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郑市城关乡土地整理投融资
定位策划方案
深圳王牌城市研究院
二0一二年六月
前 言
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重要途径。在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河南省新郑市城关乡围绕如何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进行了积极探索。
中原经济区作为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研究探索出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在城镇化进程中实现农业现代化,对全国都有示范意义。截至2011年底,河南省城镇人口超过4000万。与过亿的人口总量相比,其城镇人口所占比重并不高,农业人口众多依然是其基本省情。
城关乡是新郑市的西大门,距省会郑州40公里,辖区内S323省道横穿东西,107国道纵贯南北,是新郑市规划的煤电建材循环经济产业园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关乡政府在新型城镇化的建设中,从本区域出发,已经通过政府牵头,各区域合同调动,在城关乡的西部已形成安置农民的居易新城,在已开工修建的城关乡东部西城花园更是将宜居城市的理念引入到城市新社区的建设中,再通过对基础道路和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真正将这一新郑的南大门和新郑市融合起来,通过与新郑市区的联动,从而带动城关乡城镇化的跳跃式发展。
深圳王牌城市研究院致力于城市经营和城市品牌的塑造,通过对城市区域定位的新发现,创造新思路,将城市的发展和人的发展协同起来,在建造城市的同时,也在建造一种城市的理念,从城市内部来塑造一个新新郑。
目 录
第一章 宏观背景 5
第一节 项目建设背景 5
一、项目提出的缘由 5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5
三、项目建设的意义 6
第二节 报告编制依据 8
一、法律法规 8
二、指导政策 8
三、相关规划 9
第二章 项目背景研究 11
第一节 新郑市概况 11
一、新郑简介 11
二、新郑市经济发展研究 13
三、新郑市城镇规划研究 15
四、新郑市土地利用规划 18
第二节 项目政策研究 23
一、河南省新农村政策研究 23
二、新郑市在河南省的政策定位 25
三、新郑市新农村政策研究 28
四、新郑市新农村建设政策综合评价 34
第三章 新郑市城关乡土地现状和规划前景 36
第一节 城关乡土地现状 36
一、城关乡土地利用现状 36
二、城关乡当前的拆迁整合现状 37
三、城关乡土地综合整治测算 41
第二节 城关乡规划现状和前景 43
一、城关乡的资源优势研究 43
二、城关乡的发展规划研究 43
三、城关乡的产业选择和布局定位 49
第四章 新郑市城关乡土地整理投融资策划定位 52
一、新郑行政区域策划构想 55
二、“三乡镇一廊道”整体运营定位 57
三、城关乡战略策划定位 60
第一节:概述 61
第二节:城关乡城市定位 61
一、定位依据 61
二、定位原则 62
三、区域功能定位 62
四、城市定位 65
第三节:战略包装、推广若干建议 66
一、城关乡特色盘点 66
二、战略包装侧重点 66
三、投融资平台的建立 67
四、三年发展规划 67
第五章 新郑市“三乡镇一廊道”土地综合整治战略落地的其他建议 70
一、进行土地综合包装,建立投融资平台,公司化运营新郑 70
二、走出去、招进来、在推介中学习 70
三、挖掘资源,巧用优势,形成城市品牌化运作 70
第一章 宏观背景
第一节 项目建设背景
一、项目提出的缘由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针对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把破除城乡“二元”体制、加快推进城镇化,作为“十二五”时期亟待解决的重大体制问题。在新的形势发展下,中央把加快城镇化建设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足以说明城镇化在现阶段成为势不可挡的趋势。
新郑市的发展转型期,正处于“十二五”时期产业转型和优化升级的关键阶段。新郑市经济发展的开创和收获已在城市的规划蓝图下拉开帷幕,由传统的农业型增长带动向依靠思想解放、完善投资和优势产业带动的城镇现代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随着城市总体规划的深入实施,土地整合、资金整合已迫在眉睫。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城乡的繁荣发展作为长久目标,充分发挥规划的引领作用和带动作用,加快城乡转型,提升城乡转型发展的协调性和实效性,快速实现新郑的区域一体化发展进程。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本项目通过对梨河镇区域内部土地进行综合整理,建设居民安置型社区,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打通城郊村镇与城市中心区的联系,建立一体化的城镇发展规划体系。通过规划完善梨河镇城乡道路网络结构,建立流畅、安全、快速、经济的交通环境,便于更好的开展土地综合整治工作,提升区域环境,缩小城乡差距,对推动新郑市城区、乡镇、一般乡镇梯度发展的城乡一体化格局的形成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该项目将极大地改善梨河镇内社会环境与投资环境,整合城乡产业结构,发现新的城镇经济增长点,提升项目区域土地价值,进一步发挥梨河镇的特色产业区位优势,加快规划园区的产业集聚,增加农民收入,形成破解城镇发展瓶颈的强大助推力。
三、项目建设的意义
1、能够在短期内提升新郑市的城市品牌形象。
通过营销策划和经营,来塑造、提升城市品牌形象,已成为增强城市竞争力的必要手段。像经营公司一样经营城市,已经成为现代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修课”。深圳王牌立足于掌握新郑城市品牌形象的内涵及其外延特征,并在此基础上通过策划传播,树立城市品牌,进行城市品牌的宣传。
2、为园区的招商引资做好铺垫,依靠优势外来资金发展自身。
土地整理和合理规划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土地资源优势的吸引,内化外来资金,一方面通过有目的的规划、定位、打造城市特色,另一方面通过系列的公关活动、媒体推介等整合营销模式,把城市的区位优势、产业卖点和潜力有步骤的宣传出去。通过城市的影响力,依靠城市品牌推广拉动投资,进而带动整个城镇区域经济产业发展的目的。
3、土地整理的规划和实施将直接影响到城镇后期的长久发展。
项目的实施将使梨河镇经济转型在土地整理后发挥出最大的效果。加快新农村建设进程,挖掘乡镇内部的城市竞争力,更好地完善产业发展布局,对城镇的土地规划和城镇建设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以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为形成良好的城乡格局和空间发展态势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所以认清城镇的现状,依据实际情况进行土地规划整理,将在长期内促进镇区的长久发展。
综上所述,该项目的建设对于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改善农民生存环境状况,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具有积极的推进作用;对完善新条件下的土地整理和产业布局起到规划指导作用;同时能够构建基础设施,构筑良好的投资环境,拓广城市发展空间,提升项目区域周边土地价值,拉动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该项目的建设是十分迫切必要的。
第二节 报告编制依据
一、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
3.《基本农田保护条例》;
4.《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7.《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二、指导政策
1.《河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
2.《中共郑州市委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市域快速通道及城市道路整治提升工程建设实施的工作部署》;
3.《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7年);
4.《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12年郑州市生态林业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2011]260号);
5.《新郑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新郑市加快城镇化进程推进新农村建设若干政策(试行)的通知》(新政[2010]9号);
6.《新郑市人民政府关于完善市乡财政管理体制的意见》(新政[2011]35号);
7.《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新郑市2012年交通道路建设和生态廊道绿化实施方案〉的通知》([2012]6号);
8.《关于做好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06]29号);
9.《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
10.《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管理办法》(国土资发[2008]138号);
11.《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实施河南省征地区片综合地价标准的通知》;
12.《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国家建设征收集体土地 、青苗费和地上附着物补偿标准的通知》(郑政文[2009]127号);
13.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南省实施《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若干规定的通知(豫政[2012]39号);
14.《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
15.《新郑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新郑市新型社区建设安置补偿办法(暂行)的通知》(新政[2011]14号);
16.《新郑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新郑市合村并城(镇)项目建设管理办法(暂行)的通知》(新郑[2011]15号);
17.《新郑市新型城镇化建设指挥部关于加快新型社区建设的若干优惠政策(试行)》;
18.《中共新郑市委新郑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合村并城工作的若干意见(试行)》(新发[2010]17号)
三、相关规划
1.《河南省新郑市总体规划文本》2010.10;
2.《中原经济区郑州都市区建设纲要(草案)》;
3.《新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4.《新郑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5.《新郑市梨河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新郑市国土局提供;
6.《新郑市城关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新郑市国土局提供;
7.《新郑市新村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新郑市国土局提供;
8.《河南省新郑市城乡总体规划(2009—2030年)》。
第三节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论证
一、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为大势所趋
河南在新城镇化建设中已经走到了前列。河南省从本省实际出发,探索走出了一条不以牺牲粮食和农业为代价的新型城镇化的道路,这是被实践证明正确的道路。尤其是这2010-2011年,河南在以新型农村社区为载体加快新型城镇化的实践和探索中,更加突出强调不牺牲粮食和农业。新型城镇化