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城市消防规划·说明
第一章 前 言
无锡是长江三角洲经济发达地区之一,是全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区域性交通枢纽和国内外著名的旅游胜地。2002年,为适应城市发展格局的变化和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无锡市适时进行了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
城市消防事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一个城市、地区现代化文明程度的标志之一,是创建“最安全城市”的重要保障,对于城市经济发展和促进社会进步有着重要意义。
《无锡市城市消防规划》自1998年经市政府批准实施以来,对于完善城市消防设施的建设,提高城市综合抗御火灾的能力,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但是,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行政区划的调整以及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对城市消防工作提出了更高、更新的目标和要求。
因此,为进一步增强城市预防和抗御火灾的综合能力,建立无锡市消防安全体系,确保消防安全发展目标和措施与城市建设同步进行,创造最安全的人居环境,依据国务院《消防改革与发展纲要》和新一轮《无锡市城市总体规划》,本着“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原则和“高起点、高标准”的要求,由市公安局消防支队、规划院及有关区局等部门联合重新组织编制《无锡市城市消防规划》。以适应城市发展规模、发展方向及城市用地布局结构,创造一个良好、安全、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环境。
第二章 城市概况
一、自然条件概况
无锡,别名梁溪,简称锡。位于东经119°33′至120°38′,北纬31°7′至32°2′之间,地处江苏省东南部,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具有三千多年历史的一座古城,东接苏州,距上海128公里,西连常州,离南京183公里,南濒太湖,与浙江交界,北依长江,与靖江等苏北地区隔江相望。
无锡属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四季变化分明,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无霜期长,热量丰富。年平均降水量1048.0毫米,年平均雨日127天,全年无霜期239天,年平均日照数2019.0小时,极端最高气温39.9℃,极端最低气温-12.5℃。由于受太湖水体和宜南丘陵山区复杂地形等的影响,局部地区小气候条件多种多样。
境内以平原为主,星散分布着低山、残丘,南部为水网平原,北部为高沙平原,中部为低地辟成的水网圩田,西南部地势较高。现状土地利用率较高,土地资源潜力也相当有限。
二、社会经济概况
1、深厚的文化底蕴,悠久的工商传统
无锡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文化昌盛,教育发达,人文荟萃,历代人才辈出。同时,无锡久富经商务工的传统,是我国民族工商业孕育之地,又是现代乡镇企业的摇篮。
2、人口素质较高,科技水平位居前列
无锡每万人中拥有大学以上文化程度人才及科技人才均高于全国、江苏省平均水平。2002年,无锡有十一项科技指标获得全省第一。从科技产业状况看,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的比重、新产品利税比重以及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出口销售额占产品出口销售额占的比重等4项指标,无锡均处于第一,工业技术进步贡献率仅次于苏州,位居第二。
3、日益强劲的经济实力,名列前茅的经济地位
2003年,无锡市的国内生产总值1901.2亿元,财政收入265.6亿元,同期增长26.5%,人均国内生产总值43004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647元,农民年平均纯收入6329元。
4、高速的经济增长,突飞猛进的外向型经济
自改革开放以来,无锡国内生产总值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长速度,“八五”期间年均增长速度高达24.6%,“九五”期间年均增长速度也达11.9%,外向型经济迅猛发展,2002年全年合同利用外资68.3亿美元,较上年增长127%,实际利用外资17.4亿美元,较上年增长64%。进出口总额97.4亿美元,较上年增长46%,总出口总额51.4亿美元。开放型经济质量水平也同步提升,2002年全市新批超亿美元项目12个,较上年增长11个,累计达17个。高新技术项目和三产项目增多,电子类项目占引资项目总数的五分之二,增幅达169%,第三产业合同利用外资增幅达238.5%。
三、城市总体规划概况
1、根据新一轮的无锡市城市总体规划,城市发展方向为“南拓、北展、东联、西优”。市区形成“1+6”(1个主城区和6个城镇组团)构成的总体结构框架。到2020年,市区城镇建设用地为245.42平方公里,其中主城区建设用地为205.68平方公里。6个城镇组团分别是安镇—羊尖组团、东港—锡北组团、鹅湖组团、玉祁—前洲组团、洛社组团、阳山—胡埭组团。
主城区形成“七片一带”的总体布局结构,构筑“山水城林”一体的城市总体框架。“七片”是:城中、蠡溪、锡东、太湖新城、新区、惠北、锡北7个片区,“一带”是“Z”字型的环太湖、蠡湖的自然山水风光带,是主城区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片区以京杭大运河、太湖大道、312国道、沪宁铁路、惠山、五里湖、梁塘河等作为边界,以湿地、山体、林地、河湖水系、田园等空间要素作为分隔,以快速交通网络互相联系。
市区总人口增长到262.2万人(含外来常住人口),其中主城区人口为170万人,外围城镇组团的城市人口为24万人,乡村人口为68.2万人。
预测到2020年,无锡市区总人口增长到277.7万人(含外来常住人口),其中主城区人口为200万人,外围城镇组团的城市人口为31.3万人,乡村人口为46.4万人。
规划远景无锡市区总人口将增长到400万人左右,其中主城区人口约300万人,周边6个城镇组团的城市人口约80万人,农业人口约10万人。
2、城市发展目标
到2020年,城市规划总目标是把无锡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安定、环境优美、空间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的现代化城市和舒适、洁净、具有最佳人居环境的城市。
第三章 消防机构历史沿革
一、解放前消防组织机构
清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无锡民间出现了被称为“龙宫”的消防组织。该组织起初在南门清名桥堍成立,随后城乡各地按地区分段,仿照兴办,使之不断得到扩大和发展。
由于各“龙宫”自成一体,各不相连,救火时又没有统一指挥,秩序很混乱,于是,民间为解决这些问题,在1916年11月6日,正式成立了无锡救火联合会,并通过了联合会章程。至此,无锡消防史上有了联合机构,工作有了统一领导。
抗日战争爆发后,于1941年3月7日,汪伪社运指导委员会成立无锡县救火联合会筹备委员会,内设总务、组织和消防三具科。次年2月1日,成立汪伪无锡县救火联合会。
抗战胜利后,1946年5月,救火联合会改称救火联合整理委员会。次年,又改称无锡县救火联合会,下设东、南、西、北、中和广勤六个区联防处。该体制维持至无锡解放。
二、解放后消防组织机构
1949年4月23日,无锡解放。次年,无锡市军管会指令市公安局派代表进驻救火联合会。
1951年6月,无锡市人民政府决定成立市人民消防委员会。从此,无锡市消防事业由民办改为公办。
1951年8月4日,无锡市人民消防大队部正式成立,内设消防股、总务股,共有干部、民警、驾驶员65人。并设立城中、城东、城南、城西、城北5个消防中队部,对城乡54个救火会进行了整顿,整顿后改称义务消防分队。
1952年,无锡市财政局同意市人民消防大队部增加民警编制30人,大队部组建2个消防民警班,增设组训股。
1954年,消防大队部建制名改称组,设行政组、组训组。消防股改为直属分队,后改称直属中队,增设防灾组(负责全市防火工作)。次年,又组建南长街、北栅口2个机动队,每个机动队配1辆轻便消防车、8名消防民警。
1956年2月,经无锡市人民委员会批准,无锡市人民消防大队部改为无锡市公安局消防大队。下设中队改为崇安、工运、南长、西新、北塘中队,中队职责主要领导义务消防分队和地区防火工作。11月,市区5个中队撤销,义务消防分队由大队和派出所共同领导。
1958年7月,无锡市公安消防大队创办消防器材厂,(1963年消防器材厂移交给无锡市重工业局)。次年6月22日,又增设南门钢铁桥、锡沪路2个消防站。
1960年,无锡市公安消防大队调整消防布局,重新组建为太湖消防中队,北塘中队、南长中队、崇安中队和直属中队等5个下设中队。
1965年,根据国防部、公安部、内务部、财政部、国家编委《关于公安消防民警实行义务兵役制有关问题的联合通知》,无锡市消防民警中的通信员、战斗员、驾驶员、炊事员,实行义务兵役制。大队编制从200名增加到205名,实有197人。次年11月27日,江苏省公安厅分配给无锡市服兵役的消防民警94人。
1970年,无锡市革命会对专职义务消防队作了重新调整,调整后全市有厂企专职消防队员114人。
1974年4月,撤销消防大队军管小组,恢复无锡市公安局消防大队名称,军代表也撤出。是年,组建消防修理所。次年4月,市卫生局同意消防大队设立医务室。
1978年1月8日,无锡市计划委员会同意在南门朝阳广场附近顺兴弄新建消防五中队,编制43人,省革委会同意列入征兵范围。1980年1月,在马山3号桥新建消防六中队,编制50人。
1980年2月6日,为加强市防火安全工作的领导,及时开展防火安全活动,强化防火安全措施,无锡市人民政府成立市防火安全委员会,要求各区、街道、乡镇和各企、事业单位成立相应机构。
1982年6月,全国组建武装警察部队,消防民警列入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序列。1983年1月1日起,无锡市消防大队列入武装警察部队序列,称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无锡市消防大队,同时又称无锡市公安局消防大队,受市公安局和武警消防总队双重领导,消防大队内设秘书股、防火股、宣传股、战训股、警务股、政工股和后勤股。
1983年3月1日,国务院批准,江苏省实行市管县,江阴、无锡和宜兴三县公安局的消防股及消防中队由无锡市消防大队统一领导管理,业务上受县公安局领导。
1986年2月22日,江苏省公安厅批准无锡市公安局消防大队升格为无锡市公安消防支队,又称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无锡市消防支队,为正团级单位。内设秘书科、防火科、战训科、政治处、后勤处、原警务股并入政治处、宣传股并入防火科。
1993年,江苏省公安厅决定对全省各市消防支队所属部门重新设置,保留政治处、后勤处(下设生产办公室),战训科改为司令部,秘书科撤销,司令部下设办公室、战训科、警务科,防火科改为防火处,下设建审科、监督科、群防科。
1994年,无锡市区各公安分局消防股升格为消防科,同时设立水上公安分局消防股。
1994年至1996年,江阴市、宜兴市消防大队相继成立。
1998年,无锡市在解放东路组建特勤大队,在高新技术开发区组建新区消防大队,分别在刘潭和新区组建七中队、八中队,江阴市在开发区组建一中队,原江阴市消防中队改为二中队。
2000年2月,经省公安厅批准组建无锡市公安局公交分局消防科。
2001年,经国务院批准,无锡市部分行政区划进行了调整,消防机构也随之调整,增设了惠山区公安分局消防科,撤销了马山区公安分局消防科,原郊区公安分局消防科改为滨湖区公安分局消防科。
2001年经省公安厅批准惠山区政府在前洲镇北迂村新建前前洲公安消防中队。
2002年,无锡市在尤渡村组建特勤大队 ,下设特勤一中队、二中队,原解放东路特勤大队改为特勤一中队,并建成了先进的模拟训练设施。
2002年经省公安厅批准滨湖区政府在金城湾新建金城湾公安消防中队。
2003年2月,江苏省公安厅决定,全省各市消防支队城区消防科统一改为消防大队。
第四章 城市消防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消防安全布局
近几年来,无锡市城市建设有了较大的发展,在消防通道、消防水源、居民棚户区改造等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结合旧城改造,一些城区的易燃易爆企业得到了搬迁,消防安全状况有了较大改观。1996年我市编制了城市消防规划,于1998年底修改后由市政府批准。通过消防规划的实施,2002年建成了特勤大队,在灭火救援行动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但由于消防法制不够健全,全民消防安全意识不强等原因,城市公共消防设施建设仍滞后于城市建设的发展需要,由于城市规模扩展等因素,消防安全布局仍存在一些严重隐患,
本站所有资源由用户上传,仅供学习和交流之用;未经授权,禁止商用,否则产生的一切后果将由您自己承担!素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