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C1-3                    技术交底记录
     

    工程名称
     
    交底部位
     
    工程编号
     
    日期
     
    交底内容:
    防水混凝土施工
    1  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一般民用及工业建筑的地下室防水,推荐刚性防水做法;UEA补偿收缩混凝土刚性防水施工工艺。
    2  施工准备  
        2.1  材料及主要机具:
        2.1.1  水泥:采用425号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严禁使用过期、受潮、变质的水泥。
        2.1.2  砂:宜用中砂,含泥量不得大于3%
        2.1.3  石:宜用卵石,最大粒径不宜大于40mm,含泥量不大于1%,吸水率不大于1.5%
        2.1.4  水:饮用水或天然洁净水。
        2.1.5  U.E.A膨胀剂:其性能应符合行业标准《混凝土膨胀剂》(JC47692),其掺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及有关的规定,与其它外加剂混合使用时,应经试验试配后使用。
        2.1.6  主要机具:混凝土搅拌机、翻斗车、手推车、振捣器、溜槽、串桶、铁板、铁锹、吊斗,计算器具磅秤等。
        2.2  作业条件:
        2.2.1  钢筋、模板上道工序完成,办理隐检、预检手续。注意检查固定模板的铁丝、螺栓是否穿过混凝土墙,如必须穿过时,应采取止水措施。特别是管道或预埋件穿过处是否已做好防水处理。木模板提前浇水湿润,并将落在模板内的杂物清理干净。
        2.2.2  根据施工方案,做好技术交底。
        2.2.3  材料需经检验,由试验室试配提出混凝土配合比,试配的抗渗等级应按设计要求提高0.2MPa
        2.2.4  如地下水位高,地下防水工程施工期间继续做好降水,排水。
    3  操作工艺  
        3.1  工艺流程
     
    作业准备
    
    混凝土搅拌
    
    运输
    
    混凝土浇筑
    
    养护
     
     
     
    3.2  混凝土搅拌:搅拌投料顺序:
    石子
    
    
    
    水泥
    
    U.E.A膨胀剂
    
    
    
    投料先干拌0.51min再加水。水分三次加入,加水后搅拌12min(比普通混凝土搅拌时间延长0.5min)。混凝土搅拌前必须严格按试验室配合比通知单操作,不得擅自修改。散装水泥、砂、石车车过磅,在雨季,砂必须每天测定含水率,调整用水量。现场搅拌坍落度控制68cm,泵送商品混凝土坍落度控制1416cm
        3.3  运输:混凝土运输供应保持连续均衡,间隔不应超过1.5h,夏季或运距较远可适当掺入缓凝剂,一般掺入2.53木钙为宜。运输后如出现离析,浇筑前进行二次拌合。
        3.4  混凝土浇筑:应连续浇筑,宜不留或少留施工缝。
        3.4.1  底板一般按设计要求不留施工缝或留在后浇带上。
        3.4.2  墙体水平施工缝留在高出底板表面不少于200mm的墙体上,墙体如有孔洞,施工缝距孔洞边缘不宜少于300mm,施工缝形式宜用凸缝(墙厚大于30cm)或阶梯缝、平直缝加金属止水片(墙厚小于30cm),施工缝宜做企口缝并用B.W止水条处理垂直施工缝宜与后浇带、变形缝相结合。
        3.4.3  在施工缝上浇筑混凝土前,应将混凝土表面凿毛,清除杂物,冲净并湿润,再铺一层23cm厚水泥砂浆(即原配合比去掉石子)或同一配合比的减石子混凝土,浇筑第一步其高度为40cm,以后每步浇筑5060cm,严格按施工方案规定的顺序浇筑。混凝土自高处自由倾落不应大于2m,如高度超过3m,要用串桶、溜槽下落。
        3.4.4  应用机械振捣,以保证混凝土密实,振捣时间一般10s为宜,不应漏振或过振,振捣延续时间应使混凝土表面浮浆,无气泡,不下沉为止。铺灰和振捣应选择对称位置开始,防止模板走动,结构断面较小,钢筋密集的部位严格按分层浇筑、分层振捣的要求操作,浇筑到最上层表面,必须用木抹找平,使表面密实平整。
        3.5  养护:常温(2025)浇筑后610h苫盖浇水养护,要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养护不少于14d
        3.6  冬期施工:水和砂应根据冬施方案规定加热,应保证混凝土入模温度不低于5,采用综合蓄热法保温养护,冬期施工掺入的防冻剂应选用经认证的产品。拆模时混凝土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差不大于15
    4  质量标准  
        4.1  保证项目:
        4.1.1  防水混凝土的原材料、外加剂及预埋件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有关标准的规定,检查出厂合格证、试验报告。
        4.1.2  防水混凝土的抗渗等级和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检查配合比及试块试验报告。抗渗试块500m3以下留两组,一组标养,一组同条件养护,养护期28d,每增250500m3增留两组。
        4.1.3  施工缝、变形缝、止水片、穿墙管、支摸铁件设置与构造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严禁有渗漏。
        4.2  基本项目:
        混凝土表面平整,无露筋、蜂窝等缺陷,预埋件位置正确。
        4.3  允许偏差项目,见表3-1
    5  成品保护  
        5.1  为保护钢筋、模板尺寸位置正确,不得踩踏钢筋,并不得碰撞、改动模板、钢筋。
        5.2  在拆模或吊运其它物件时,不得碰坏施工缝处企口,及止水带。
        5.3  保护好穿墙管、电线管、电门盒及预埋件等,振捣时勿挤偏或使预埋件挤入混凝土内。
    6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3-1
     
     


    允许偏差 (mm)


     
     
     


    高层框架
    高层大模
     
    1
    轴线位移


    5


    尺量检查
    2
    楼层标高


    ±5
    ±10
    用水准仪或尺量检查
     
     


     
    +5
    -2
     
     
     
        
    5


    2m托线板检查
     
     
        
    H/1000


    用经纬仪或吊线和尺量检查
    5
    表面平整


    8
    4
    2m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
    6
    预埋铜板中心线位置偏移


    10


     
    7
    预埋管螺栓中心线位置偏移


    5


     
    8
    井筒全高垂直度


    H/1000


    用吊线和尺量检查
     
        6.1  严禁在混凝土内任意加水,严格控制水灰比,水灰比过大将影响U.E.A补偿收缩混凝土的膨胀率,直接影响补偿收缩及减少收缩裂缝的效果。
        6.2  细部构造处理是防水的薄弱环节,施工前应审核图纸,特殊部位如变形缝、施工缝、穿墙管、预埋件等细部要精心处理。
        6.3  地下室防水工程必须由防水专业队施工,其技术负责人及班组长必须持有上岗证书。施工完毕,及时整理施工技术资料,交总包归档。地下室防水工程保修期三年,出现渗漏要负责返修。
        6.4  穿墙管外预埋带有止水环的套管,应在浇筑混凝土前预埋固定,止水环周围混凝土要细心振捣密实,防止漏振,主管与套管按设计要求用防水密封膏封严。
        6.5  结构变形缝应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处理,止水带位置要固定准确,周围混凝土要细心浇筑振捣,保证密实,止水带不得偏移,变形缝内填沥青木丝板或聚乙烯泡沫棒,缝内20mm处填防水密封膏,在迎水面上加铺一层防水卷材,并抹20mm防水砂浆保护。
        6.6  后浇缝一般待混凝土浇筑六周后,应以原设计混凝土等级提高一级的U.E.A补偿收缩混凝土浇筑,浇筑前接槎处要清理干净,养护28d
    7  质量记录  
        本工艺标准应具备以下质量记录:
        7.1  材料(水泥、砂、石、U.E.A,外加剂等)的出厂质量证明书、试验报告。
        7.2  混凝土试块试验报告。(包括抗压及抗渗试块)。
        7.3  隐检记录。
        7.4  设计变更及洽商记录。
        7.5  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
        7.6  其它技术文件。
     
     



    技术负责人:                  交底人:                 接交人:



     

    工程名称
     
    交底部位
     
    工程编号
     
    日期
     
    交底内容:
    灰土地基
    1  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基坑、基槽、室内地评、管沟、室外台阶和散水等灰土地基(垫层)。
    2  施工准备
        2.1  材料及主要机具:
        2.1.1  土:宜优先采用基槽中挖出的土,但不得含有有机杂物,使用前应先过筛,其粒径不大于15mm。含水量应符合规定。
        2.1.2  石灰:应用块灰或生石灰粉;使用前应充分熟化过筛,不得含有粒径大于5mm的生石灰块,也不得含有过多的水分。
        2.1.3  主要机具有:一般应备有木夯、蛙式或柴油打夯机、手推车、筛子(孔径610mm1620mm两种)、标准斗、靠尺、耙子、平头铁锹、胶皮管、小线和木折尺等。
        2.2  作业条件:
        2.2.1  基坑(槽)在铺灰土前必须先行钎探验槽,并按设计和勘探部门的要求处理完地基,办完隐检手续。
        2.2.2  基础外侧打灰土,必须对基础,地下室墙和地下防水层、保护层进行检查,发现损坏时应及时修补处理,办完隐检手续。现浇的混凝土基础墙、地梁等均应达到规定的强度,不得碰坏损伤混凝土。
        2.2.3  当地下水位高于基坑(槽)底时,施工前应采取排水或降低地下水位的措施,使地下水位经常保持在施工面以下0.5m左右,在3d内不得受水浸泡。
        2.2.4  施工前应根据工程特点、设计压实系数,土料种类、施工条件等,合理确定土料含水量控制范围。铺灰土的厚度和夯打遍数等参数。重要的灰土填方其参数应通过压实试验来确定。
        2.2.5  房心灰土和管沟灰土,应先完成上下水管道的安装或管沟墙间加固等措施后,再进行。并且将管沟、槽内、地坪上的积水或杂物、垃圾等有机物清除干净。
        2.2.6  施工前,应作好水平高程的标志。如在基坑(槽)或管沟的边坡上每隔3m钉上灰土上平的木撅,在室内和散水的边墙上弹上水平线或在地坪上钉好标高控制的标准木桩。
    3  操作工艺
        3.1  工艺流程:
     
    检验土料和石灰粉的质量并过筛
    
    灰土拌合
    
    槽底清理
    
    分层铺灰土
    
     
     
    夯打密实
    
    找平验收
     
     
     
     
     
     
     
        3.2  首先检查土料种类和质量以及石灰材料的质量是否符合标准的要求;然后分别过筛。如果是块灰闷制的熟石灰,要用610mm的筛子过筛,是生石灰粉可直接使用;土料要用1620mm筛子过筛,均应确保粒径的要求。
        3.3  灰土拌合:灰土的配合比应用体积比,除设计有特殊要求外,一般为2837。基础垫层灰土必须过标准斗,严格控制配合比。拌合时必须均匀一致,至少翻拌两次,拌合好的灰土颜色应一致。
        3.4  灰土施工时,应适当控制含水量。工地检验方法是:用手将灰土紧握成团,两指轻捏即碎为宜。如土料水分过大或不足时,应晾干或洒水润湿。
        3.5  基坑(槽)底或基土表面应清理干净。特别是槽边掉下的虚土,风吹入的树叶、木屑纸片、塑料袋等垃圾杂物。
        3.6  分层铺灰土:每层的灰土铺摊厚度,可根据不同的施工方法,按表2-l选用。
                                   灰土最大虚铺厚度                      2-1
    项次
    夯具的种类
    重量 (kg)
    虚铺厚度 (mm)
        
    1
      
    4080
    200250
     人力打夯,落高400500mm,一夯压半夯
    2
    轻型夯实工具
    
    200250
     蛙式打夯机、柴油打夯机
    3
    压路机
    机重610t
    200300
         
     
        各层铺摊后均应用木耙找平,与坑(槽)边壁上的木撅或地坪上的标准木桩对应检查。
        3.7  夯打密实:夯打(压)的遍数应根据设计要求的干土质量密度或现场试验确定,一般不少于三遍。人工打夯应一夯压半夯,夯夯相接,行行相接,纵横交叉。
        3.8  灰土分段施工



评星:
  • 0
  • 0

作品评论(0)

登录 后参与讨论
相关推荐:
本站所有资源由用户上传,仅供学习和交流之用;未经授权,禁止商用,否则产生的一切后果将由您自己承担!素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浏览:332 次数:1
下载:免费下载 收藏:0
等级:
编号:86321 7
文件格式:word文档
文件大小:5.37MB
投稿:zzz 进入
上传时间:2016/1/27 12:19:09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您可能在找这些:

网站首页 典尚平台 建筑素材 三维模型 室内装修 视频素材网 上传教程 帮助中心 热门搜索 版权申明 关于我们 联系典尚

Copyright © 2000-2020 www.jzsc.net.粤ICP备07047611号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QQ:609470690 客服电话:0755-83549300 深圳市典尚风设计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16典尚平台 JZSC.NET

网站推荐使用腾讯、Chrome浏览器浏览,不推荐360,很卡

粤公网安备 44030302000908号

QQ咨询
推广分享
×
复制本页url网址

推广详情

如您已登录,分享网址将自动加载您的推广编号,您将获得2元/注册用户的奖励。

推广记录  积分记录

网站首页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