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一章 工程概况 5
第1节 编制依据 5
第2节 工程概况 6
第二章 主要工程量 18
第三章 施工综合进度 32
第1节 编制说明 32
第2节 主要施工项目控制进度 33
第3节 综合进度计划(三级施工计划) 34
第4节 工期保证措施 34
第四章 施工总平面布置 38
第1节 施工总平面布置的依据和原则 38
第2节 施工总平面及生产临建设施 39
第3节 主要施工机具布置 42
第4节 生活临时设施布置 44
第5节 施工总平面管理 44
第五章 力能供应 46
第1节 供电 46
第2节 供水 47
第3节 通讯 51
第六章 主要施工方案和特殊技术措施 51
第1节 土建工程 51
第2节 安装工程 104
第3节 焊接与热处理 184
第4节 特殊施工措施 209
第5节 施工交叉作业 227
第6节 主要作业指导书目录 231
第七章 现场施工组织机构设置和劳动力 234
第1节 工程建设与管理分工 234
第2节 施工组织机构设置 234
第八章 施工技术及资源供应计划 243
第1节 施工图纸需求计划 243
第2节 主要设备需求计划 254
第3节 主要机械设备配备计划 265
第九章 技术培训计划 269
第十章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271
第十一章 工程质量管理 273
第1节 工程总体质量目标 273
第2节 工程质量策划 275
第3节 质量保证措施 296
第十二章 安全与文明施工及环境管理 336
第1节 安全管理目标 336
第2节 安全保证体系 337
第3节 安全保证措施 339
第4节 文明施工管理 344
第5节 环境管理 351
第十三章 月度资金使用计划 354
第十四章 推广应用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等 356
第1节 建筑工程 356
第2节 安装工程 357
第3节 充分利用现代化管理手段,提高综合管理水平 358
第十五章 附件 359
工程概况
第一节 编制依据
1. 本工程施工招标文件;
2. 广西钦州某燃煤电厂一期2×600MW 机组初步设计资料;
3. 火电施工主要机械技术资料;
4. 国家及部颁与本工程有关的各种现行有效版本的技术规范、规程、设计院和制造厂技术文件上的质量要求;
5. 与本工程有关的国家及部颁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相关标准等;
6. 水电部(电力工业部)颁发《火电施工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试行)有关篇章,以及电力部颁发的关于机组达标的有关现行规定等;
7. 原国家电力工业部建设总局颁发的《火力发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导则》,电力工业部颁布的《电力建设安全施工管理规定》和《补充规定》
8. 主要依据以下技术规范及标准:《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土建篇、锅炉机组篇、汽轮机组篇、电气及热工篇;《电力工业锅炉监察规程》;《火电施工质量检验评定标准》锅炉机组篇、汽轮机组篇、电气篇及热工篇;《电力建设安全施工管理规定》和《补充规定》;《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GB50204-92;《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技术规范》JGJ33-86;国家和部颁最新的其它与本工程有关的规范、标准等。
第一节 工程概况
广西钦州某燃煤电厂业主方为**钦州发电有限公司。投资方为由**电力公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广西**水电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出资成立“**钦州发电有限公司”,并由该公司负责工程建设、经营管理及贷款的还本付息。
项目开工时间为2005 年6 月开工,2007 年8 月投产第一台,2007 年12 月投产第二台,总工期为26+4 个月。
1 工程规模
规划容量4×600MW 超临界机组,分期建设。本期工程建设2×600MW 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二期工程建设2×600MW 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建设场地留有再扩建的可能性。
2 地理位置
广西钦州某燃煤电厂位于钦州市南部的**经济开发区内。北距钦州市29km、距南宁市136km,东南距北海市陆路128km、海路48 海里,西南距防城港陆路88km、海路35海里。
3 厂址
钦州市位于广西南部沿海、**经济开发区内,北接广西首府南宁,南临浩瀚的北部湾,是沿江沿海优于一体的沿海经济开发区,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通往北海市、防城港市的必经之地。现辖四区两县(钦城区、钦南区、钦北区、钦州港经济开发区、浦北县、灵山县)。钦州市西南与防城港市,北与南宁、东与玉林、东南与广东湛江地区接壤。
总平面布置主厂房固定端朝东向西扩建,汽机房朝北。
4 地质条件
场地土层均为第四系人工填土(吹填砂)、全新统海相沉积层(Q4m)、上更新统海相沉积层(Q3m),下伏基岩为侏罗系中统第二组(J22)地层,各岩土层特性如下:
4.1 吹填砂①:黄色,主要为中粗砂,厂区内整个场地均有分布,厚度6.0m-9.0m,堆积年限不足半年。地基承载力为fak=60kpa。
4.2 第四系全新统海相沉积层(Q4m)
粉细砂② :整个场地均有分布,厚度0.5m-3.1m,。地基承载力为fak=55kpa。
淤泥质粉质粘土③ :整个场地均有分布,厚度0.5m-4.5m,。地基承载力为fak=50kpa。
粉质粘土④ :分布较稳定,层厚0. 8m-2.9m,。地基承载力为fak=120kpa。
粉细砂⑤ :局部地段分布,层厚0. 5m-2.05m,。地基承载力为fak=125kpa。
中粗砂⑥:局部地段分布,层厚0. 2m-0.8m,。地基承载力为fak=150kpa。
砾石⑦ :局部地段分布,层厚2. 2m-7.0m,。地基承载力为fak=170kpa。
4.3 第四系上更新统海相沉积层(Q3m)
粘土⑧ 1:局部地段分布,层厚1.7m。地基承载力为fak=150kpa。
粘土⑧ 2:局部地段分布,层厚1.4 m -1.6m,。地基承载力为fak=120kpa。
4.4 侏罗系中统第二组(J22)
钻孔揭露深度内基岩岩性以粉砂质泥岩为主,夹少量砂岩,根据岩层风化程度不同,分为全风化、强风化、中等风化、微风化四大层次。
全风化岩层○9 :地基承载力为fak=160kpa。
强风化岩层○10:强风化层顶面标高-7.41m~-14.66m,层厚1.3m~15.0m。地基承载力为fak=350~700kpa。
中等风化岩层○11:层顶标高-11.36m~-28.75m,层厚大于7.1m。地基承载力为fak=950kpa。
微风化岩层○12:顶面高程-27.89m~-33.17m,未揭穿。地基承载力为fak=1500kpa。
4.5 厂区范围内建筑物均不宜采用天然地基,需进行地基处理。地基处理可考虑钻孔灌注桩及高压旋喷水泥桩等到可行方案。钻孔灌注桩宜以中等风化岩层作桩端持力层,高压旋喷水泥桩局部成桩,与桩周围土共同承担荷载组成复合地基。
场地土为软弱土~中软土。场地覆盖层厚度10.2m~19.0m,建筑场地类别属Ⅱ类。
场地内吹填砂○1 、粉细砂○2 、粉细砂○5 为液化土,淤泥质粉质粘土○3 亦具有震陷危害性。各钻孔的液化指数均大于15,液化等级为严重。
厂址无不良地质现象,无矿藏及文物,适宜建厂。
场区地下水大致与海水正常水位持平,地下水对混凝土及钢结构有强腐蚀。
5 气象条件
累年全年主导风向N
最大年降雨量:2961.5mm(1976)
最小年降雨量:1425.0mm(1977)
年平均降雨量:2170.9mm
最大日降雨量:359.9mm(1971 年9 月29 日)
最大—小时降雨量:85mm(1972 年5 月16 日15:30~16:30)
历年瞬时最大风速为41m/s(1984 年9 月6 日)。
10m 高度30 年一遇10 分钟平均最大风速为32.5m/s,
设计最大风速:50 年一遇,10 米高,10 分钟平均最大风速为35.8 m/s。
6 运输条件
施工场地至公共道路部分已能满足施工车辆的通行要求。铁路运输至钦州港地方铁路车站,水路运输至钦州港码头。
7 主要设备
7.1 锅炉
制造厂:东方锅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型号:DG1950/25.4-Ⅱ2
型式:超临界参数变压直流炉,单炉膛、前后墙对冲燃烧、一次中间再热、平衡通风、露天布置、固态排渣、全钢构架、全悬吊结构Ⅱ型锅炉。
7.2 汽轮机
制造厂:东方汽轮机厂
型号N600-24.2/566/566,额定功率600MW,机型为超临界参数、一次中间再热、冲动式,三缸四排汽、单轴、双背压、凝汽式汽轮机。包括调速系统、润滑系统、设备及附件,如主油箱、主油泵、高压调速油泵,交流润滑油泵、直流注滑油泵、顶轴油等。
7.3 发电机
制造厂:东方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型号QFSN-600-2-22A,额定功率600MW,额定电压22kV。三相同步汽轮发电机,自并励静止励磁系统,定子线圈水冷却、转子线圈和定子铁芯氢气冷却,静态励磁。包括水冷器,氢密封油泵及附件等。
8 主要工艺系统
8.1 热力系统
a) 制粉系统采用双进双出钢球磨冷一次风机正压直吹系统,每炉配五台BBD3854 型双进双钢球磨煤机。
b) 本工程采用平衡通风烟风系统。送风机和一次风机均采用动叶可调轴流式风机,吸风机采用静叶可调轴流式风机。
每台锅炉设2 台动叶可调轴流式送风。
每台锅炉设2 台动叶可调轴流式一次风机。
每台锅炉设2 台静叶可调轴流式吸风机。
每台锅炉配2 台100%离心式密封风机。
每台锅炉配2 台三分仓容克式空气预热器。
c) 每台锅炉配2 台双室4 电场电气除尘器,除尘效率要求不低于99.6%。
d) 锅炉点火助燃油系统采用0 号轻柴油。采用汽车来油。本期工程设置2×2000m3油罐、2 台卸油泵、3 台50%容量的供油泵、1 台污油泵和1 台污水泵。燃油系统按锅炉供、回油单母管循环制,布置供油管、回油管至锅炉燃烧器。
e) 两台炉合用一座210 米高,出口直径9.75 米的钢筋混凝土烟囱。
f) 脱硫岛采用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技术。吸收塔等布置位置在烟囱后面。
g) 主蒸汽、热再热蒸汽及冷再热蒸汽管道均按“2-1-2”制配管,主蒸汽和高温再热蒸汽管道的管材均选用ASTM A335P91 ; 低温再热蒸汽管道选用ASTM
A672B70CL32。
h) 热抽汽系统采用八级非调整抽汽,加热三台高压加热器和一台除氧器及四台低压加热器。
i) 给水系统采用回热加热系统,配两台50%汽动给水泵和一台30%电动给水泵,给水管道采用大旁路布置;给水管道的管材采用DIN17175 15NiCuMoNb5(WB36)。
j) 凝结水系统采用回热加热系统,配两台凝结水泵,一台运行,一台备用。当任何一台泵发生故障时,备用泵自动启动投入运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