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生态市建设规划
第一章 总 则
第1条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全国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编制导则》和《扬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制定扬州生态市建设规划。
第2条 《扬州生态市建设规划》是指导生态市建设的纲领性文件,为扬州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城市总体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以及各县(市、区)和部门具体规划和计划的制定和修编提供战略指导和生态整合方法。
第3条 本规划范围为扬州市行政区域的全部,包括宝应县、高邮市、江都市、仪征市、邗江区、维扬区和广陵区,面积6638平方公里。
第4条 本规划期限确定为:
启动期:2001-2005年;
发展期:2006-2010年;
深化期:2011-2020年。
第5条 本规划经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后由扬州市人民政府组织实施并负责解释,对重大问题需进行调整时,应经市人大常委会审查同意。
第二章 生态市建设框架
竞争型
生态产业
维扬
生态文化
水乡
生态环境
生态市建设
图2-1 扬州生态市建设的目标体系
第6条 生态市建设目标(图2─1)
1、促进传统经济向资源型、知识型和服务型高效持续生态经济的转型,以生态产业为龙头,以社会服务和生态服务为目标,实现扬州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2、促进城乡及区域生态环境向净化、绿化、活化、美化的水乡生态景观演变,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积累良好的生态资产。
3、弘扬传统维扬文化,促进城乡居民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及价值观念向生态文化的转型,培育一代有文化、有理想、高素质的生态社会建设者。
第7条 生态市建设的战略定位
扬州生态市建设将以优质的产业生态服务、优美的自然生态景观、悠久的人文生态传统为特征,促进传统经济向开放型循环经济、互补型共生经济和规模型网络经济转型, 探索苏中经济跨越式腾飞的新模式,建设东线南水北调安全洁净的水源地,再现经济富足、生态健康、社会文明的新扬州。
第8条 生态市建设结构框架(图2─2)
第9条 生态市建设空间框架
五个复合生态经济区(中心城市一体两翼生态经济区、滨江平原生态经济区、里下河平原生态农业区、三湖一河湿地生态经济区、西部丘陵缓岗生态农业区)建设要充分认识和把握不同生态敏感区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和关键环境问题,并分别实施保育修复、控制开发、引导建设的总体原则。对高生态敏感区要制定切实可行的保育修复规划,并采取综合的、分阶段的生态工程技术措施;对中生态敏感区要重点推进水生态功能的规划与管理,加强水生态功能监控体系的建设;对低生态敏感区要大力促进宏观生态引导、系统产业布局与微观项目建设的协调与统一,以生态引导整合经济发展,以经济增长拉动生态建设。
以五个复合生态经济区为基础,形成以“三廊一核”为骨架的未来产业空间格局,拉动市域经济的腾飞和城乡现代化建设,其相应布局如下:
1、三廊
(1)大运河光合资源产业及观光农业走廊:发展以生物质产品的生产、加工、集散、营销和再生为主线的生态食品和其它生物质产品加工配送基地及观光产业走廊;
(2)广陵─江都人居环境建设产业走廊:发展以生态建筑为引导、以人居环境和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管理为核心的人居建筑业和相关环保产业;
(3)仪─扬绿色化工、生态产业走廊:发展以现有优势化工、机械等行业为生长核并与相关产业耦合的生态工业走廊。
2、一核
指核心城区,包括新老城区和近郊生态功能保护区,重点发展以水乡生态资产和历史文化遗产为基础、以生态旅游为先导的商饮、休闲、保健、文化、教育等百花齐放的人文商旅业。城区产业布局分为五区五园。
3、五区
古城人文商旅产业区,蜀冈─瘦西湖风景文化产业区,扬州经济开发区,城市生态农业区,归江河网休闲度假区。
4、五园
沿江产业园、邗江工业园、江阳工业园、广陵产业园和杭集工业园。
核心城区重点部署生态产业研究、开发与孵化基地、休闲度假文化产业基地、高新技术中试基地、生态产品展示博览基地和教育培训产业基地。
第10条 生态市建设的时间框架
第一阶段:启动期(2001─2005年),全面启动生态市建设,初步建成生态经济支持体系,重点推进生态市的体制建设、环境整治、产业转型、典型示范和能力培训。
目标:生态建设初见成效,社会经济健康良性发展,结构性调整、产业转型取得明显成效,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优先项目起步、环境污染得到治理,典型示范初见成效,基本形成生态产业主体框架。全市达到“全国生态示范区(市)”的标准,见表2─7。可持续发展能力由0.22达到0.44,进入Ⅲ级中的“较好”阶段。
第二阶段:发展期(2006─2010年),沿江产业群、港口群、城镇群迅速崛起,形成以若干骨干产业集团为主体的生态经济网络和以江湖河网为特色的水乡生态景观格局,全市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建设开始步入良性循环。
目标:生态市建设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重点示范区域(城镇、村、厂、场、景观带)及重点示范项目生态建设完成并向面上推广;重点行业(光合资源业、人文商旅业、人居建筑业)腾飞,重点产品(食品、旅游服务)走向国际市场。可持续发展能力由0.44达到0.64,进入Ⅱ级阶段。
第三阶段:深化期2011─2020年,全面提高人的素质,深化生态文化建设,巩固和完善已基本形成的以循环经济为核心的生态经济体系、可持续利用的资源保障体系、环境优美的生态城镇体系、文明和谐的生态文化体系和科学高效的能力支撑体系。
目标:实现生态市建设各项指标,基本实现乡村城镇化、城镇现代化、产业生态化、社会文明化以及城乡生产、生活、流通、还原和调控的现代化、知识化、网络化和生态化。生态经济高效发达,各类污染基本消除,自然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稳定可靠的生态安全保障体系基本形成,人居环境和生活质量大幅度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和人的健康水平达到国内一流水平,生态文化得到普及,城市管理和法制水平全面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达到0.85,进入“优良”的Ⅰ级阶段。
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长期、艰巨的历史任务,本规划的三个时段只是建设生态市的初级阶段。必需经过至少半个世纪的不懈努力才能全面实现生态市规划提出的各项目标,使可持续发展综合实力接近理想水平。
图2-3 扬州生态市建设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指标
第11条 生态市建设指标体系
生态市建设指标体系属于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范畴。从扬州实际出发,建立评价指标25项,考核指标88项,涵盖经济、社会、环境的各方面,分三大类9个部分。
生态市建设考核指标由创建生态市的基本条件和基础考核指标构成,基础考核指标见表2─1 至2─3。评价指标见表2─4,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结果见图2─3。表2─7为国家环保总局制定的“全国生态示范区验收标准”,作为启动期建设的评价指标。从表2─5和表2─6评价结果可以看出:
发展状态:目前扬州的发展状态指数较低,主要原因是经济总量水平较低和水环境质量状况较差,但空气质量状况较好。发展状态综合指数随着规划时间的推移逐渐增长,到2020年可以达到Ⅰ级良好水平。
发展动态:目前扬州的发展动态相对于发展状态和发展实力指数较好,综合指数达0.35,主要原因是社会公平性较高,环保举措得力,社会发展态势较好。但与苏南地区相比,经济发展态势仍不容乐观,畜禽粪便等引起的面源污染仍在发展,然而随着经济发展,社会公平性指数逐渐下降,当经济水平提高到一定程度时,社会公平性指数又逐渐上升而达到优良水平。总体上,发展动态综合指数随着时间的推移将迅速增长,2020年可达到Ⅰ级良好水平。
发展实力:目前扬州的经济发展实力不强,反映在固定资产投资,从事研发人员比例以及企业ISO14000认证率都不高。市民环境知识普及和参与率也有待加强,生态环境改善任务艰巨。发展实力综合指数当前属于较差水平,不过随着规划时间的推移发展实力将迅速增强,到2020年可达到Ⅰ级良好水平。
可持续发展综合能力:目前扬州市可持续发展综合能力较差,主要原因是经济发展基础薄弱、社会发展起点低、环境欠债多且要求高、特别是南水北调工程对区域水质的要求高。由于生态市建设的开展,到2005年将摆脱生态经济的贫困态进入Ⅲ级水平,到2010年达到小康态进入Ⅱ级水平,2020年扬州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才能进一步提高达到优良态进入I级水平,但离理想状态尚有15%的差距,说明扬州市的可持续发展任重道远,需要长时间持续不断的努力和积累。
生态市建设的基本条件:
? 制订了《生态市建设规划》,并通过市人大审议、颁布实施。
? 全市80%以上的县达到国家环保总局生态县建设指标要求,城市建成区通过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考核验收并获命名。
? 全市县级(含县级)以上政府(包括各类经济开发区)有独立的环保机构,并为一级行政单位,乡镇有专职的环境保护工作人员。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县(含县级市)党委、政府领导班子实绩考核内容,并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
? 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制度及地方颁布的各项环保规定、制度得到有效的贯彻执行。
? 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与建设卓有成效,三年内无重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外来物种对生态环境未造成明显影响。
? 资源(特别是水资源)利用科学、合理,未对区域(或流域)内其它市域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重大生态环境影响。
表2─1 生态市建设基础考核指标(经济)
二级 指标
| 三 级 指 标
| 2000年
| 2005年
| 2010年
| 2020年
|
经济 水平
| 人均GDP( 万元)
| 1.05
| 1.8
| 2.8
| 5.8
|
| GDP增长率(%)
| 10.5
| 11
| 8
| 7
|
| 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例(%)
| 30
| 35
| 45
| 50
|
| 财政收入占GDP比例(%)
| 7
| 10
| 15
| 20
|
资源 效率
| 国土产出效率(万元/平方公里)
| 711.2
| 1100
| 1850
| 4000
|
| 工业用水效率(元/立方米)
| 144
| 180
| 220
| 350
|
| 水分生产率(千克/立方米)
| 0.72
| 1.2
| 1.5
| 1.8
|
| 能源产出率(工业增加值万元/吨标准煤能耗)
| 0.85
| 1
| 1.6
| 2.8
|
经济增长对环境贡献率
| COD排放强度(千克/万元GDP)
| 7.37
| 4.5
| 3.5
| 2.5
|
| SO2排放强度(千克/万元GDP)
| 15.84
| 4.9
| 4.5
| 4.0
|
| 固废排放强度(千克/万元GDP)
| 237.66
| 150
| 130
| 100
|
发展 潜力
| 外部投资增长率(%)
| 2.18
| 5
| 8
| 5
|
| 科技三项费用支出占GDP比率(%)
| 1.5
| 3
| 5
| 8
|
| 从事研发人员比率(%)
| 2.9
| 8.0
| 14
| 18
|
| 固定资产投资占GDP比例(%)
| 27
| 30
| 33
| 38
|
生态 产业
| 清洁能源及可再生能源比率(%)
| 5
| 20
| 30
| 50
|
| 规模企业ISO14000认证率(%)
| 10
| 30
| 50
| 90
|
| 生态产业园产值占GDP比率(%)
| 0
| 5
| 10
| 20
|
企业 行为
| 环境保护投资占GDP的比例(%)
| 1.69
| 2.1
| 2.5
| 4
|
| 绿色、无公害产品的产值率(%)
| 10
| 80
| 90
| 95
|
| 生态建筑面积比率(%)
| 1
| 5
| 10
| 30
|
| 产品及包装售后回收率(%)
| 80
| 90
| 95
| 100
|
表2─2 生态市建设基础考核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