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设计说明
设计宗旨:以理性的规划理念,整体化的建筑设计思维,自由的景观设计手法达成建筑内涵和场所精神的完美契合,表达大学的文化理念和明确的文化特性。
1. 概 述
杭州师范学院下沙新校区座落于杭州三大大学城之一的下沙省高教园区东区,地块位于高教4号路与高教6号路,高教11号路与滨江大道之间,整个新校区征地面积54.8hm2(823亩),总用地面积47.8hm2。基地东侧为滨江大道,西、南两侧均为学生宿舍区。
杭州师范学院未来发展定位是“省内重点,全国一流的综合性大学”。规划按在校本科生10000人,研究生2000人的规模进行设计。
2. 设计依据
2.1 杭州师范学院下沙新校区总体规划建筑方案设计征集文件及补充文件㈠、㈡。
2.2 《杭州下沙高教园区东区控制性规划》和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提供的规划设计条件及有关文件。
2.3 《普通高等学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建标[1992]245号。
2.4 相关现行国家标准、规范。
3. 设计理念
设计理念得益于国内外多所大学的规划结构分析,认为“大学是一个不停发展的生长体”,“教学、科研是大学的核心”。
大学校园规划应达到具有:活力、简约、宽松的境界。
活力:象征校园是一个生命体,可分期建设,不断扩张。
简约:崇尚现代科学严谨、简洁的精神。
宽松:塑造人才个性和潜力发展的土壤。
4. 设计目标
4.1 满足城市规划的要求。遵循局部服从总体的原则,使新校区溶入整个大学城的规划之中,与相邻学校融洽相处,相得益彰,体现现代开放教学的趋势。
4.2 合理的内部功能分区。确保教学科研区的中心地位,而各功能区块又具有良好的自身运作条件和相互协作关系。
4.3 塑造良好的环境。大学校区规划的终极目标是确保师生具有优良的科研、学习环境。满足他们不断提高的各种工作学习要求。因此南北向教学科研轴、东西向生态绿化景观轴、大面积绿地及教学、科研楼群等室内外空间都是我们刻意设计的重点。
5. 规划方法
规划的基本出发点是详细考虑大学基地的几个主要出入口之间的流线、相邻大学的主入口和学生生活区等要素。本方案采用互相垂直的双轴线线型规划结构。规划的形态为教学、科研实验区形成双矩形咬合结构(即 )。该结构具有良好的功能分区、景观组织、交通通畅的功能。并且对校区北边相邻大学和学生宿舍区具有极大的亲和力。
6. 规划特点
6.1 功能分区
● 教学、科研核心区:将该区块置于双矩型咬合结构(即 )内部,突显中心地位。建筑物通过相互垂直的两条轴线组织。南北向为最窄处宽100m的教学科研轴,南以校主大门入口为起点,接入口广场,中为中心广场,北以图书馆为该轴终点。教学科研轴以水面、绿地、硬地为主形态。东西向为宽约55m的生态绿化景观轴,以绿地间以曲线小水面为主形态。两者主次、形态分明。
● 动静分区:教学科研区为静区。位于校园中心,与生活区、运动区均有一定距离,并以垂直林带分隔。运动区为动区,集中布置,置于校区西侧,并且与教学科研核心区保持一定的距离。最近处不少于35m,以绿化进行屏蔽。辅助用房(后勤用房),仓库、动物饲养房等分别设在双矩形咬合结构外侧,既方便使用,又不影响核心区。各功能区之间均以绿地和树木分隔。
● 预留用地:预留的二级学院用地68.7亩,靠东边,呈梯形状,长边靠滨江大道。用地相对独立,便于今后使用。预留的教学用房,在双矩形咬合结构内,功能与教学科研区溶合在一起。
6.2 道路骨架
主入口设在南面。东、西、北边各设一个次出入口。
道路实行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分流。机动车沿双矩型咬合结构外周行驶。教学科研轴与生态绿化景观轴均为非机动车道。结合广场及生态绿化带还设有完整的休闲步道系统。
6.3 空间组织
校区规划具有强烈的空间序列。双矩型咬合结构内,各矩型结构均有一个广场。中心广场为全校性的主空间,科研广场为次空间,主要为科研实验区服务。南北向教学科研轴为点、线结合的空间,分别布置有入口广场、中心广场。空间感严谨、整齐。东西向生态绿化景观轴为带状空间,空间由两侧建筑物限定,收、放相间,富于趣味性。两组空间序列自下而上均有沿轴线垂直方向由高向低的退台处理。
6.4 景观设计
景观采用自由的手法来组织设计。在平面形态上作为理性的规划结构图底。景观设计的目标在于创造宽松、舒适的环境,并使各景观要素和空间之间取得联系。
本校区的景观设计有三种形态:
● 形式、礼仪化的景观:如入口广场、图书馆前的中心广场。
● 功能性的景观:如休闲公园、楼间庭园。主要功能为休闲、学习功能,也具形式功能。
● 两者兼顾的景观:如生态绿化带景观轴,既有交往、休闲、学习功能,也具形式功能。
整个校区景观系统具有多种景观要素。如点状、块状、带状、线状,分布均匀,能为师生提供良好的学习、休闲、活动环境。
6.5 分期建设
设计考虑两个层面。
● 操作的可能性与便利性。首批建设建筑物考虑相对集中于中心广场四周。建议首期建设建筑物为信息与现代教育技术楼、实验楼㈡、南教学楼、图书馆、师生艺术与活动中心。本方案所有建筑物均可分期建设,并可保证在建项目不对已建成项目产生大的干扰。
● 景观的确定性。通过首批建设项目的实施及必要的道路、广场建设既可形成较为完整的景观,使新校区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可以达到使用并且具有良好形象的目的。
6.6 汽车与自行车库设计
充分利用路网结构和建筑物条件,按就近停放,放便使用,不影响景观为设计原则。
● 教学楼、实验楼、信息与现代技术教育楼、师生艺术与活动中心设2.2m高地上自行车停车库。
● 图书馆设置半地下自行车停车库。
● 行政楼设地下汽车库。
● 南北球场下各设地下汽车车库一个,共600辆车。
● 地面临时车位结合各出入口及地库设置。
6.7 消防设计
充分利用城市道路及区内车行道作为消防车道,消防车可以到达任何一栋建筑物。单体建筑间距均按规定退界。各人流集中处均设置较大硬地及绿地作为缓冲。校区内按规定设置室外消防栓系统。24m以下建筑(含教学楼及科研实验室)和办公楼(32m以下)疏散楼梯均设置封闭楼梯间。图书馆超过100万藏书量,按一类建筑设计、疏散楼梯设置防烟楼梯间。
7. 建筑设计
新校区建筑风格力图能体现高等学府形象、时代精神和地域特征。色彩上以青灰色为主,白色为辅,形成整个校区的色彩基调;造型上强调细腻的风格,不强调大体块与大体量的对比;用材上以面砖为主,图书馆与行政楼适当采用金属墙面。全校区所有建筑均不采用大面积玻璃幕墙。总体上,建筑具有江南情调,与周围大面积的绿色环境相映成趣。造型上力图有所创新。校主大门:现代风格,庄重、简洁。大门中间的钢构可理解为金属雕塑,其尺度与形态来源于杭师院老校门。设计的寓意是:使新、老校区在文脉上具有一定的延续性。教学、科研楼群和现代教育技术楼:体型有变化,细部设计丰富,组织严谨。图书馆:严谨中求变化、端庄、得体。
建筑设计理念上,力求以整体化方式设计。如科研、教学楼群,适度集中、室内外空间并重。有利于设施共享、有利于师生交往、有利于节能、有利于分期建设。
建筑设计手法上,抛开当今国内建筑市场的流行时尚,简化建筑形象,把物质的建筑物作为是空间的限定与轮廓。设计的着重点放在对空间形态,包括室内外空间的营造上,各广场空间的尺度、生态绿化带和各个大小不同的院落尺度的把握上。使之尺度宜人,内外空间穿插流通,错落有致,层次丰富。
各建筑物及标志性建筑单体设计:
1. 校大门:标志性构筑物,有传达、收发、景观功能。
2. 教学楼:5层建筑带架空层。架空层为自行车库。上部为大、中、小教室和教员休息室等。设有教师专用电梯。
3. 实验楼:5层建筑物带架空层。架空层为自行车库。上部为大、中、小、实验室,设有教师专用电梯。
4. 图书馆:九层标性性建筑物,设有500座和300座学术报告厅。半地下室为自行车库。
一层:门厅、300人报告厅、报刊阅览室、展厅、内部业务用房。
二层:500人报告厅,期刊阅览室、电子阅览室、视听室、网络中心。
三、四层:自修教室、开架阅览室。
五层:开架阅览室。
六~七层:密集书库。
八层:多功能厅、图书馆办公。
九层:会议中心
5. 行政楼:9层带地下汽车库。
底层:门厅、办公室。
二~七层:办公室、中会议室
八、九层:校领导办公室、中会议室
6. 信息与现代教育技术楼:5层带架空层。架空层为自行车库。
底层:门厅、校网中心。大、中、小多媒体教室。
二层:语音教室
三层:公共计算机教室。
四层:专业计算机教室和远程教室。
五层:演播室,有线电视台、电台、录音棚及办公、库房等。
8. 结构设计
8.1 结构选型
本工程建筑物最高为9层,其余均为3至5层多层建筑。其中图书馆、行政综合楼为9层建筑,体育中心为3层建筑,其余为5层建筑。一般均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楼面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信息与现代教育技术楼的大演播室考虑采用浇钢筋混凝土密肋梁。对部分大跨度结构,梁板采用现浇预应力混凝土梁板结构。
体育中心由于跨度较大,屋面采用轻型钢构架体系,以利施工、安装,降低造价。楼面考虑采用预应力现浇梁板结构。图书馆报告厅及会议中心由于跨度较大,楼屋面采用预应力现浇密肋梁板结构。
8.2 地基基础
本工程建筑物层数均不多,根据邻近建筑场地地质资料,除9层建筑采用桩基外,其余5层以内建筑均尽可能采用天然基础,以方便施工、缩短工期、降低造价。根据建筑物层数和上部荷载情况,多层建筑物基础一般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片筏基础或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或条型基础。
8.3 结构措施
● 建筑长度超过允许的伸缩缝长度,建筑设计又不方便设置伸缩缝时,为方便施工和使用,尽量不设置伸缩缝,但需设置后浇带,并根据情况采用微膨胀技术,屋面采用保温层等措施。
● 根据学校建筑的特点,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对地基基础设计进行多方案优化分析比较,对上部结构也进行仔细的优化分析,力争在确保设计质量及安全的情况下,节约材料,降低造价。
● 本工程地震设计烈度为6度,建筑物高度不超过25m时抗震等级采用4级,超过25m时抗震等级采用3级。图书馆抗震等级采用2级。
9. 给排水设计
9.1 设计依据
9.1.1 设计要则及其它专业提供的设计资料。
9.1.2 国家有关给排水设计及消防设计规范。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J15-88(1997版);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修订版);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1);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J140-90)。
9.2 项目概况及设计范围
本工程有行政办公楼、实验楼、教学楼、体育中心、图书馆,师生活动中心等建筑组成。
设计范围:各建筑室内给排水工程及校区室外给排水工程。
9.3 给水工程
9.3.1 水源及水压
给水水源取自城市自来水。市政自来水压不小于0.15MPa。
9.3.2 用水量标准
⑴ 教 师:60L/d.人 小时变化系数K=2.0
⑵ 学 生:60L/d.人 小时变化系数K=2.0
⑶ 浇洒道路、绿地用水量按1.5L/m2.次计(2次/天)
⑷ 不可预见水量按生活总用水量的10%计。
9.3.3 最大日用水量:1200m3
9.3.4 给水系统
⑴ 室外给水系统
室外给水为生活、消防合一的低压制。给水分别从市政给水管引入两根DN250的给水管,在学校布置成环网,引入管上装水表计量,并根据消防规范设室外消火栓。
⑵ 室内给水系统1-2层利用市政供水压力直接供水。3层以上采用变频调速给水设备集中加压供水。
9.4 排水工程
9.4.1 室外排水
雨水采用有组织排水,设计重现为一年,雨水经室外雨水管汇集后,排入市政雨水管。室外生活污水及粪便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雨水暴雨强度公式:
3360.04(1+0.639lgTE)
q=—————————————— L/s.ha
(
本站所有资源由用户上传,仅供学习和交流之用;未经授权,禁止商用,否则产生的一切后果将由您自己承担!素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