行大厦十分幸运的在贝聿铭手下承担历史,融合中西建筑文化。虽然没有大屋顶压着,但从内到外都透着浓浓的中国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