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当前位置:全部素材 > 规范图集 > 国家规范

GB/T13337.1-2011GB/T13337《固定型排气式铅酸蓄电池》分为两部分:一第1部分:技术条件:—第2部分:规格及尺寸。本部分是GB/T13337的第1部分。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部分替代GB13337.1一1991《固定型防酸式铅酸蓄电池技术条件》,与GB13337.1一1991相比,主要在以下部分有改变:一标准名称更改为《固定型排气式铅酸蓄电池第1部分:技术条件》:增加了“前言”:将“代号”改为“术语、符号”并增加内容(见第3章及1991年版第3章);修改“容量”条款技术要求(见4.6及1991年版4.6);删除“瞬间放电”技术要求(1991年版4.7):增加“短路电流及内阻水平”技术要求(见4.8):删除“自放电”技术要求(1991年版4.8);增加“荷电保持能力”技术要求(见4.9);将“防酸性能"改为"蓟酸雾性能(见本0及191年版42SC.NE增加“快速充放电循环寿命”技术要求(见4.13.3):增加“使用寿命”技术要求(见4.13.4);增加“抗机械破损能力”技术要求(见4.14);删除“封日剂性能”技术要求(1991年版4.14);删除“贮存期”技术要求(1991年版4.15);修改“测试仪表精度”(见5.1及1991年版5.1):将“蓄电池试验前的预处理”改为“试验准备”(见5.2及1991年版5.2):删除“瞬间放电”试验方法(1991年版5.6);删除“自放电”试验方法(1991年版5.7);删除“封剂性能”试验方法(1991年版5.13);删除“贮存期”试验方法(1991年版5.14):删除“试验程序”(1991年版5.15);增加“短路电流及内阻水平试验”方法(见6.5):增加“荷电保持能力试验”方法(见6.6);修改“恒流过充电寿命试验”方法(见6.10.2):增加“快速充放电寿命试验”方法(见6.10.3):增加“使用寿命保证”必要条件(见6.10.4);增加“抗机械破损能力试验”方法(见6.11):修改“检验规则”(见第7章及1991年版第6章):副除附录A(1991年版附录A);副除附录B(1991年版附录B)。本部分使用重新起草法参考IEC60896-11:2002《固定型铅酸蓄电池一排气式一般要求和试验方I霸Z.ZC.ET
GB/T13337.1-2011法》编制,与IEC60896-11:2002的一致程度为非等效。本部分与IEC60896-11:2002《固定型铅酸蓄电池一排气式一般要求和试验方法》主要差异如下:增加术语和定义:增加“气密性”条款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见4.5):增加“大电流耐受能力”条款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见4.7);增加“防酸雾性能”条款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见4.10);-增加“安全性能”条款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见4.11):增加“使用寿命”条款技术要求(见4.13.3);增加“容量试验”条款中1小时率和0.5小时率“终止电压”的数值(见6.3.4):修改“抗机械破损能力”条款,增加技术要求(见4.14)和试验方法(见6.11);将“浮充适应性”条款整合到“试验准备”条款中(见5.2):修改“充放电寿命”条款技术要求(见4.13.1)和试验方法(见6.10.1);修改“检验规则”(见第7章)。本部分由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提出。本部分由全国铅酸蓄电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69)归。本部分主要起草单位:沈阳蓄电池研究所、中船重工淄博火炬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山东瑞宇蓄电池有限公司、河北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江苏双登集团有限公司、山东圣阳电源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天能电池有限公司、超威电源有限公司、浙江海久电池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海宝特种电源有限公司、湖北骆驼蓄电池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张梦颖、陈玉松、刘毅、陈晓红、褚元清、王景川、周庆申、周明明、杨元玲、朱俭、陈延样杨诗军、张秀与筑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GB13337.1-1991。霸Z.ZC.ET
GB/T13337.1一2011固定型排气式铅酸蓄电池第1部分:技术条件1范围GB/T13337的本部分规定了固定型排气式铅酸蓄电池(以下简称蓄电池)的技术条件,包括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试验等。本部分适用于开关操作、安全保护装置、信号系统、电信装置、计算机、紧急事故照明以及各种直流电源用蓄电池及蓄电池组。本部分不适用于固定型阀控式铅酸蓄电池和储能用铅酸蓄电池。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部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2900.41电工术语原电池和蓄电池GB/T13337.2固定型排气式铅酸蓄电池第2部分:规格及尺寸IEC60896-11:2002,固定型排气式铅酸蓄电池第11部分:一般要求和测试方法典可巩系?网2.∠心3术语、定义和符号GB/T2900.41中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下列符号适用于本文件。C。一在基准温度(25℃)条件时的蓄电池实际容量,单位为安时(A·h);C,一蓄电池实测容量,是放电电流I与放电时间t的乘积,单位为安时(A·h):C0.:一0.5小时率额定容量,数值为0.35Co,单位为安时(A·h);C1一1小时率额定容量,数值为0.45Co,单位为安时(A·h):C。一10小时率额定容量,单位为安时(A·h);I.5—0.5小时率放电电流,数值为7Io,单位为安培(A):一1小时率放电电流,数值为4.51。,单位为安培(A);11。一10小时率放电电流,数值为C。/10,单位为安培(A);R荷电保持能力:U.恒压充电时单体蓄电池的充电电压,数值为2.25~2.40,单位为伏特(V):U涓流充电时单体蓄电池的充电电压,数值为2.15~2.25,单位为伏特(V)。4技术要求4.1善电池结构4.1.1蓄电池构成蓄电池由正极板、负极板、电解液、隔板、蓄电池槽、蓄电池盖、防酸帽等组成。蓄电池槽与蓄电池盖筑Z.ZS0
GB/T13337.1-2011之间应密封,使蓄电池内产生的气体不得从防酸帽以外排出。4.1.2蓄电池槽每只蓄电池应有便于观察的电解液液位标志:a)透明材质的蓄电池槽,槽壁上应有最低和最高液位标志。b)不透明材质的蓄电池槽,应配备指示计以显示相对于最低和最高液位的电解液液面的位置。4.2蓄电池尺寸蓄电池的外形尺寸应符合GB/T13337.2规定。4.3着电池极性蓄电池极性应符合制造商产品图样。4.4外观蓄电池外观不得有裂纹及污迹。4.5气密性按6.2规定的方法试验,蓄电池除防酸帽外,其他各处均要保持良好的气密性,并能承受4kP的正压或负压。4.6容量蓄电池按6.3规定的方法试验:一一10小时率容量在第一次循环不低于0.95C。,在第三次循环或之前达到C1o一1小时率应达到0.45Co:—-0.5小时率应达到0.35C10。4.7大电流耐受能力蓄电池按6.4规定的方法试验,端子、极柱及汇流排不得熔化或熔断;槽、盖不得熔化或变形。4.8短路电流及内阻水平蓄电池按6.5试验,其短路电流值和内阻值符合制造商提供数值。4.9荷电保持能力蓄电池按6.6规定的方法试验,静置90d后其荷电保持能力R值不得低于80%。4.10防酸雾性能蓄电池按6.7规定的方法试验,不得有酸雾逸出。4.11安全性能蓄电池按6.8规定的方法试验,不得引起蓄电池本体爆炸。4.12耐涓流充电能力和电解液储存蓄电池按6.9规定的方法试验,蓄电池以(U:士0.01)V的恒电压进行充电,6个月后其10小时率2霸Z.ZC.ET
GB/T13337.1一2011容量应不低于额定值,同时在6个月的试验期间,蓄电池应符合下列规定:)单体蓄电池的电解液密度偏差不应超出所有参与试验的蓄电池电解液密度平均值的土0.025g/cm3的范围;b)单体蓄电池的端电压偏差不应超出参与试验的蓄电池电压平均值的士O.1V的范围;c)电解液损耗不得超过最高液位与最低液位之间的电解液储量的50%。4.13寿命4.13.1充放电寿命按6.10.1规定的方法试验,蓄电池的充放电寿命应不低于1000次。4.13.2恒流过充电寿命按6.10.2规定的方法试验,蓄电池的恒电流过充电寿命,应不低于180d。4.13.3快速充放电寿命按6.10.3规定的方法试验,蓄电池的充放电寿命,应不低于100次。4.13.4使用寿命按6.10.4规定,蓄电池使用寿命不得低于10年。4.14抗机械破损能力按1规定的方法试专电造不藏有按城双装乙.J.NE了5试验条件5.1测量仪器精度5.1.1电气测量5.1.1.1仪表量程所用仪表的量程应随被测电流和电压的量值确定,即读数应在量程的后三分之一的范围内。5.1.1.2电压测量测量电压用的仪表应具有不低于0.5级精度的电压表,电压表内阻至少应是1k2/V。5.1.1.3电流测量测量电流用的仪表应具有不低于0.5级精度的电流表。5.1.1.4上述电压、电流的测量也可以采用具有同等精度的其他测量仪器。5.1.2电解液密度测量测量电解液密度的密度计应具有适当的量程,分度值至少应为0.005g/cm3,密度计的标定精度至少应为0.005g/cm3。5.1.3温度测量测量温度用温度计应具有适当的量程,其分度值不应大于1℃,温度计的标定精度不应低于0.5℃.3筑Z.Z0
GB/T13337.1-20115.1.4时间测量测量时间用的仪表应按时、分、秒分度,至少应具有士1%的准确度。5.1.5尺寸测量测量蓄电池外形尺寸的量具应具有1mm以上的精度。5.2试验准备5.2.1试验蓄电池试验用蓄电池应符合如下条件:一试验应在蓄电池生产后3个月内进行,试验前所有蓄电池应经完全充电,干式荷电或湿荷电蓄电池要经激活:一蓄电池初充电应按制造商规定的电解液密度及充电方法进行:一蓄电池初充电和补充电末期应按5.2.3调整电解液密度和液位,使之在充电结束时达到规定值。5.2.2充电方法5.2.2.1补充电蓄电池补充电按下述方法进行恒流充电或恒压充电:一恒流充电是在室温条件下以I。电流值进行充电,待所有参试蓄电池端电压达到2.4V时,将充电电流改为0,5电流值充电。在充电未期连续2h内蓄电池端电压和电解液密度无明显变化(同时应考虑温度影响》,就法为酱电池已完全充电;∠○U。N上恒压充电是在室温条件下以单体蓄电池(U,±0.01)V的电压值进行充电,最大充电电流不得超过2I,(在充电初期,当充电电流超过2I时,允许适当降低充电电压),在充电末期连续2h内蓄电池充电电流和电解液密度无明显变化(同时应考虑温度影响),就认为蓄电池已完全充电;一按制造商提供电流(或电压)进行补充电。5.2.2.2均衡充电均衡充电应在蓄电池按5.2.2.1充电后进行:a)蓄电池经完全充电后,停止充电1h,然后以0.5I1。电流充电2h,如此反复三次后,当蓄电池端电压和电解液密度连续2h再无明显变化时,就认为蓄电池已均衡充电;b)均衡充电也可以按制造商使用维护说明书进行。5.2.3电解液密度和液位调整5.2.3.1蓄电池在充电末期应随时调整电解液密度和液位,使之在充电结束时电解液密度达到制造商规定值,液位达到最高液位标志。5.2.3.2充电期间,电解液温度不得超过45℃,过热时应采取降温措施。5.2.3.3添加水和电解液的纯度可由制造商规定。6试验方法6.1外观、极性及尺寸检查6.1.1用目视检查蓄电池外观。4筑Z.Z0
GB/T13337.1-20116.1.2用目视或反极仪检查蓄电池极性。6.1.3用精度为1mm的直尺或具有同等以上精度的量具测量蓄电池外形尺寸。6.2气密性能试验将未注人电解液的蓄电池旋紧液孔塞,向装防酸帽的孔内充气或抽气,当蓄电池内外压差至4kP时,压力计指针应稳定(3~5)s。6.3容量试验6.3.1蓄电池经完全充电后静置(1~24)h,分别以Io(A)、I1(A)或Ia.5(A)电流进行10小时率、1小时率、0.5小时率放电,蓄电池周围温度保持在(25士5)℃范围之间,电解液温度应保持在(25士2)℃,放电时间内电流值变化应不大于1%。6.3.2放电开始时应同时测记电解液密度和温度、放电电流以及放电开始前后的单体蓄电池端电压。6.3.3放电期间要记录单体蓄电池端电压及电解液密度和温度,记录时间间隔为25%、50%和80%,在放电末期要随时记录,以便确定蓄电池放电到终止电压的准确时间。6.3.4蓄电池容量试验终止电压应符合表1的规定。表1单体蓄电池放电终止电压放电制度J?SC1.80日1小时率容量试验1.750.5小时率容量试验1.656.3.5将实测容量C,按式(1)换算成25℃基准温度时的实际容量C.,计算公式如下:CC.=1+x(t-25)*…(1)式中:t一放电开始时电解液温度,单位为摄氏度(℃):A一温度系数,10小时率容量试验时,入=0.006,1小时率和0.5小时率容量试验时,入=0.01,单位为每摄氏度(℃1)。6.4大电流耐受能力试验蓄电池经完全充电后,待电解液温度为(25士2)℃时,按表2规定的电流与时间,任选其一,连续放电,然后目测检查极柱及外观。表2放电时间60s5s放电电流15110301o注:放电电流大于3000A可由制造商确定。5筑Z.ZS0
GB/T13337.1一20116.5短路电流与内阻水平试验6.5.1按6.3规定试验后的3只串联单体蓄电池,经完全充电,同时按制造商规定调整电解液密度,并使电解液液面达到最高允许液位。6.5.2当蓄电池电解液温度为(25士2)℃时,按下述方法进行试验。)4I。~6I1。电流放电20s,精确测记该时刻的蓄电池端电压(U1)和放电电流(L),然后第一阶段停止;b)隔(2~5)min后(此间蓄电池不再充电),以不小于20I。电流放电5s,精确测记该时刻的蓄电池端电压(U2)和放电电流(12),然后第二阶段停止。6.5.3蓄电池短路电流值按式(2)计算,表示为:1=-Ul……………(2)U1-U2式中:I—蓄电池短路电流值,单位为安培(A):I1一第一阶段电流值,单位为安培(A);2—第二阶段电流值,单位为安培(A);U,一第一阶段电压值,单位为伏特(V);U2一第二阶段电压值,单位为伏特(V)。6.5.4蓄电池内阻值按式(3)计算。R,=-U2-13…………………(3)式中:R1一蓄电池内阻值,单位为欧姆()。注1:测量蓄电池端电压时,在极柱紧靠蓄电池盖的部分进行:注2:测量菁电池内阻时,考忠申联时连接条内阻;注3:上述试验是蓄电池平稳状态下数值,非极化条件下数值:注4:对于超大容量蓄电池了和R值可以由相同尺寸和类型的极板组装的小容量蓄电池进行试验确定。6.6荷电保持能力试验6.6.1蓄电池经6.3容量试验,其10小时率容量达到额定值,方可进行本试验。6.6.2蓄电池经完全充电后,待电解液温度为(25士2)℃时按6.3进行10小时率容量试验,得到静置前容量Cl。6.6.3蓄电池再次完全充电后,在(25士2)℃的环境中静置90d,在此期间应保持蓄电池表面洁净。6.6.4蓄电池静置90d后,不经补充电立即按6.3进行10小时率容量试验,得到蓄电池静置后容量Ce2o6.6.5按式(4)计算出蓄电池荷电保持能力R,表示为:R=器×10%4…4…444…(4)式中:R一荷电保持能力百分数值:C1一静置前容量,单位为安时(A·h);C2一静置后容量,单位为安时(A·h)。6.7防酸雾性能试验蓄电池按6.3规定试验后,经完全充电后,旋紧液孔塞和防酸帽,继续以I电流进行过充电,待电6筑素猫网Z.ZS心
评星:
  • 0
  • 0

作品评论(0)

登录 后参与讨论
相关推荐:
本站所有资源由用户上传,仅供学习和交流之用;未经授权,禁止商用,否则产生的一切后果将由您自己承担!素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浏览:224 次数:2
下载:免费下载 收藏:0
等级:
编号:209845 5
文件格式:pdf文本
文件大小:365.44KB
投稿:1001 进入
上传时间:2022/8/26 4:43:03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您可能在找这些:

网站首页 典尚平台 建筑素材 三维模型 室内装修 视频素材网 上传教程 帮助中心 热门搜索 版权申明 关于我们 联系典尚

Copyright © 2000-2020 www.jzsc.net.粤ICP备07047611号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QQ:609470690 客服电话:0755-83549300 深圳市典尚风设计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16典尚平台 JZSC.NET

网站推荐使用腾讯、Chrome浏览器浏览,不推荐360,很卡

粤公网安备 44030302000908号

QQ咨询
推广分享
×
复制本页url网址

推广详情

如您已登录,分享网址将自动加载您的推广编号,您将获得2元/注册用户的奖励。

推广记录  积分记录

网站首页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