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当前位置:全部素材 > 规范图集 > 国家规范

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促进公共图书馆设施设,加强公共图书馆设决策科学化与管理规范化,依据设部《关于印发〈二○○四年工程项目设标准、投资估算指标、设项目评价方法与参数编制项目计划)》(标〔2005]19号)编制《公共图书馆设标准》。《公共图书馆设标准》编制工作的指导思想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体现党和国家有关发展图书馆事业和加强公共筑工程管理的方针政策,立足中国现实,参考国际标准,功能优先,经济适用,使图书馆筑能够满足体现现代图书馆理念的图书馆服务活动的开展。《公共图书馆设标准》确定了公共图书馆设项目的规模分级和项目构成,给出了公共图书馆的总筑面积和分项面积控制指标,提出了公共图书馆设选址、总体布局的原则要求,明确了公共图书馆设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基本要求。《公共图书馆设标准》的主编部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北大街10号,邮编:100020),主编单位是中国图书馆学会,批准部门是住房和城乡设部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共图书馆设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负责解释。本标准编制组成员:组长:詹福瑞人:裙邓菊英尹岚宁冯守仁刘志学朱为振李国新汤更生张广钦洪森富平程亚男素前网Z.ZCET
第一章总第一条为促进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加强和规范公共图书馆基础设施设,提高设项目的决策水平,加速公共图书馆设的标准化、规范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以实现和保障人民群众利用图书馆的权利,满足人民群众基本的知识、信息和文化需求,依据法律、法规及国家现行政策,制定本标准。第二条本标准是公共图书馆设项目科学决策和合理确定项目设、投资水平的全国性统一标准:是审批核准公共图书馆设项目的依据:是有关部门审查公共图书馆设项目初步设计和检查工程设全过程的尺度。第三条本标准适用于县级以上行政区域内新、改和扩的公共图书馆。街道、乡镇、新居民区公共图书馆的设参照本标准执行。第四条公共图书馆设属于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设,应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城市设规划。第五条公共图书馆设应贯彻执行国家发展文化事业和加强公共筑工程设管理的方针政策,以人为本,科学规划,规模适当,功能优先,经济适用,环保节约,以大型图书馆为骨干,以中小型图书馆为基础,立足于构覆盖全社会的普遍均等、惠及全民的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第六条公共图书馆应按照统筹兼顾,量力而行,逐步改善的原则进行设。第七条公共图书馆设项目宜一次规划成。投资确有困难的可分期实施,并留有发展余地。第八条公共图书馆的改或挂项应充分利用原有场地和设施。∩川二第九条公共图书馆设除执行本标准外,还应符合国家其色有关强制性标准、规定的要求。1理素前网Z.ZCET
第二章规模分级、项目构成与选址第十条新、改和扩的公共图书馆规模,应以服务人数量和相应的人均藏书量、千人阅览座位指标为基本依据,兼顾服务功能、文献资源数量与品种和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确定。服务人是指公共图书馆服务范围内的常住人。第十一条公共图书馆分为大型馆、中型馆、小型馆,其设规模与服务人数量对应指标见表1。表1公共图书馆设规模与服务人数量对应指标规模服务人(万)大型150以上中型20-150小型20及以下第十二条公共图书馆的设内容包括房屋场地、筑设备和图书馆技术设备。第十三条公共图书馆的房屋筑包括藏书、借阅、咨询服务、公共活动与辅助服务、业务、行政办公、技术设备、后勤保障八类用房。各级公共图书馆用房项目设置见附录。第十四条公共图书馆的场地包括人员集散场地、道路、停车场、绿化用地等。第十五条公共图书馆的筑设备包括给水排水、通风空调、强弱电及网络布线等。第十六条公共图书馆的技术设备包括电子计算机,网络设备和相关外围设备,视听及音像控制设备,文献数字化加工与复制设备,图书防盗设备,文献消毒设备,流动图书车,缩微制品摄制、冲洗及阅读设备,视障和老龄阅读设备,装裱及文献修复设备,自助借还设备,书架、阅览桌椅、目录柜、出纳柜台等家具设备,其他设备等12类。各级公共图书馆应根据功能及规模合理配置图书馆技术设备。第十七条公共图书馆选址的要求是:一、宜位于人集中、交通便利、环境相对安静、符合安全和卫生及环保标准的区域。二、应符合当地设的总体规划及公共文化事业专项规划,布局合理。三、应具备良好的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四、市政配套设施条件良好。第十八条公共图书馆的设用地应符合《公共图书馆设用地指标》的规定,绿地率宜为30%~35%。第十九条大、中型公共图书馆应独立设。小型公共图书馆宜与文化馆等其他文化设施合。公共图书馆与其他文化设施合时,必须满足其使用功能和环境要求,并自成一区,单独设置出入。莲Z.ZC.ET
第三章总筑面积和分项面积第二十条公共图书馆总筑面积以及相应的总藏书量、总阅览座位数量,按表2的控制指标执行。表2公共图书馆总筑面积以及相应的总藏书量、总阅览座位数量控制指标筑面积藏书量阅览座位服务规模千人面积筑面积人均藏书总藏量千人阅览总阅览(万)指标控制指标座位座位(m2/千人)(m2)(册、件/人)(万册、件)(座/千人)(座)38000-400-10009.5-60.8-0.6320-6000.6-0.32400-300060000大型20000-150-40013.3-9.50.9-0.8135-3200.8-0.61200-24003800013.513500-100-1500.990-1350.9-0.8900-120013.320000中型7500-50-10015-13.50.945-900.9450-90013500450020-5022.5-151.2-0.924-451.2-0.9240-45075002300=10-20工450个1.2224SC1E2130-240小型800-3-1027-231.5-1.24.5-122.0-1.360-1302300注:1服务人1000万以上的,参照1000万服务人的人均藏书量、千人阅览座位数指标执行。服务人3万以下的,不设独立的公共图书馆,应与文化馆等文化设施合并设,其用于图书馆部分的而积,参照3万服务人的人均藏书量、千人阅览座位指标执行。2表中服务人处于两个数值区间的,采用直线内插法确定其筑面积、藏书量和阅览座位指标3筑面积指标所包含的项目见附录。第二十一条在确定公共图书馆筑面积时,首先应依据服务人数量和表2确定相应的藏书量、阅览座位和筑面积指标,再综合考虑服务功能、文献资源的数量与品种和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因素,在一定的幅度内加以调整。、根据服务功能调整,是指省、地两级具有中心图书馆功能的公共图书馆增加满足功能需要的用房面积。主要包括增加配送中心、辅导、协调和信息处理、中心机房(主机房、服务器)、计算机网络管理与维护等用房的面积。二、根据文献资源的数量与品种调整总筑面积的方法是:1.根据藏书量调整筑面积=(设计藏书量-藏书量指标)÷每平方米藏书量标准÷使用面积系数2.根据阅览座位数量调整筑面积=(设计藏书量-藏书量指标)÷1000册/座位×每个阅览坐席所占面积指标÷使用面积系数三、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调整总筑面积,主要采取调整人均藏书量指标以及相应的千人阅览座位指标的方法。调整后的人均藏书量不应低于0.6册(5万人以下的,人均藏书量不应少于1册)。四、总筑面积调整幅度应控制在±20%以内。3莲素衬网Z.Z心.ET
第四章总体布局与设要求第二十四条公共图书馆筑设计应适应现代图书馆服务方式的变化,满足图书馆开架与闭架管理相结合、纸质图书与数字资源利用相结合、提供文献资源与提供文化活动相结合的服务模式需求,根据其规模和功能合理设计。在外观造型、室内装修和环境设计上,注意体现文化筑的氛围特点,讲究实用效果。第二十五条公共图书馆总平面布置必须分区明确,布局合理,流线通畅,朝向和通风良好。少儿阅览区应与成人阅览区分开,并宜设置单独的出入,有条件的,可设室外少年儿童活动场地。老龄阅览室和视障阅览室应设在一层。后勤保障用房应尽量集中布置。公共图书馆馆区范围内的室外道路、围栏、照明、绿化、消防设施、管线沟井等室外工程应统一规划设。第二十六条公共图书馆的交通流线组织应畅通便捷,主要出入人、书、车要分流,标识清晰,科学组织读者、图书和工作人员交通流线。藏书库、采编用房及书刊出入的书流通道宜与读者人流通道分开布置。要设计应对突发事件的安全疏散路线。第二十七条公共图书馆的无障碍设计应符合《城市道路和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50一2001的规定。第二十八条公共图书馆应配公共停车场所,并宜充分利用社会停车设施和地下空间。可根据实际需要按《公共图书馆设用地指标》或当地规划部门的规定确定机动车及自行车车位数量。地下车库面积不在图书馆总筑面积之内健筑JZ J.NE第二十九条公共图书馆筑应以多层为主,当用地紧张且城市规划许可时,可采用高层筑,但向公众开放的公共空间不宜超过6层第三十条公共图书馆的藏书、借阅、咨询服务、公共活动与辅助服务等基本用房,应具有空间使用的灵活性和可调整性,宜采用框架(框剪)结构体系或其他大空间结构形式。第三十一条公共图书馆筑结构抗震要求一般按标准设防类筑设防。但公共图书馆的视听室和报告厅、大型公共图书馆的阅览室、保存有国家珍贵及重要文献的特藏书库,应按重点设防类筑设防。第三十二条公共图书馆的室内环境设计、筑热工设计和暖通空调设计,应符合《公共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一2005的规定,改善室内环境,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筑构配件、装修材料和筑设备必须选择安全、节能、环保、不损害健康的产品。第三十三条公共图书馆各部分的允许噪声级按《图书馆筑设计规范》JG38一99的分区规定执行。阅览室、研究室等“静区”,应有较安静的环境,避免噪声特别是交通噪声的干扰。确实无法避免时,应从平面布置和隔声两方面采取措施。电梯井道及产生噪声的设备机房应采取吸声、隔声及减振措施,借阅区宜采用软质材料地面、吸声顶棚、吸声墙面等有助于减低噪声的措施。第三十四条公共图书馆的主要阅览室特别是少儿和老龄阅览室应有良好的日照,并应充分利用自然通风和天然采光。第三十五条公共图书馆的文献资料防护应包括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温度和湿度要求、防潮、防尘、防有害气体、防阳光直射和紫外线照射、防磁、防静电、防虫、防鼠、消毒和安全防范等。公共图书馆要有严格可靠的防水、防潮措施,书库、特藏书库和非书资料库、阅览室的防护设计应符合《图书馆筑设计规范》JG38一99的规定,设置必要的通风、空调、除湿设备,有条件的宜设空气调节和净化设施。第三十六条公共图书馆的筑防火应遵守国家现行的筑设计防火规范和有关技术标准。根据《图书罚Z.ZC.ET
评星:
  • 0
  • 0

作品评论(0)

登录 后参与讨论
相关推荐:
本站所有资源由用户上传,仅供学习和交流之用;未经授权,禁止商用,否则产生的一切后果将由您自己承担!素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浏览:96 次数:1
下载:免费下载 收藏:0
等级:
编号:207226 7
文件格式:pdf文本
文件大小:519.00KB
投稿:1001 进入
上传时间:2022/8/24 23:38:19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您可能在找这些:

网站首页 典尚平台 建筑素材 三维模型 室内装修 视频素材网 上传教程 帮助中心 热门搜索 版权申明 关于我们 联系典尚

Copyright © 2000-2020 www.jzsc.net.粤ICP备07047611号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QQ:609470690 客服电话:0755-83549300 深圳市典尚风设计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16典尚平台 JZSC.NET

网站推荐使用腾讯、Chrome浏览器浏览,不推荐360,很卡

粤公网安备 44030302000908号

QQ咨询
推广分享
×
复制本页url网址

推广详情

如您已登录,分享网址将自动加载您的推广编号,您将获得2元/注册用户的奖励。

推广记录  积分记录

网站首页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