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番禺分区BA0602规划管理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             技术文件基础资料汇编
     
    
    基础资料汇编目录索引
    
    第一章   基本概况              2
    大石街区概况              2
    2  BA0602规划管理单元概况              5
    第二章   土地利用及建筑物现状              6
    土地利用现状              6
    建筑物现状              7
    第三章   公共服务设施现状              13
    行政办公              13
    商业金融              13
    文化娱乐              14
    教育科研              14
    第四章   道路交通现状              16
    对外交通现状              16
    内部交通现状              17
    交通设施现状              17
    第五章   市政公用设施现状              17
    给水现状              17
    排水现状              17
    电力及通讯现状              18
    消防现状              18
    第六章   上层次及相关规划要求              19
    《广州市番禺片区发展规划》              19
    《广州市番禺区大石镇总体规划(2003-2020)》              19
    
     
     
     
     
     
     

              第一章   基本概况

大石街区概况

11 基本概况

    
    
    大石全图
    大石镇隶属番禺区,辖区总面积45.12平方公里,辖6个居委23个行政村。常住人口约10万人,外来人口12.5万人。2004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5.1亿元,比上年(下同)增长16.3% ;社会总产值135.6亿元,增长20.24%。2004年获广州市计划生育先进镇、广州市维护稳定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番禺区文明示范镇、番禺区发展经济先进镇、广东省教育强镇等13个荣誉称号。

12 历史沿革

    大石之所以得名,传说唐末战乱时曾有一南迁官员隐居于飞鹅岭的石岩中,逢人询其住处,便答曰:“住在大石”。后以此为地名。
    明、清两代,镇境分属茭塘司之大石堡、大山堡和沥滘堡;清末民初,分属茭塘司之维安社乡和显社乡;民国20年,属二区显社乡和三区和平乡(维安乡)。解放初属禺南西区(1950年5月改称三区);1953年3月分为五区和六区,大石为六区区府驻地,后称大石区。1957年3月撤区,析出大石、钟村、沙头3个大乡。1958年10月,属番禺人民公社大石团(后改为基层公社)。1959年4-6月,先后分出沙头、钟村公社。大石公社建制一直沿至1984年始改为大石区。1987年撤区改镇,成立大石镇人民政府,辖6个居民委员会和23个村民委员会。
    2006.1.25日,番禺区人民政府下文于将大石分设为大石和洛浦两个街道办事处调整后,大石街面积19.34平方公里,管辖北联、山西、大兴、大维、官坑、会江、猛涌、诜村、大山、东联、礼村、植村、河村、涌口14个村民委员会和大石、富丽、星河湾3个社区居民委员会的行政区域范围

13 区位条件

    大石镇位于番禺西北部,也是广州"南拓"发展战略的"桥头堡"。北隔沥滘水道与海珠区相望,西隔陈村水道与芳村区、南海平洲镇相邻,南边东西走向绵延的丘陵与钟村镇毗邻,东接地村镇。辖区面积45平方公里。镇境由"一陆两洲"组成,水陆交通发达。下辖23个村、6个居委会,常住人口约10万,外来人口约12.5万。洛溪大桥、番禺大桥、新光快线、地铁三号线把大石与广州连为一体,迎宾路和105国道横贯全镇,是广州通往顺德、中山、珠海等地的门户,又是穗港澳交通枢纽的重要通道。

14 自然条件

    大石地处北回归线以南,为热带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日照充足,温湿多雨,适合农作物生长。气温受偏南季后风影响,调节和削弱了夏暑与冬寒,全年降雨较多集中在夏季。年平均气温21.8℃,年日照2000—2130小时,降雨量1600mm。年均相对湿度81—84%。年均风速2.4m/秒,风向以偏东或东南风为主。
    

15 人口概况

    大石街区辖区总面积45平方公里,辖下6个居委,23个行政村。常住人口9.28万人,外来人口11万人。

16 经济发展概况

    据初步统计,2005年番禺区生产总值596.28亿元,增长13.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4.29亿元,增长5.1%第二产业增加值331.31亿元,增长14.1%第三产业增加值230.68亿元,增长14.8%。在第二产业中,工业增加值271.84亿元,增长13.7%。三次产业比重由上年的6.155.238.7调整为5.755.638.7。人均生产总值为56386元(按户籍人口计算),合6883美元(按1美元折8.1917人民币元汇率计算),增长7.9%。
    各种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迅速,个体、私营经济已成为我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至2005年底,全区工商注册登记个体、私营企业4.95万户,从业人员18.26万人,注册资金114.53亿元,分别增长8.2%、14.9%和12.6%(不含南沙)。
    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社会保障面进一步扩大。年末参加社会养老保险人数34.34万人,增长9.3%,养老金发放率达100%;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10733人,减少0.8%;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4%,下降0.3个百分点,连续多年维持在较低水平;全年安置失业人员7649人,失业人员就业率71.3%;年末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达37.5万人;年末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人数达58.16万人,覆盖率达90.9%。

1基础设施建设

    近年来,随着广州市大力实施“南拓”战略,广东省、广州市在番禺投入巨资,建设大学城、京珠高速公路广珠北段、新光快速路、南沙港快速路、地铁3号线、4号线等大型城市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番禺区积极配合省、市重点项目建设,“十五”期间,新建公路270.7公里,新建桥梁96座17648延米,建成了番禺广场、大夫山森林公园、汽车客运中心、德兴大桥、禺山高中、星海青少年宫等一大批重点市政设施和绿化项目。

 BA0602规划管理单元概况

2规划区位

    规划区位于大石街道办核心地段,规划区西起G105国道,东至新光快速路,北以三支香水道,南抵规划的平南高速公路,总面积约为198.78公顷

2.2 人口

    规划区的人口构成主要是富丽居委会所辖管的各个商住小区居住人口、大山村居民以及外来暂住人口。据现状调查,富丽居委会有居民约20000人,大山村有居民2469人,集中在大山村的外来人口6750人(大石流动人口管理办公室提供)。由于大山村被新光快速路分割为东西两部分,据大山村委会统计,属于规划区西侧的大山村居民与外来人口占六成。通过计算,规划区的人口数量约25000人。
    考虑到现状已建的多个楼盘入住未满,近期又将有多个大型楼盘推出,未来规划区的人口将会有大幅度的提升。

23 行政村选介

    
    
    大山村委会
    规划区内涉及到大山村和礼村村部分用地。

2.3.1 大山村简介

    大山村位于大石中心区,现有709户,常住人口2469人,外来人口6750人,耕地面积15.9公顷,自105国道开通,先后被区及有关部门征用土地66.7公顷。近年,该村发挥邻近富丽家园房地产开发区和交通便利的优势,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致力于第二、三产业的经济发展,提高土地的附加值。2002年,村下三级工业产值2.5亿元,商业产值6685万元。村集体纯收入568万元;村集体股份分配总额951.2万元,人均分配达3914元。建立了完善的医疗保健制度和老人退休制度。
    2004年,由于新光快速的修建,大山村被分割为东西两部分,主要依靠新光快速上的人行天桥进行内部联系。

    
    礼村村牌坊

2.3.2 礼村简介

    礼村村现有耕地200亩,人口2065人。产业以农业和工业主。农业以种植蔬菜为主,工业以出租工业用地与工业厂房为主。目前,礼村村有工业企业84家,从业人员1689工业总产值1.78亿元。农民人均收入6953元,村股份分红总额311.7万元。番禺市发展经济先进单位奖。 

第二章   土地利用及建筑物现状

1 土地利用现状

    规划区域面积为1.99平方公里,位于三支香水道以南,G105国道东,新光大道西侧,平南快速路以北的围合区域,规划呈不规则倒梯形。区域内高差较小,地面平整,有两条水道流过此区域内,汇入三支香水道。
    片区规划总用地面积198.78公顷,其中已建设用地面积为155.42公顷,占规划总用地的78.19%;水域及其他用地19.72公顷,占规划总用地的9.92%。除了需要保留的水域和已征用的土地外,土地储备极少,可开发利用的空间较窄。

    现状用地一览表




    序号
    用地性质代码
    用地名称
    用地面积(ha
    比例(%)
    1
    R
    居住用地
    90.62
    50.61

    R1
    一类居住用地
    6.77


    R2
    二类居住用地
    46.82


    R4
    村镇居住用地
    37.03

    2
    C
    公共设施用地
    21.75
    12.15

    C1
    行政办公用地
    2.22


    C2
    商业金融用地
    16.09


    C3
    文化娱乐用地
    1.20


    C6
    教育科研用地
    2.24

    3
    M
    工业用地
    8.33
    4.65
    4
    S
    道路广场用地
    24.08
    13.45

    S1
    道路用地
    23.56


    S3
    社会停车场用地
    0.52

    5
    T
    对外交通用地
    8.30
    4.64
    6
    U
    市政设施用地
    0.54
    0.30
    7
    G
    绿地
    2.10
    1.17

    G1
    公共绿地
    0.52


    G2
    防护绿地
    1.
评星:
  • 0
  • 0

作品评论(0)

登录 后参与讨论
相关推荐:
本站所有资源由用户上传,仅供学习和交流之用;未经授权,禁止商用,否则产生的一切后果将由您自己承担!素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浏览:71 次数:0
下载:免费下载 收藏:0
等级:
编号:202298 1
文件格式:word文档
文件大小:52.72MB
投稿:1001 进入
上传时间:2022/8/18 16:59:02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您可能在找这些:

网站首页 典尚平台 建筑素材 三维模型 室内装修 视频素材网 上传教程 帮助中心 热门搜索 版权申明 关于我们 联系典尚

Copyright © 2000-2020 www.jzsc.net.粤ICP备07047611号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QQ:609470690 客服电话:0755-83549300 深圳市典尚风设计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16典尚平台 JZSC.NET

网站推荐使用腾讯、Chrome浏览器浏览,不推荐360,很卡

粤公网安备 44030302000908号

QQ咨询
推广分享
×
复制本页url网址

推广详情

如您已登录,分享网址将自动加载您的推广编号,您将获得2元/注册用户的奖励。

推广记录  积分记录

网站首页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