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格尔旗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
第一章 旅游产业发展环境分析
一、区 位 系 统
(一) 宏观区位系统
准格尔旗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东经110°05ˊ~117°27ˊ,北纬39°16ˊ~40°20ˊ 之间。
(二)自然区位系统
准格尔旗位于鄂尔多斯高原的东部,南接中原,北靠大漠,北部、东部及东南为黄河环抱。黄河天险和北部阴山、西部贺兰山构成了她的天然屏障,河口是黄河上游和中游的分段地。准旗地处黄土高原、蒙古草原交界地带,居于干旱、半干旱农业区向农牧区、牧区过渡地带,也是中华汉文化和蒙文化相融合的地带,融儒雅文明与豪犷风尚于一体。
(三)行政区位系统
准格尔旗属伊克昭盟,行政区域划分为20个乡镇,254个行政村,22个居民委员会,旗政府设在薛家湾镇。沿黄河由北向南分别与土默特右旗、托克托县、清水河县、山西省偏关县和河曲县隔河相望;南部与陕西省府谷县接壤;西部从南到北依次与伊金霍洛旗、东胜市、达拉特旗毗邻;是内蒙古自治区与晋陕两省的连接的“金三角”地区。旗境南北长116.5公里,东西宽115.2公里,总面积7692平方公里。
(四)经济区位系统
准格尔旗是历代北方少数民族与中原汉族人民活动的交界地和经济文化的交融区。经济地理位置相对优越,战略区位十分突出。从大的经济圈看地处晋、陕、蒙大金三角地带,即黄河上中游经济带,我国重要的能源和重要化工基地――蒙晋陕三角地区;从内蒙古内部看,准旗处于呼市、包头、东胜三市内应的金三角中心。随着西部开发和国家能源战略西移,国家在准旗建设的重点项目有两个——准格尔煤田和万家寨水利枢纽工程。
(五)交通区位系统
准格尔旗政府驻地薛家湾西距伊克昭盟行政公署所在地东胜市100多公里,东北到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130多公里,北到包头市200多公里,距北京650公里,南经万家寨到太原430公里。丰准电气化铁路全线开通,准东线(薛家湾—东胜)亦已通车,109国道横贯准旗东西。
(六)旅游区位系统
准格尔旅游资源有着很好的地缘优势,从宏观区位上说,准格尔地处内蒙、陕西、山西三省交界的三角地带;从内蒙古内部看,准旗处于呼市(昭君墓、五塔寺、大召等)、包头(五当召、塞汉塔拉度假村等)、东胜(成吉思汗陵、响沙湾、恩格贝等)三市的旅游带上,这一带也是内蒙古经济发展的“金三角”地区。
二、自然环境系统
(一)地质地貌系统
准格尔旗地貌复杂,地质构造简单,总体构造属鄂尔多斯单翼向斜。在古老的前震旦系基础上,分布了从震旦系到第四系很厚的沉积物,地层沉积较全。除个别地区有角度不整合接触外,各个时代地层一般均为连续沉积或假整合接触。据沉积回旋和区域不整合的特征,境内地层基本可分为印支期、燕山期、喜马拉雅期三个构造地层。
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中,经过地壳多次的升降运动,海水不断侵退,加上风化、侵蚀等外力作用的影响,旗境沟谷十分发育,形成凹凸不平的地貌,也使中生界及其以前的古老地层裸露于地表。
准旗地处鄂尔多斯高原东部,地势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升高。中部从西边的坝梁为起点,沿东向到点素敖包一线略有隆起,形成准旗地区的“脊梁”,为旗境南北的分水岭,也是南北自然差异的分界线。东部边缘翘起,为盆地边缘。境内大部分地区沟谷发育,沟网纵横密布,地表被切割的支离破碎。沟川河流大部分由西北向东南流入黄河,河床比降由北向南逐步增大。“屋脊”以北的部分河川径流则北向入黄河。境内无高大山脉,但相对高差较大,最低处马栅乡马栅村仅海拔820米,最高处在乌兰哈达乡,海拔1584.6米。按南北地貌差异划分为黄河南岸平原区、北部库布其沙漠区、中部丘陵沟壑区、南部黄土丘陵沟壑区等四个地貌单元。
(二)旅游气候系统
准格尔旗属于典型的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光照充足,四季分明,气候特点为:冬季漫长寒冷,夏季炎热短促,春秋气温变化剧烈。降水量少,主要集中在夏秋季节。年日照时间为3000小时以上。全年平均气温6.2℃~8.7℃,1月份平均气温在-12.9℃~-10.8℃,极端最低气温-32.8℃,7月份平均气温25℃~29℃,极端最高温度39℃;无霜期145天;年降水量为400毫米左右。
旗境受季风影响,夏季多偏南或偏东风,晚秋至次年早春多西北风。因近地面受涡流状湍流及地形的影响,亦常出现不定向风。风沙大,年风沙日数35~60天,最多可达89天,其中大风日数一般在半月以上。
黄河在准旗境内,大约从12月份到3月25日左右为结冰期,并有凌汛。
(三)水文系统
旗境地表沟谷发育,沟纹密布,河网密度为0.25公里/平方公里。北部、东部及东南有黄河过境197公里。地表径流均属黄河水系,除呼斯太河常年有水外,大都为季节性河流,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
主要河川有:西部束会川、四道柳川、暖水川、五字湾川、西营子川、虎石沟川等;北部的呼斯太河、大沟等;中部纳林川;东部的长川、黑岱沟、塔哈拉川、龙王沟、孔兑沟、灌子沟。这些沟川的主要特征是:径流量小、年纪变化大,年内分配不均,一般是春秋流水,冬夏干涸。河流短,比降大,水流湍急,水土流失较为严重。
旗境地下水受地质构造、地貌、岩性、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各地下水量、水质及贮存形式等存在较大差异。
(四)生物系统
旗境受自然环境的影响,植被外貌上充分显示出干旱草原景观。由于地形起伏较小,故植被群落垂直分布不甚明显,只在水平分布上因局部环境的变异,呈现地域性差异。并据此划分为丘陵沟壑干旱区(准旗西、南、中部)、沙带地区(准旗北部)、低湿地草甸区(全旗沙地间、丘间洼地、沿黄河河滩地带)、沼泽地区(大路乡、小摊子一带及河滩常年积水地带)。
主要植被类型:乔木以油松、侧柏、杜松、杨、柳、榆等为主;灌木有柠条、酸刺、沙柳等;草木植物种类多,数量大,常见的有沙蒿、菅草、灰蒿、芨芨草、寸草、芦草等等。
旗境内常见野生动物有:兽类有黄羊、野兔、野鼠、獾、鼬、狐等20余种;鸟类有麻雀、喜鹊、鸳鸯、鸿雁、鹰、野鸽、石鸡、雉鸡等60余种;鱼类主要有鲤鱼、鲢鱼、鲫鱼、草鱼、鲶鱼等近10种。其它还有蜥蜴、蛇等爬行动物,青蛙、蟾蜍等两栖动物以及种属、数量众多的昆虫类等。
(五)生态环境及存在问题
准格尔旗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壤土质松散,沙性大,有机含量低,由于气候干旱、少雨、多风沙,地表支离破碎,沟谷纵横,土地侵蚀,沙化剧烈,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再加上当前大规模开发活动中,在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综合影响下,植被遭到破坏,土地退化严重,对当地资源开发,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带来许多不利影响。
水土流失是准旗的首要生态环境问题,全旗水土流失面积达861万亩,占全旗总土地面积的76.1%,每年输入黄河的泥沙约1.2亿吨,严重威胁着黄河下游河道。准旗工业以煤炭工业和高岭土工业为主,这些资源的开发利用,都将会破坏植被,产生大量的弃石弃土,传统的滥垦、滥牧经营方式,也加剧了保护生态环境的压力。
严酷的事实表明,准旗旅游业的发展必须与生态恢复、生态建设相结合,服从环境保护与整治的大局。
三、人文环境系统
准格尔旗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有史以来,古代北方不少民族活动在准旗的土地上,其中匈奴、鲜卑、契丹、蒙古等民族崛起后进入内地还建立了国家政权。由于准旗南接中原,北靠大漠,加上黄河天险和北部阴山西部贺兰山的天然屏障,战略位置十分独特,为历来兵家必争之地。这里既有过刀枪相见的残酷战争,也有过各民族和睦相处的友好往来,造成了准格尔旗历史发展中的经济、文化的复杂性和行政区域的多变性,留下了丰富多彩的文物古迹,创造了独特的民族文化。
(一)历史概况
据考证,早在3.5万年前,准旗境内就已有了以渔猎和采集为主要生活手段的古人类活动,其文化面貌与鄂尔多斯“河套人”及“萨拉乌苏文化”有相连之处;夏商周时期(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旗境为荤粥、土方、鬼方、猃狁、林胡和白狄等部族的驻牧地,这些游牧部落同当时的中原王朝分廷抗争,时有攻伐征讨;战国时期,魏、秦、赵等诸侯势力曾先后进入今准格尔旗地区,自此开始了历史上汉族和北方少数民族聚居的文化交融。
清顺治六年(1649年),清政府仿满洲八旗编制,将鄂尔多斯部落划分为六旗,准格尔旗当时称鄂尔多斯左翼前旗,并在今旗境东南部划出宽25公里,长110公里的地段为“禁留地”,作为皇家牧场。清朝末年,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为摆脱经济困境,推行“移民实边,开放蒙荒”政策以大量搜刮押荒银,致使大片森林、牧场遭到破坏,造成大片土地沙化和严重的水土流失。从此准格尔旗地区的生态环境开始恶化,气候变得寒冷干燥。中华民国时期,按照“优待蒙古条例”,内蒙古仍袭清制,准旗建置如前。1948年5月,准格尔旗解放,旗政府设于沙圪堵镇。1950年1月,末代王爷奇福海回沙圪堵交印,旗境全部回到人民的怀抱。准格尔旗人民政府成立,结束了封建王公在准旗的封制。
(二)人口现状
全旗人口已达26万人,其中20万人在农村。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占多数的少数民族聚居区。
(三)社会经济
改革开放以来,准旗各族人民共同努力,社会经济得到了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近5年来,准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入了蓬勃发展的新阶段。“九五”期间,全旗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31%,比1995年翻了近2番,经济总量跃居伊克昭盟第1位。工农业总产值预计可达到22.8亿元,增长228%,年平均增长26.8%。财政收入明显提高,达到2.4亿元,增长3.2倍,年平均增长26.4%。绝大多数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开始向小康目标迈进,全旗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400元,年均递增19.3%;农民人均纯收入可达2700元,年均递增7.3%。
生态建设和基础设施得到加强,重点建设成就显著,经济发展后劲明显增强。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4.2亿元,新增发电装机容量54万千瓦,铁路辅轨72.6公里,公路通车总里程可达2500公里,消灭了不通公路乡镇,1/3的乡镇实现通油路;实现乡乡通讯程控化,农话放号可达2800部;市话装机达到8000门。农牧业基础建设稳步发展,实施了136工程、沿河52工程、生态建设工程、砒砂岩治理工程,效果显著;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对外开放领域进一步扩大。
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爱国卫生运动广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工作顺利实施,一幅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团结的欣欣向荣景象。
四、全国及周边旅游业发展态势分析
(一)中国旅游业处在大发展的新时期
● 旅游业是当今世界第一大产业。
● 199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这一新战略,标明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体系中的地位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全国先后有24个省、市、自治区将旅游业定位为支柱产业,其余省、市、自治区则分别定位为重要产业或优势产业。
●中国正处在跨世纪的旅游业大发展进程中,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际旅游创汇从2.63亿美元递增至1999年的141亿美元,跃居世界第七位。1999年来华旅游入境人数达7279万人次,其中外国旅游者人数达843万人次,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五大吸引目的地。国内公民旅游持续发展,出游7.19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2831亿元,1999年,我国旅游业的总收入超过4000亿元,占到国内生产总值(GDP)的4.88%。随着全球旅游的持续稳定发展以及其重心向亚太转移,我国的旅游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