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灵渠景区旅游总体规划
(2011-2025)
征求意见稿
桂林国悦灵渠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桂林桂工旅游规划设计研究院
二〇一一年三月 编制
桂林灵渠景区旅游总体规划(2011-2025)——征求意见稿 目 录 桂林国悦灵渠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桂林桂工旅游规划设计研究院 | 目 录
| I
|
第一章 总 论
古今桂岭揽奇胜,骚客费平章。 风云尽藏湘漓水,掀髯笑兴亡。一、规划背景及意义
(一)规划背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可自由支配收入比重的增大,节假日的延长,闲暇时间的增多,国内旅游迎来新一轮的大发展,旅游亦成为大众化、普遍化的消费行为。随着旅游者旅游经历的日益丰富,旅游消费观念的日益成熟,旅游者对体验的需求也日益高涨,他们已不再满足于大众化的旅游产品,更渴望追求个性化、体验化、情感化、休闲化以及美化的旅游经历。旅游业正在成为世界上最大和增长最快的产业之一。2010年7月23日,国务院办公厅颁发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中第八条明确规定:要丰富旅游文化内涵就要加强旅游开发建设中的自然文化遗产保护,深挖文化内涵,普及科学知识,提升文化软实力。 《桂林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8-2020)重点提出了灵渠景区成为桂林文化旅游特色区;《兴安县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兴安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中明确指出,灵渠文化拓展了兴安文化的内涵与外延,提升了兴安的文化品位;使兴安在未来城市空间发展方向和城市功能布局中充分利用灵渠,将其融入到城市格局中,凸显其城市风貌,同时构建文化底蕴深厚的兴安,实现以旅游业为龙头,工业、商业、贸易协调发展,历史文化突出,风貌独特的小城市的定位。 灵渠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有着“世界古代水利建筑明珠”的美誉。灵渠景区拥有独特而较为丰富的旅游资源,为了更好的利用现有发展条件,把握发展机遇,使灵渠景区实现更好的发展,科学整合灵渠景区与水街旅游资源,进一步全面推动兴安的经济发展,塑造兴安历史文化名城形象。编制出更加符合现代旅游趋势、更好满足游客旅游诉求、更能宣扬灵渠重要地位的操作性强的规划,来指导灵渠景区的未来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为此,特编制《桂林灵渠景区旅游总体规划(2011-2025)》。(二)规划意义
1、进一步加强对灵渠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 兴安县一直都扮演着交融汉越文化的重要角色,也正是由于兴安县地处楚越之交的特殊地理位置,尤其是灵渠的修通,才使得兴安县沉积了如此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灵渠对于兴安的文化和旅游都有着特别的意义和重要的作用。 通过灵渠景区旅游总体规划(2011-2025)的编制,进一步强化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合理统筹规划范围内的旅游项目及建设项目的设置,规范保护范围内的建筑设施,加强对景区发展的控制体系规划,将更为有效的实施对灵渠的保护,同时积极推进灵渠景区申报5A级景区和世界文化遗产。 2、强化灵渠作为兴安的文化窗口作用 2005年,兴安在全国230多个名镇综合实力大较量中,夺得全国十大魅力名镇殊荣。魅力兴安的魅力何在?评委给出了这样一段话:“连接湘水、漓水的咽喉要塞,两次改写中国历史的古地,一条灵渠成就了中国统一大业,更显示中国人开山开河的智慧,守望陡门的陡军,把骠悍的秦堤植入秦粤之间,所以这里人的性格也刚也柔。古树参天,古巷幽深,水街水清,灵渠有灵,兴安,两大水系钟灵毓秀的地方 ”,灵渠既是兴安魅力之所在,也是兴安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这一条拥有千年文化的历史长河,就像一本厚重的历史文化书,静静的诉说着千年的故事。通过科学的规划,深入挖掘并灵活展示灵渠的历史文化内涵,使之成为展示兴安文化和魅力的窗口,让更多人了解灵渠,认识兴安。 3、推动“旅游新县、文化名县”战略目标的实现 兴安县是大桂林旅游圈的核心组成部分,是“全国十大魅力名镇”之一,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兴安县委、政府根据旅游发展基础和发展条件提出了“旅游新县、文化名县”的战略目标。通过对灵渠的整合规划,全面提升旅游产品品质,使灵渠景区逐步转变成为名副其实的“文化型”景区,打开兴安旅游的新局面。同时通过系统的市场营销,不断扩大市场开拓范围、加大开拓力度,进一步提高灵渠的市场感知度,并使游客对灵渠景区形成正确的正面的认识,逐步推动兴安“文化名县”形象的树立。(三)与相关规划的关系
1、与《桂林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8-2020)的关系 一直以来,桂林留给人的印象大概都是“桂林山水甲天下”,也正因为山水甲天下,使得桂林的文化特色长期被忽略,中外游客大多向往桂林的山水,却对这里几千年的文化知之甚少。新近修编的《总规》为了强化桂林的历史文化特色,将桂林的主题形象定为“桂林,不只山水甲天下”,同时指出包括兴安在内的北部潜力区要重点开发文化旅游、生态旅游、民俗体验等,进一步将桂林的文化旅游提到了重要位置。本规划将根据桂林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的要求,结合灵渠的资源特点,深入挖掘、整合灵渠的文化资源,重点开发可视、可闻、可参与的文化类旅游项目,使灵渠景区成为桂林文化旅游特色区,桂林游客必游的重点旅游景区,使桂林历史文化与山水齐名。 2、与《兴安县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兴安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的关系 根据兴安县提出“用文化引领经济建设,以城市建设带动旅游发展,再现古灵渠灿烂文化,创建充满经济活力,富有人文特色的崭新兴安”的工作思路,《兴安城市发展战略规划》以“灵渠的传承与复兴”为主题,明确“旅游带动,文化提升,特色强化”三大战略来指导兴安县的城市发展。《兴安城市总体规划》将兴安定位为以旅游业为龙头,工业、商业、贸易协调发展,历史文化突出,风貌独特的小城市。本规划的编制体现了兴安对旅游发展的重视,与以旅游业为龙头的发展方向相一致,符合再现古灵渠灿烂文化的工作思路及“灵渠的传承与复兴”城市发展主题,符合通过灵渠景区文化资源的创新性开发全面贯彻文化提升和旅游带动战略,加快推进城市发展进程。 3、与《桂林漓江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06-2025)的关系 《桂林漓江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在空间上采取“两带、两心、一区”结构,其中,两带是指漓江自然山水观光游览带和桂阳公路文化生态休闲带,两心是指桂林和阳朔两个旅游服务中心,一区:是指灵渠景区,突出古代水利工程的遗产价值。本规划将在严格保护灵渠景区的前提下,通过旅游项目的策划,全面贯彻突出古代水利工程的遗产价值的指导思想。 灵渠作为桂林漓江风景名胜区的核心景区,同时也是一级保护区,而规划所划定的灵渠片区包括灵渠公园、南渠城区段两岸各20m(至接龙桥)、北渠(至湘江),其主体部分基本为现在的灵渠和水街二景区范围。本规划将灵渠与水街合并规划,与漓江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的思路相一致,同时也有利于旅游活动和保护工作的开展。 4、与《灵渠总体保护规划》(2010-2030)的关系 《灵渠总体保护规划》是文物保护的专项规划,以“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为指导,划定了五段核心区,即:渠首段区、三里桥段区、黄龙堤段区、回龙堤段区和鸾塘堰段区,其中渠首段区是占地面积最大的保护区,也是灵渠景区的主要规划范围。规划评估了文物保存、利用、保护现状,提出了对应的管理规定、保护措施、修复计划、环境保护及展示规划。本规划将在灵渠总体保护规划的指导下,进一步强化对灵渠的开发性保护,在保证文物安全的前提下,通过合理规划、科学管理,增强其展示功能和旅游功能。二
本站所有资源由用户上传,仅供学习和交流之用;未经授权,禁止商用,否则产生的一切后果将由您自己承担!素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