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编制依据和原则
1.1 编制依据
1.1.1工程文件:招标文件,总平面布置图;
1.1.2企业管理体系文件:公司ISO9001-2000、ISO14001-1996、ISO18001
质量手册、程序文件、施工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
1.1.3现行的国家建筑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规程及国家及河北省相关预算定额,主要施工技术规范、规程及标准: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02)
《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
《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104-97)
《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JGJ98-2000)
《多孔砖砌体结构技术规范》(JGJ137-2001)
《建筑电气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
《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96)
《建筑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88)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064-2002)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107-87)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1.2 编制原则
1.2.1坚持质量第一、用户之上原则,严格执行现行国家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规程,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为用户建造满意工程。
1.2.2确保施工工期,采用先进技术,科学管理,争取早日投产发挥经济效益。
1.2.3充分发挥公司拥有先进机械设备优势,提高机械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加快施工进度,降低施工成本。
1.2.4严格遵守国家和省市政府颁布的有关法律、法规,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减少环境污染,树立精品意识,为伊利液态奶事业进一步发展壮大和造福中华民族健康体魄作出应有的贡献。
2.0工程目标及组织机构
2.1工程目标:
2.1.1工程质量:合格。
2.1.2工期目标:2005.12.24—2006.08.10。
2.1.3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目标:杜绝重大伤亡和火灾事故,年工伤轻伤频率控制在10‰以内。
2.1.4环保目标:污水、躁声、固体废弃物排放达标,现场无扬尘、运输无遗洒,夜间施工无光污染,最大可能节能降耗。
2.1.5管理目标:我公司将与建设、监理单位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时建立信息绿色通道,保证及时沟通,反馈及时,认真进行施工图纸会审,进一步完善和细化施工方案与技术质量、安全措施,确保工程优质、高效、低价,按时交付投产,并严格履行竣工后终身保修责任。
2.2工程项目组织机构:
项目经理:刘长明
技术负责人:马红军
工 长:关仁峰
技 术 员:
安 全 员:赵钦力
质量检查员:李 强
材 料 员:张德彬
预 算 员:康胜茹
3.0 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定州伊利液态奶项目工程,工程地点位于定州市开发区内,由中国轻工业武汉设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设计。本工程分两个标段,第二标段为锅炉房、、食堂、围墙、地磅房及消防和道路等附属工程,其中锅炉房、食堂为框架结构。
施工工期:2005年12月24日至2006年8月10日。
资金来源:企业自筹。
承包方式:包工包料。
质量标准:合格。
4.0 施工总体部署
该工程具有占地面积大、工程量大、配套设施多、后期交叉施工作业多、工期紧,土建和钢结构配合精度要求高的特点,因此必须合理安排施工顺序,确保各分部分项工程连续施工,避免窝工。
第二标段锅炉房、宿舍为关键线路控制性工程,待锅炉房、食堂、主体完工后再进行其他附属工程施工。
4.1 施工工期
4.1.1主厂房CFG桩基础工程在2006年1月20日前完工。
4.1.2锅炉房CFG桩基础工程2005年12月30日前完工,2006年3月15日前具备设备安装条件。
4.1.3能源区主体在2005年12月18日前完工,2006年1月12日前能源区具备设备安装条件。
4.1.4整体工程竣工日期为2006年4月20日,提前工期10天。
4.2施工总平面布置
施工总平面布置与管理是体现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体现现代施工企业的综合管理素质,是体现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重要标志。
4.2.1现场围档及出入口
施工现场四周设置连续封闭的围档,围档有企业标志形象设计,内外里面顺直,上口平齐,牢固美观,施工现场出入口安装我公司企业标志形象的灯箱大门,并与围挡形成一体,并在大门内侧明显处设置“一图、二牌、三板”标志(施工平面布置图、施工管理体系牌、安全记数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板、消防保卫管理制度板、场容卫生环保制度板)。
4.2.2 临时设施
施工现场临时设施分两个区:即生活区和施工作业区。生活区设:宿舍、食堂、盥洗室、淋浴间、与活动室、厕所;施工作业区设:办公室、会议室、建设单位办公室、监理单位办公室、施工技术部、质量部、材料供应部、预算部、仓库、木工作业区、钢筋作业区、搅拌站等。
4.2.3 施工道路与排水设置:施工现场铺设临时施工道路,采用碎石以压路机压筑而成,并在道路两侧设置坡度为3%的排水沟,边沟断面为宽×高为40×30㎝,断面边坡为1:1。并在道路交汇处用涵管沟通,确保现场无积水,排水通畅。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设置5×5×2m的沉淀池,将污水沉淀达标后排入市政管网,食堂污水设置隔油池,定期清理污物,搅拌站设沉淀池,厕所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市政管网。
4.3施工机械选择
4.3.1垂直运输机械:根据本工程的施工现场情况,结构形式和实际工程量,为了确保工程进度,选用1台QTZ-40A塔吊,用于锅炉房垂直运输机械。
4.3.2搅拌站:现场设1台JS500型搅拌机,1台PL-1200型自动配料机和HBT80
型混凝土输送泵,ZL-50A铲车上料做为混凝土搅拌设备,并在现场设置四台JZM350型搅拌机作为砂浆和零星砼搅拌设备。
4.3.3水平运输机械:由于施工现场施工面大,运输距离长,为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施工成本,选用四台HT-1.0型翻斗运输车做为塔吊的辅助运输机械。
4.3.4其它机械:见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
4.4施工用水量计算
4.4.1施工生产用水量
Q=K1∑G1N1×K2/3600=K1∑qi
式中:K1-未预计的施工用水系数,取K=1.1;
Gi-用水工序的小时工程量;
Ni-用水指明标;
K2-不均匀系数1.5。
项目
| Gi
| Ni
| Qi
|
混凝土养护
| 23 m3/h
| 500L/m3
| 29L/S
|
模板冲洗
| 110 m3/h
| 5 L/m3
| 0.2L/S
|
砌筑工程
| 125 m3/h
| 250 L/m3
| 1.3L/S
|
Q1=1.1∑qi=48L/S
4.4.2施工现场生活用水量
Q2=P1×N3×K4/t×8×360=2.7L/S
式中:P1-高峰昼夜人数千,预计3002/d;
N3-生活用水定额,取40/人班;
K4-不均匀系数,取1.3
t-每天工作班数,取t=2。
4.4.3施工消防用水量Q4=10L/S
4.4.4总用水量
Q1+Q2=Q3=4.8+2.7=7.5L/S
Q4=10L/S
由于Q1+Q2<Q4
故以消防用水量为施工总用水量,能够满足施工要求。
4.4.5供水干管计算
场区供水选用DN100镀锌钢管
Q=3.14×D2/4×V
则V=4Q/3.14×D2=4×10/(3.14×0.12)=1.3M/S
符合管道经济流速要求。
4.5 施工用电计算
4.5.1确定电源进线(配电室)、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开关箱等位置及线路方向
4.5.1.1确定电源进线
本工程的电源由甲方指定电源引至施工现场的临时用电总配电箱处,电源电压380/220V整个施工现场的所有线路按照TN-S系统覆盖整个施工现场,根据电业部门对用电管理的要求,配电形式要求动力与照明分开配置。
4.5.1.2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开关箱位置
电源引入现场后按三级配电形式配置,动力与照明分别按三级配电形式配置,即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开关箱,最终到用电设备。按“一机、一闸、一漏、一箱”配备。
4.5.1.3重复接地
重复接地的具体做法,利用主体基础,联合接地体柱中两根16以上的二级钢筋作为设备联合接地体,引出点用钢筋与室外接地线连接,用钢芯导线采用专门方法引入配电箱内在漏电保护开关电源侧与电源零线连接,并配置二级漏电保护,位置在总配电箱处与开关箱处。
4.5.1.4配电线路敷设
按照《施工现场总平面图》确定总配电箱、分配点箱、开关箱位置,有总箱至分箱和由分箱到开关箱电源的配电线路有穿管辐射,穿管敷设是用FPC阻燃塑料管,同时可采用橡皮防水电缆,暂设内照明及生活用电选用PVC直身阻燃管穿塑料导线,根据JGJ46-88中第6.2.6规定“埋设敷设电缆的接头应在地面上接地盒内,接线盒应能防水、防坐、防机械损伤并应远离易燃、易爆、易腐蚀场所”,根据这些要求我们进行合理布置,埋设敷设的电缆及管线应铺砂、盖板。
4.5.2负荷计算
4.5.2.1使用电气设备明细
施工机具用电量统计表
名 称
| 数量(台)
| 用 电 量 计 算(kw)
|
塔吊
| 3
| 84
|
搅拌机
| 6
| 5.5×2=11
|
钢筋弯曲机
| 1
| 2.2
|
钢筋切断机
| 1
| 2.8
|
钢筋调直机
| 1
| 2.2
|
圆盘锯
| 1
| 4.0
|
砼振捣棒
| 4
| 2×4=8.0
|
电刨
| 1
| 2.2
|
电渣压力焊机
| 1
| 40
|
电焊机
| 2
| 20
|
动力用电量
现场用电设备的总容量为∑Pjz=27+11+2.2+2.8+2.2+4+8.0+2.2+40+20=119.4KW
照明总负荷:
∑Piz`=16 KW
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现场的总需系数。
KX=0.67 COSφ=0.6
Piz=Kx∑Pe=0.67(119.4+16)=90.72KW
Qiz=Piz.tgφ=90.72×1.33=120.66KVAR
Siz= Piz2+Qiz2= 90.722+120.662 =150.96KVa
查《建筑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照明计算负荷为:
取COSφ=0.6,tgφ=1.33
∑Qiz= Piz.tgφ=16×1.33=21.28 KVAR
Siz= Piz2+Qiz2= Piz2+Qiz2= 162+21.282=26.62KVA
整个施工现场计算负荷:
Si= (Piz+∑Piz)2+(Qiz+∑Qiz)2
= (90.72+16)2+(120.66+21.28)2= 177.58KVA
4.5.2.2选择导线的截面、电气类型、规格
施工用的机械设备导线的选择,主要是从用电设备的容量和导线的机械强度两方面来考虑的。由电流计算得到引至施工现场用电总配电箱的导线选为:YC×3×50+1×25mm2,埋地敷设,由总配电箱引至分配电箱使用的导线截面为: YC×3×25+1×16mm2,由分配电箱引至开关箱的导线截面分别为:
吊 车: YC 500 V 3×16mm2+2
搅拌机: YC 500 V 3×6+1×4
弯曲机: YC 500 V 3×6+1×4
切断机: YC 500 V 3×6+1×4
木工机械:YC 500 V 3×6+1×4
经过计算,现场500KVA的用电量即可满足施工的需要。整个施工现场采用三相五线制,施工用电由变电室采用橡胶电缆接引至现场,在现场分别设不同的二级配电箱,提供生活区,办公区、钢筋模板加工区、塔吊及其它现场用电施工用电。4.6 施工顺序及施工段划分
4.6.1 施工顺序
第二标段:锅炉房基础→污水处理站基础→食堂基础→锅炉房、宿舍、食堂及污水处理站主体→装饰→外网管线及道路→收尾。
4.6.2施工段划分
锅炉房与污水处理站为一个施工段,宿舍及食堂为一个施工段。
5.12电气安装工程
5.12.1施工准备
5.12.1.1严格认真审图,把已发现的及施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各种问题提前解决,技术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5.12.1.2依据施工图预算作出整体材料计划,根据工程进展及实际情况作出阶段材料计划。计划的制定充分考虑材料、设备的生产周期及运输时间,确保按时提供至现场。
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