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当前位置:全部素材 > 规范图集 > 国家规范

制定说明制定说明本标准是在深入调查研究和总结我国海港工程高性能混凝土应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海港工程设发展需要,借鉴国内外相关技术标准并吸收新的研究成果,经广泛征求意见编制而成。主要包括高性能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控制、配合比控制、施工过程质量控制、质量合格控制等技术内容。本标准主编单位为中交四航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和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参编单位为中国交通设股份有限公司、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上海三航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中交天津港湾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和中交武汉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随着我国港工程设的持续发展,海港的规模不断扩大,外海化、深水化趋势不断增强,结构耐久性要求不断提高,为提高海港工程设技术水平,保证工程质量,交通运输部水运局组织制定本标准。本标准第3.4.8条的黑体字部分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本标准共分7章和5个附录,并附条文说明。本标准编写人员分工如下:1总则:潘德强J.NE2术语:潘德强3基本规定:潘德强王胜年田俊峰4原材料质量控制:金昌胡力平黄君哲5配合比控制:王胜年黄君哲黄孝蘅张国志6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罗碧丹胡力平7质量合格控制:黄君哲黄孝蘅张国志田俊峰附录A~E:潘德强王胜年黄君哲本标准于2011年9月20日通过部审,于2012年7月19日发布,自2012年8月1日起实施。本标准由交通运输部水运局负责管理和解释。请各有关单位在使用过程中,将发现的问题和意见及时函告交通运输部水运局(地址:北京市国门内大街11号,交通运输部水运局技术管理处,邮政编码:100736)和本标准管理组(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前进路157号,中交四航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邮政编码:510230),以便修订时参考。
3基本规定3基本规定3.1一般规定3.1.1对于海港工程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浪溅区应采用高性能混凝土,水位变动区和大气区根据需要可采用高性能混凝土。3.1.2配制高性能混凝土应选用质量稳定的优质水泥和参合料、级配良好的优质骨料、与水泥匹配的高效减水剂。3.2混凝土拌合物3.2.1高性能混凝土拌合物应检验下列内容:(1)稠度和稠度损失;(2)氯离子含量;(3)当混凝土配合比组成材料搅拌设备、搅拌时间变更时,检验均匀性;(4)有抗冻要求的混凝土拌合物检验含气量;(5)有温度控制要求的混凝土拌合物检测温度。3.2.2高性能混凝土拌合物的稠度应以坍落度或坍落扩展度表示。坍落度检测方法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水运工程混凝土试验规程》(JT丁270)的有关规定。当坍落度大于180mm时,其稠度宜采用坍落扩展度表示,其检测方法应符合附录A的有关规定。3.2.3高性能混凝土拌合物应考虑稠度损失,其在浇筑地,点的坍落度不宜小于120mm。3.2.4坍落度和坍落扩展度实测值应满足下列要求:(1)坍落度与设计值的允许偏差值为±20mm;(2)坍落扩展度与设计值的允许偏差值为±30mm;(3)当设计值为某一数值区间时,实测值满足规定区间的要求。3.2.5高性能混凝土拌合物应拌合均匀、颜色一致,不得有离析和明显泌水现象。3.2.6高性能混凝土拌合物均匀性的检测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搅拌机》(GB/T9142)的有关规定。32.7高性能混凝土拌合物均匀性检测结果应满足下列要求:(1)混凝土中的砂浆密度测值的相对误差不大于0.8%;(2)单位体积混凝土中粗骨料含量测值的相对误差不大于5%。3.3高性能混凝土强度等级3.3.1高性能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应按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确定,其等级划分应符合表3素前网
海港工程高性能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JTS257一2-2012)3.3.1的规定。高性能混凝土强度等级表3.3.1高性能混凝土C40C45C50C55C60C70C80引气高性能混凝土C40C45C50C553.3.2高性能混凝土的强度检测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水运工程混凝土试验规程》(JT叮270)的有关规定。3.3.3高性能混凝土生产质量水平,可按强度等级对验收合格的混凝土分批定期统计计算其样本数不少于25的抗压强度标准差,并按表3.3.3划分,生产质量水平应达到中等及以上等级。混凝土生产质量水平表3.3.3混凝土强度标准差(MPa)混凝土强度等级优良中等较差C40~C60≤3.5≤4.5>4.5>C60≤4.5≤5.5>5.5a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要求3.4.1海港工程高性能混凝土应根据其所处的环境、在筑物上的部位等条件进行耐久性设计。3.4.2海水环境混凝土在筑物上部位的划分应符合表3.4.2的规定。海水环境混凝土部位划分表3.4.2掩护条件划分类别大气区浪溅区水位变动区水下区按港工设设计高水位加1.5m大气区下界至设计浪区下界至设计水位变动区下界有掩护条件计水位以上高水位减1.0m之间低水位减1.0m之间至泥面按港工设设计高水位加(大气区下界至设计浪溅区下界至设计水位变动区下界计水位+1.0m)以上高水位减。之间低水位减1.0m之间至泥面无掩护条件浪溅区下界至最低最高天文潮位加0.7大气区下界至最高按天文潮天文潮位减0.2倍百倍百年一遇有效波高天文潮位减百年一遇水位变动区下界潮位年一遇有效波高H,a至泥面Ha以上有效波高Ha之间之间注:①m值应取设计高水位时的重现期50年H,%(波列累积频率为1%的波高)波峰面高度(m);②当浪溅区上界计算值低于码头面高程时,应取码头面高程为浪溅区上界;③当无掩护条件的海港工程混凝土结构无法按港工有关规范计算设计水位时,可按天文潮潮位确定混凝土结构的部位划分;④无法分段的同一构件处于不同部位应按耐久性要求高的部位划分。3.4.3海水环境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应符合表3.4.3的规定。4闐Z..ET
3基本规定海水环境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mm)表3.4.3筑物所处地区大气区浪溅区水位变动区水下区北方50605040南方50655040注:①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系指主筋表面与混凝土表面的最小距离;②表中数值系箍筋直径为6mm时主筋的保护层厚度,当箍筋直径大于6mm时,保护层厚度应按表中规定增加5mm;③位于水位变动区、浪溅区的现浇混凝土构件,其保护层厚度应按表中规定增加10~15mm;④位于浪溅区的码头面板、桩等细薄构件的混凝土最小保护层厚度,南、北方一律取用50mm;⑤南方指历年最冷月月平均气温大于0℃的地区。3.4.4海水环境预应力筋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应符合下列规定。3.4.4.1当构件厚度不小于0.5m时应符合表3.4.4的规定。海水环境预应力筋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mm)表3.4.4所在部位大气区浪溅区水位变动区水下区保护层厚度65806565注:①构件厚度系指规定保护层最小厚度的方向上的构件尺寸:②后张法的预应力筋保护层厚度系指预留孔道壁至构件表面的最小距离;③制作构件时,如采取特殊施工工艺或专门防腐措施,应经充分技术论证,对钢筋的防腐蚀作用确有保证时,保护层厚度可不受士述费定的限制;去木才风17NE④有效预应力小于400MP的预应力筋的保护层厚度按表3.4.3执行,但不宜小于1.5倍主筋直径3.4.4.2当构件厚度小于0.5m时,预应力筋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应为2.5倍预应力筋直径,但不得小于50mm。3.4.5配置构造钢筋的素混凝土结构,构造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40mm,且不小于2.5倍构造钢筋的直径。3.4.6施工期钢筋混凝土最大裂缝宽度不应超过表3.4.6中所规定的限值。当出现表面裂缝时,应按现行行业标准《水运工程混凝土施工规范》(JTS202)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理。钢筋混凝土构件最大裂缝限值(mm)表3.4.6大气区浪溅区水位变动区水下区0.200.200.250.303.4.7高性能混凝土拌合物的氯离子最高限值应符合表3.4.7的规定,其检测方法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水运工程混凝土试验规程》(JTJ270)的有关规定。高性能混凝土拌合物中氯离子的最高限值(按胶凝材料质量百分比计)表3.4.7预应力混凝土钢筋混凝土0.060.103.4.8高性能混凝土对所用骨料应进行碱活性检验,当检验表明骨料具有活性时严禁使用。骨料碱活性检验方法应按现行行业标准《水运工程混凝土试验规程》(T叮270)的有关规定执行。5甄素前网Z.ZC.ET
评星:
  • 0
  • 0

作品评论(0)

登录 后参与讨论
相关推荐:
本站所有资源由用户上传,仅供学习和交流之用;未经授权,禁止商用,否则产生的一切后果将由您自己承担!素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浏览:114 次数:2
下载:免费下载 收藏:0
等级:
编号:207114 3
文件格式:pdf文本
文件大小:3.15MB
投稿:1001 进入
上传时间:2022/8/24 22:51:44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您可能在找这些:

网站首页 典尚平台 建筑素材 三维模型 室内装修 视频素材网 上传教程 帮助中心 热门搜索 版权申明 关于我们 联系典尚

Copyright © 2000-2020 www.jzsc.net.粤ICP备07047611号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QQ:609470690 客服电话:0755-83549300 深圳市典尚风设计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16典尚平台 JZSC.NET

网站推荐使用腾讯、Chrome浏览器浏览,不推荐360,很卡

粤公网安备 44030302000908号

QQ咨询
推广分享
×
复制本页url网址

推广详情

如您已登录,分享网址将自动加载您的推广编号,您将获得2元/注册用户的奖励。

推广记录  积分记录

网站首页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