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工程建设标准         DB
     
    DB XX-XXX-XXXX                                                        J XXXXX-XXXX                                                                                                
     
     
    中新天生态城绿色建筑设计标准
    Green Building Design Standard
    for Sino-Singapore Tianjin Eco-city
     
    征求意见送审稿)
     
     
     
     
     
     
     
    XXXX-XX-XX 发布                                XXXX-XX-XX 实施
     
    天津市建设管理委员会
    

    天津市工程建设标准
     
    中新天津生态城绿色建筑设计标准
     
    Green Building Design Standard
    for Sino-Singapore Tianjin Eco-city
     
    送审稿)
     
     
    DB XX-XXX-XXXX
    J XXXXX-XXXX
     
     
    主编单位:中新天津生态城管委会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批准部门:天津市建设管理委员会
    实施日期:XXXXXX
     
     
    2009   天津
    

    前  言
    本标准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新加坡共和国联合建设中新天津生态城的需求,按照中新两国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受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促进中心和新加坡国家建设局的委托,由中国天津市建设管理委员会和中新天津生态城管委会负责组织《中新天津生态城绿色建筑设计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的制定工作。
    在编制过程中,规范编制组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国内外在绿色建筑设计上的实践经验,积极采纳科研成果,参照有关国际和国内的技术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通过反复讨论、修改和完善,最后经审查定稿。
    本规范8主要内容是:总则、术语、规划与景观、建筑设计、结构设计、暖通空调设计、给排水设计、电气设计。
    本规范由天津市建设管理委员会负责管理,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为了提高规范质量,请各单位和个人在执行本规范的过程中,总结经验,积累资料,如发现需要修改或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建议反馈给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地址:北京市北三环东路30号;邮政编码:100013;电话: 84270338;传真84281371;电子邮件:zengjiecabr@126.com),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规范主编单位、参编单位和主要起草人:
    主编单位:中新天津生态城管委会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参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天津分院
    主编人:   张彦发    
    主要起草人:李  东    戴  雷    黄永浩    曾  宇    尹  波  张江华    许  荷    杨金明     盛晓康    曹  源    李建琳   吴  燕 
    主编单位:中新天津生态城管委会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参编单位:
    主要起草人:      曾  宇    张江华    许  荷    杨金明
    盛晓康    曹  源    李建琳    吴  燕 
     
     
     
    

    目  次
    1                  1
    2                  2
    3  规划与景观              3
    3.1 场地规划              3
    3.2 建筑总体布局              3
    3.3 场地室外环境              4
    3.4 场地交通组织              4
    3.5 绿化与景观环境设计              5
    4  建筑设计              7
    4.1 建筑外围护结构              7
    4.2 遮阳设计              8
    4.3 日照与采光              8
    4.4 自然通风              9
    4.5 隔声降噪              10
    4.6 室内空气质量              11
    4.7 无障碍设计              11
    4.8 建筑节材              12
    4.9 运行管理              13
    5  结构设计              14
    6  暖通空调设计              16
    6.1 一般规定              16
    6.2 污染控制              16
    6.3 通风              16
    6.4 能源利用              17
    6.5 节能技术              17
    6.6 系统及设备效率              19
    6.7 能量计量              19
    6.8 自动控制              20
    6.9 运行管理              20
    7  给排水设计              21
    7.1 一般规定              21
    7.2 给水系统设计              21
    7.3 非传统水源利用              22
    7.4 太阳能热水系统利用              23
    8  电气设计              24
    8.1 一般规定              24
    8.2 电源选择              24
    8.3 供配电系统节能              25
    8.4 照明节能              25
    8.5 电气设备节能              26
    8.6 电能计量              26
    8.7 建筑智能化              27
    本规范用词说明              28
    条文              29

     
     
     
     
     
    2
     

     
    

1  总  则

    1.0.1 为在中新天津生态城中贯彻执行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技术经济政策,推进可持续发展,规范绿色建筑设计,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中新天津生态城中新建、改建、扩建的建筑设计。
    1.0.3 中新天津生态城绿色建筑设计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全寿命周期成本控制的原则、全过程控制原则、精专化的设计原则。
    1.0.4 中新天津生态城绿色建筑设计鼓励采用创新设计,鼓励新材料、新产品、新工艺的使用。
    1.0.5 中新天津生态城的建筑设计除应符合本设计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和天津市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  语

     
    2.0.1 绿色建筑
    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 (节能、节地、节水、节材 )、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2.0.2 热岛强度
    热岛效应是指一个地区(主要指城市内)的气温高于周边郊区的现象,可以用两个代表性测点的气温差值(城市中某地温度与郊区气象测点温度的差值)即热岛强度表示。本标准采用夏季典型日的室外热岛强度(中新天津生态城城区室外气温与周边地区气温的差值,即 8:00~18:00之间的气温差别平均值)作为评价指标。
    2.0.3 可再生能源
    指从自然界获取的、可以再生的非化石能源,包括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
    2.0.4 非传统水源
    指不同于传统市政供水的水源,包括再生水、雨水和海水
    2.0.5 可再利用材料              
    指在不改变所回收物质形态的前提下进行材料的直接再利用,或经过再组合、再修复后再利用的材料。
    2.0.6 可再循环材料
    指已经无法进行再利用的产品通过改变其物质形态,生产成为另一种材料,使其加入物质的多次循环利用过程中的材料。
     
     
     
     
    

3  规划与景观

3.1 场地规划

    3.1.1 建设场地的规划设计应满足下列要求:
    1 符合《中新天津生态城总体规划(2008-2020年)》及当地主管部门提出的要求。
    2根据规划条件和任务要求,对建筑布局、道路、竖向、绿化及工程管线等进行综合性的场地设计。
    3 规划设计因地制宜,和周围自然环境建立有机的共生关系,宜保持和利用原有地形、地貌和水体水系,保护用地及其周围的自然环境。
    3.1.2 根据场地的基本条件,应对场地进行资源利用与生态保护方面的综合设计:
    1 对场地土壤盐碱度、土壤氡含量和土壤污染程度进行检测与评估,必要时,采取应对措施,满足国家相关规范要求。应采取措施预防盐碱侵蚀建筑,宜采取综合措施对盐碱地土壤进行改良利用。
    2 对场地及周边湿地、水资源进行评估,宜保护并利用场地及周边湿地、水面,不应破坏场地与周边原有水系的关系,应采取措施保证雨水渗透对地下水的补给,防止场地污染物对地下水造成污染。
    3 调查场地及周边地区的动植物资源,宜充分保留、利用原有植被,维持场地植物多样性,规划有利于动物跨越迁徙的生态廊道。
    4 对场地及周边已有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进行调查,应在设计中合理利用。
    5 如采取地源能利用,应对地下土壤分层、温度分布和渗透能力进行调查。

3.2 建筑总体布局

    3.2.1 建筑总体布局基本要求:
    1 基地总平面设计应功能分区合理,内外交通路网清晰,人流车流有序。对建筑群体、环境、道路、广场、绿化格局、管线设计等应满足总体空间使用要求。
    2 建筑布置应按其不同功能,争取最好的朝向和自然通风,满足防火和卫生规范要求。对居住建筑、学校教学用房、托儿所、医疗、科研实验室等需要安静的建筑环境,应避免噪声干扰。
    3 在保证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建筑的占地面积。
    3.2.2 合理利用地下空间,符合以下规定:
    利用住宅或公共建筑地下空间作为停车场用地或其它市政设施用地
    2 在满足人防工程使用功能的要求之上,宜合理利用人防工程作为小区平时的配套工程使用。
    3.2.3 配套设施应满足下列要求:
    1 大、中型公共建筑应配套建设机动车停车场、库,宜采用地下或多层车库。
    2 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内容和规模应符合《天津市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标准》
    1)配套公共服务设施相关项目宜建综合楼集中设置。
    2)中、小学、托幼设施布局宜与社区中心和社区绿地结合布置,学校的体育设施应向社会居民开放。
    3)住区公共服务设施按规划配建,合理采用综合建筑并与周边地区实现资源共享。

3.3 场地室外环境

    3.3.1 场地噪声环境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的规定
    2 应积极采取综合措施,防止和减少环境噪声对场地的影响。
    3.3.2 场地光环境应符合以下规定:
    1 日照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中有关住宅建筑日照标准的要求。
    2 公共绿地及公共活动区域的设置应满足至少1/3面积在标准的建筑日照阴影线范围之外的要求。
    3 在满足基本照度要求的前提下,室外夜景照明应舒适、温和,避免眩光。
    4 不对周边建筑物带来光污染,不影响周围居住建筑的日照要求。
    3.3.3 场地环境应符合以下规定:
    1 建筑布局应有利于自然通风,减少气流对区域微环境和建筑本身的不利影响。
    2 宜对场地风环境进行典型气象条件下的模拟预测,优化建筑布局、植物种植形式等,以取得良好的自然通风,保证室外环境的舒适度,不影响室外活动的舒适性。
    3.3.4 场地热环境应符合以下规定:
    1 宜对场地热岛强度和室外热舒适度进行模拟预测,优化方案降低热岛强度。
    2建筑屋顶、立面及室外铺装、小品面层材料等宜选择反射率高、浅色材料。
    3 宜根据场地条件,采取各项措施为硬质地面遮阳降低场地热岛强度。
    4 宜采用绿化设计、水景设计等多样化手段降低场地室外热岛强度。

3.4 场地交通组织

    3.4.1 场地出入口设计应符合以下规定:
    1 与城市道路连接方位应符合中新天津生态城主管部门提供的城市规划条件。
    2 
评星:
  • 0
  • 0

作品评论(0)

登录 后参与讨论
相关推荐:
本站所有资源由用户上传,仅供学习和交流之用;未经授权,禁止商用,否则产生的一切后果将由您自己承担!素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浏览:325 次数:3
下载:免费下载 收藏:0
等级:
编号:117191 13
文件格式:word文档
文件大小:452.5KB
投稿:nnn 进入
上传时间:2016/3/20 13:19:52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您可能在找这些:

网站首页 典尚平台 建筑素材 三维模型 室内装修 视频素材网 上传教程 帮助中心 热门搜索 版权申明 关于我们 联系典尚

Copyright © 2000-2020 www.jzsc.net.粤ICP备07047611号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QQ:609470690 客服电话:0755-83549300 深圳市典尚风设计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16典尚平台 JZSC.NET

网站推荐使用腾讯、Chrome浏览器浏览,不推荐360,很卡

粤公网安备 44030302000908号

QQ咨询
推广分享
×
复制本页url网址

推广详情

如您已登录,分享网址将自动加载您的推广编号,您将获得2元/注册用户的奖励。

推广记录  积分记录

网站首页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