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电子工业学院下沙新校区环境景观设计
一、工程概况
1、项目名称:杭州电子工业学院下沙新校区环境景观设计
2、建设单位:杭州电子工业学院;
3、项目性质:高等教育院校;
4、建设地点:杭州下沙开发区高教西区。
二、设计依据
1、《杭州电子工业学院下沙新校区环境景观设计招标书》,机械部第二建筑设计院,杭州电子工业学院;
2、杭州电子工业学院下沙新校区总平面布置图、校区鸟瞰图、校区区域管网图;
3、国家和浙江省现行的相关设计规范和规定。
4、国家有关园林规划设计的技术规范。
三、设计理念
环境是人聚居生存活动的基本场所,是由“人与自然”与“人与人”的活动体系有机组合形成。具有满足人生理,生活所需的物质功能和满足人心理意向、文化行为和人格行为所需的精神功能。
杭州电子工业学院下沙新校区位于杭州下沙开发区高教西区。分析环境对师生学习、生活和交流意义,大学所处的地理位置,整体规划布局的特点,建筑的风格定位,以人的行为活动需求作为整个环境创作的切入点,贯彻场所精神的理论,创造出具有不同特色的空间模式,整体的景观由一系列场所构成。
基于上述的分析,提出以下的设计理念:
1.配合杭州电子工业学院下沙新校区总体规划,通过环境景观设计,积极改善校园整体环境结构要素,主轴空间规整,副轴空间流畅。大片风景园使校园统一融合于绿色环境之中,营造富有生机,蓬勃发展的新世纪高等学府校园风貌。
2.强调校园环境特色塑造,设计时注重环境内涵,突出表达电子工业学院特色。强调科学与人文精神并重,环境设计既有充满理性的轴线设计,又有极富浪漫色彩的风景园设计手法。
3. 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充分发挥环境对人们心理的改善作用,环境设计,结合建筑共同营造一系列人性化尺度的宜人小空间,为师生提供了学习、生活和交流的场所.
4. 以景观生态学的理论为指导,充分发挥绿地对校园环境的改善作用。设计优化的人工植物群落,运用植物的多样性及各种形态、形式,最大限度地增加绿量,提高生态效益,改善环境质量。
5.以现代行为科学、心理学、社会学和艺术等现代科技理论来研究人们生理、心理到审美的各类活动。设计中溶入人的情感,心理向导,创造出文化、感知兼有的景观。
6、摒弃当前较为流行的以一种夸张戏剧性的主题来获取卖点的做法,而是本着踏实的设计精神,来推敲人与环境及相关元素之间关系。
四、绿地规划结构
杭州电子工业学院下沙新校区的整体规划是双“人”型的规划结构。该结构具有良好的功能分区,景观组织,交通顺畅的特点。建筑物通过相互垂直的两条轴线组织,主轴空间规整,副轴空间流畅。
根据学院的整体规划布局,形成相应的绿地结构。纵观整个小区,绿地可以分为两轴(主轴与副轴空间)、三片(集中绿地)、院落绿地(楼间交往空间)及各体育运动区和车行道的绿地。学院的绿地结构形成以两轴绿地向四周辐射,各点相互串联的系统。两轴与三片集中绿地提供了校园内主要的活动与交往空间,并形成校园的绿肺。其它绿地间凭游步道贯通。
五、绿地规划特色及设计要点
(一)绿地规划特色
学院的整体环境规划设计最主要的特色是采用了“场所精神途径”的景观规划手法,进行空间的分隔、及创造,同时以景观生态学的理论进行指导。根据学院各绿地所处的位置、性质、功能的不同,从绿地的使用对象出发,考虑进行绿地空间分隔,通过所创造的不同氛围来定性质不同的空间形态。
学院环境设计以桃李园、诗乐广场、莘莘园为核心,两轴、车行道及滨水游步道为骨架,并连接各楼间特色环境空间,共同构成一个具杭州电子工业学院特色的室外环境空间。
(二)设计要点
根据学院的总体布局,以及相应的绿地结构,各场所的空间模式和定性,进行具体的规划设计。
1、 莘莘园
莘莘园位于校园东南角,是校园内最大绿地空间。园名寓意杭州电子工业学院莘莘学子积极进取,奋发学习的精神传统。设计采用风景园式风格。核心景观为山水园,由微地形、水池、草坪、折线台阶、景观建筑等共同组合形成大小、方向、高低各不相同的多情趣空间,为师生提供了一系列学习、探讨、交流及休憩的特色空间,在轻松的氛围中提高水平。这也表达了一种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理念。此外,该园内设计了一系列自然,亲切的宜人空间,并结合微地形与植物种植,共同形成一个杭州电子工业学院师生户外游憩活动的场所。
2、 桃李园
桃李园位于校园西南角,以花卉园、游廊、雕塑、舞台、植物共同构成一个艺术氛围浓厚的环境空间。核心景观为花艺广场同时,桃李园周围设计了一系列自然,亲切的宜人空间,规则与自然的对比表达了理性与自然的对比表达了理性与感性的相互作用,共同推动科学前进与图书馆氛围相谐调,多植桃,李等树,喻涵温师弟子满天下之意
3. 思源走廊
思源走廊位于东西向宽约34M的副轴线带,由曲折溪流为主的形态,形成一种自由流畅的环境空间,硬质铺地与草坪的自然衔接,不刻意地加以区分,也体现了一种亲切自然的环境氛围,加上一些室外家具如:石块凳、亭、廊等,使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有一个更为舒适的交流空间。同时,其曲折的溪流,贯穿与东西向教学楼之间,有其“思源”之意,也体现了其感性的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